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轮寺

路转崎岖岭,水藏委曲田。
茂林深似海,古刹湛如渊。
岣嵝未可到,禹碑真谩传。
西林归恐暮,欲去又茫然。

作品评述

《法轮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折彦质。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路转崎岖岭,
水藏委曲田。
茂林深似海,
古刹湛如渊。
岣嵝未可到,
禹碑真谩传。
西林归恐暮,
欲去又茫然。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寺庙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壮丽而深远的氛围。以下是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意:
这首诗以寺庙为切入点,通过描绘路途的崎岖和水田的曲折,表达了对寺庙的向往和敬仰之情。茂密的林木和古老的寺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感受到寺庙的庄严和历史的沧桑。然而,诗人在寻找寺庙的过程中,却无法到达目的地,表达了一种迷茫和困惑的心境。

赏析:
1. 描绘自然景观:诗中的路途崎岖、水田曲折以及茂密的林木,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使读者感受到山水之美和大自然的宏伟。

2. 对寺庙的描写:诗人通过比喻,将茂林比作深海,将古刹比作深渊,形象地描绘出寺庙的庄严和深邃。这种描写使得寺庙具有超越尘世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肃穆和宁静的氛围。

3. 内心的迷茫:诗中的岣嵝、禹碑、西林等词语暗示着诗人试图找寻某种宝贵的事物或体验,但最终却感到茫然和无助。这种迷茫的心境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真理和内心平静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挣扎。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寺庙的壮丽,表达了对宗教信仰和内心追求的向往。在追寻寺庙的过程中,诗人却遭遇到困惑和迷茫,这也呼应了人们在探索人生意义和追寻内心平静时所面临的挑战。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和心灵的描绘,引发读者对人生和信仰的思考。

诗词推荐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盘崖缘壁试攀跻,群山向下飞鸟低。使君五马天半嘶,丝绳玉壶为君提。坐来一望无端倪,红花绿柳莺乱啼。千家万井连回谿,酒行未醉闻暮鸡,点笔操纸为君题。为君题,惜解携。草萋萋,没马蹄。

寂寂抱空虚,暇日阻游豫。散帙散余清,泛瑟销遗虑。纤荣吐芳辰,弱华裛清曙。丹葩曜春曦,白杨号日暮。层空瞀归云,修岑嗳行雾。引领洞庭涯,徘徊不能去。借问此何为,婴以世网故。柱下徒栖栖,功业未由树。怅哉揽辔途,漠尔埋轮路。休浣循予躬,且诵《闲居赋》。

每到月圆思共醉,不宜同醉不成欢。一千二百如轮夜,浮世谁能得尽看。

沙堤露近,喜五年相遇,朱颜依旧。尽道名世半千,公望三九。是今日、富民侯。早生聚、考堂户口。谁欤兼致,文章燕许,歌辞苏柳。更饶万卷图书,把藤笈芸编,遍题青镂。一经传得,旧事韦平先後。试衮衮、数英游。问好事、如今能否。曲车正满,自酌太和春酒。

桃源人去绛帏寒,万树桃花春未残。洞口有云留白鹤,人间无路见青鸾。

利害从来识所存,固难轻重与人论。赵良不自身为客,刚欲都君使灌园。

君游苦数归苦晚,一驿险有千里远。知君陟降旦暮间,马力不劲厌长坂。雨脚坠地花枝低,风头入溪蒲叶偃。此处登临不奈愁,琼树森森遮叠巘。

群书乱插架,荏苒忽忘年。归来谁谓必,拂拭复茫然。圣远道难继,事变如山连。寒夜煨芋栗,炎天浮藕莲。时与旧朋俦,曳杖访林泉。忽来朝市中,岁月复推迁。一朝忽南去,道里有余艰。韶阳号善地,九龄亦称贤。杜门省愆咎,夙夜问周旋。异时归故里,拜扫明招阡。目力傥未衰,庶几

唐怀州河内县董行成能策贼。有一人从河阳长店,盗行人驴一头并皮袋。天欲晓,至怀州。行成至街中,见之,叱曰:“个贼住!即下驴来!”遂承伏。人问何以知之。行成曰:“此驴行急而汗,非长行也;见人则引缰远过,怯也;以此知之。”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

一声能遣一人愁,终夕声声晓未休。不解缫丝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

白团扇子白纱衣,怕见萤光作火吹。屈指西风明日是,会将束緼乞怜时。

晚雨逆溪上,寒云傍山飞。白鹭去洲渚,潜鱼沂湾矶。举头行迹少,唯见暮樵归。

才入园中便折花,厨头坐语是生涯。不时掐数週年限,每事夸称旧主家。迁怒故将瓯碗掷,俲{左目右宾}刚借粉脂搽。隔屏窃听宾朋语,汲汲讹传又妄加。

人生难满百年心。得分阴。胜千金。吹帽风流,时节又相寻。回首赐萸休说梦,真率具,自山林。逢迎一笑且开襟。酒频斟。量犹禁。相劝相期,长健似如今。醉也从他儿女手,争把菊,满头簪。

向晚郊墟送嫩凉,征鸿点点又南翔。年光迅似离弦箭,世事艰於上水航。月不冷炎来户牖,诗多凄怨感蛩螀。秋容莫道全萧索,篱菊芙蓉竞试妆。

孤云不知处,野雪见行踪。一饭饱时少,随缘沧海东。香床通水月,清磬出花宫。欲结庐山社,谁能问远公?

君家定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去来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经旬寒雨正霖霪,才转东风便肯晴。我自西畴心念熟,不须学稼始归耕。

秦相驾群材,登临契上台。查从银汉落,江自雪山来。俪曲亲流火,凌风洽小杯。帝乡如在目,欲下尽裴回。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涛八九岁知声律。一日,其父郧指井梧曰:“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涛应声云云,父愀然久之。后果入乐籍。别本载田洙遇薛涛,有落花联句、夜月联句、四时回文折齿曲,皆后人附会,兹概不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