戏答陈元舆

平生所闻陈汀州,蝗不入境年屡丰。
东门拜书始识面,鬓发幸未成老翁。
官饔同盘厌腥腻,茶瓯破睡秋堂空。
自言不复娥眉梦,枯淡颇与小人同。
但忧迎笑花枝红,夜窗冷雨打斜风,秋衣沈水换薰笼。
银屏宛转复宛转,意根难拔如薤本。

作品评述

《戏答陈元舆》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平生所闻陈汀州,蝗不入境年屡丰。
东门拜书始识面,鬓发幸未成老翁。
官饔同盘厌腥腻,茶瓯破睡秋堂空。
自言不复娥眉梦,枯淡颇与小人同。
但忧迎笑花枝红,夜窗冷雨打斜风,
秋衣沈水换薰笼。
银屏宛转复宛转,意根难拔如薤本。

诗词的中文译文:

我一生听闻陈汀州,蝗虫年年丰收不断。
东门拜书初次相识,头发尚未全白成老人。
官饔与我同盘厌倦油腻,茶瓯破了却无人入眠的秋堂。
自言自语不再有娥眉的梦,平淡无奇与小人相似。
但我忧虑中迎接着笑蔷薇盛开,夜晚窗前冷雨斜风。
秋天的衣裳湿透,换上熏香的袱笼。
银屏宛转又宛转,思绪根深蒂固如同薤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戏谑的口吻回答了陈元舆的提问。陈元舆可能是向黄庭坚请教或寻求帮助,而黄庭坚则以诗词的形式作出回应。

诗中黄庭坚先谈论了陈元舆的家乡陈汀州,说那里的蝗虫年年丰收,似乎在暗示陈元舆所处的环境富饶。

然后黄庭坚提到自己初次拜见陈元舆,称赞自己的头发还未全白,还未老去,表达了对年轻的自豪。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自己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平淡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小人的不屑。黄庭坚通过描述自己的内心状态,暗示了他对于一些世俗事物的淡漠和超然态度。

然而,诗的最后几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忧虑和追求。他提到迎接笑蔷薇盛开,即使在夜晚的冷雨和风中。这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前面的厌倦和淡漠形成了对比,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思考。

最后两句诗以银屏和薤本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思绪的纷繁复杂和难以摆脱的困扰。银屏的反复转动和薤本难以拔除的根,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无法解脱的境地。

整首诗以戏谑和夸张的语气,通过对自己和陈元舆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既有对世俗的厌倦和小人的嗤笑,也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内心的矛盾。黄庭坚以自嘲和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世俗的矛盾情感,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诗词推荐

海滨流浪胡为乎,况复支离百病余。三月逢梅识春色,半年无雁托归书。老乌啄屋巫呼鬼,野艇横门米换鱼。回首扬州才百里,画桥风月可怜渠。

五都来往无旧业,一代公卿尽故人。不肯低头受羁束,远师溪上拂缨尘。

大形南址直河津,君有茅庐泲水滨。苍翠入檐藏绝景,潺湲绕舍隔嚣尘。久游台阁忘声利,长忆渔樵狎隐沦。待得功成年至日,归来不负故园春。

院高穷木盛,野极静无言。险路通岩顶,香泉出石根。微风飘磬韵,幽鸟啄苔痕。常记相留夜,秋堂共听猿。

御炉薰隔夜,清跸响凌晨。对动天颜喜,朝回赐服新。自期宜栋干,小却尚丝纶。此论由来久,周行万缙绅。

病逢佳节径投床,卧听群儿笑老苍。仅可六藏数龟息,安能三黜入鹓行。脉微药焙常储火,足冷茅檐定有霜。多谢天公相暖热,起披败絮负朝阳。

雾气疑成雨,终风亟挫春。祗惊天灑砾,宁是暮吹尘。大旆亡空泽,奔车偾要津。高楼非可望,偏汗扇中人。

莫言名重懒驱鸡,六代江山碧海西。日照蒹葭明楚塞,烟分杨柳见隋堤。荒城树暗沉书浦,旧宅花连罨画溪。官满定知归未得,九重霄汉有丹梯。

冷淡根。小春时候,两蕊三花。栽向西湖,移来东阁,一任安排。绝怜瘦影横斜。但宜在、山巅水涯。花里平安,岭头孤秀,荣悴争些。

一马扬州路,桃开几树花。春光无拣,淮地亦繁华。日惨长江水,风昏古战沙。争雄旧时事,君去莫思家。

东家娘子立花边,长笑花枝脆不坚。却被花枝笑娘子,嫁期已是蹉春前。阿婆辛苦住西邻,岂爱无家更愿贫。秋月春风檐阁了,白头始嫁不羞人。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秋亭病客眠,庭树满枝蝉。凉风绕砌起,斜影入床前。梨晚渐红坠,菊寒无黄鲜。倦游寂寞日,感叹蹉跎年。尘欢久消委,华念独迎延。自寓城阙下,识君弟事焉。君为天子识,我方沉病缠。无因会同语,悄悄中怀煎。

吾王不解去三思,石显端能杀望之。未到浯溪读唐颂,已留冲岳伴相累。生前免见焚书祸,死后重刊党籍碑。满地蒺藜谁敢哭,漫留楚些作哀辞。

来书初出白云扃,乍蹑秋风马走轻。远近留连分岳色,别离呜咽乱泉声。休将巢许争喧杂,自共伊皋论太平。昨夜细看云色里,进贤星座甚分明。

一行作吏掷分阴,世路尘劳满客襟。三语风流归梦想,十年书问寄浮沉。门前种柳春光好,堂上鸣弦古意深。别后新诗都觅取,对哦湘渌醉还斟。

眼细眉长。宫样梳妆。靸鞋儿走向花下立著。一身绣出,两同心字,浅浅金黄。早是肌肤轻渺,抱著了、暖仍香。姿姿媚媚端正好,怎教人别后,从头仔细,断得思量。

清冽渊渊一窦圆,每来尝为试茶煎。又新水鉴全然误,第作人间十八泉。

秋风戒寒雨三日,空村无人暮萧瑟。北窗书生万卷书,齿豁头童真可惜。轮囷新蟹黄欲满,磊落香橙绿堪摘。兴来尚能气吞酒,诗成不觉泪渍笔。士生蓬矢射四方,扫平河雒吾侪职。湖中隐士倘可逢,握手与君谈至夕。

东风微峭护余春,红紫香中酒自温。不用忙催银烛上,酴醾如雪照黄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