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垂拱殿晚出东省

请外天难达,留中日不遑。
鸟啼金殿月,鹭集玉阶霜。
出晚缘堂白,归时报录黄。
来年六十一,六十鬓苍苍。

作品评述

《早朝垂拱殿晚出东省》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早朝结束后离开宫殿,返回东省的情景。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早朝垂拱殿晚出东省,
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
请外天难达,留中日不留。
鸟啼金殿月,鹭集玉阶霜。
出晚缘堂白,归时报录黄。
来年六十一,六十鬓苍苍。

诗意:
这首诗以杨万里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描绘了他在早朝结束后离开宫殿,返回东省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外界的向往和对宫廷生活的厌倦之情。他希望能够远离宫廷的纷扰,回到自己的家乡,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如鸟鸣、月光、鹭鸟和霜,以形容早晨的宫廷景象。作者通过对比宫廷和家乡的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宫廷生活的疲惫。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年龄和生活经历,显示了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无情。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宫廷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眷恋。这首诗在宋代诗歌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展示了杨万里独特的感受和思考方式。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虞翻骨体素多屯,垂老遭逢白发新。岂有一辞裨衮斧,亦无三制报丝纶。孤臣命薄难谐世,明主恩深欠杀身。不道归田无以报,暮年长作祝尧人。

南塘新雨过,风暖橘洲香。水长侵官路,桥低碍野航。竹棚人卖酒,花笠妇移秧。近日频来往,春归有底忙。

文物衣冠萃一门,如公终始见舆言。三登庆历三人第,四入熙宁四辅尊。继世拜封前及后,并时当政弟连昆。汉袁杨与唐萧杜,更有清风在裔孙。

洛浦娇魂,恐得到、人间少。把风流、分付花貌。六出精神,腊寒射、香试到。清秀。与江梅、争相先后。檐_粗疏,怎似妖娆体调。比山樊、也应错道。最是殷勤,捧出金盏银台笑。拚了。仙源与、奇葩醉倒。

世间无物可罗笼,独立嵯峨万仞峰。忽若有人猛推落,腾身云外不留纵。

万国未得雨,孤云犹在山。

东风入林闾,春事看已馥。镜里发方华,樽中酒初绿。日将萧洒意,静与良辰逐。最宜檐萧萧,偏怜昼穆穆。抚几摊故书,听泉到新瀑。高歌偶当窗,什箸或村塾。往来地自偏,俯仰天如沐。畏闻剥喙声,愁柬问事牍。惟余二三子,相寻来不速。亦知四壁空,忍使两峰蹙。聊复安容膝,未省

教去当除,争办斋厨。弟兄懑、错用功夫。不如休歇,早认元初。便觅云根,寻云脚,履云衢。喘息如龟,似有如无。觉冲和、来往宽舒。斡旋山岳,呼吸江湖。得产仙胎,成仙质,赴仙都。

九旬禁足,三月护生。护生须杀,禁足须行。云收天迥,雨过山青。出门句里入门句,鼻直眼横眉亦横。

不辞一舸下三州,送我能为信宿留。腹有琅玕元自润,气兼熊豹不妨遒。清尊近对洒云湿,乌帽高寻洞卉秋。莫负武夷当日语,几披尺素泪横流。

扫雪阶头晓未乾,东风作恶鼻仍酸。西园点检江梅后,只有樱桃不避寒。

茧馆蚕初起,瑶箱燕未归。

院梅发向尺,园鸟复成曲。落日游南湖,果掷颜如玉。含情不得语,转盼知所属。惆怅未可归,宁关须采箓。

春已经旬,历方换岁。六花依旧来呈瑞。细思残腊与新年,一般清绝元非二。宿麦连云,遗蝗入地。坡仙有句谁能继。元宵此去日无多,会看霁色生和气。

俗书只识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落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我梁既成,我民既平。侯知不矜,侯心载宁。帝曰汝归,其车宵片。予欲济川,邦因是经。民留我侯,敢与帝争。我帝我侯,眉寿无疆。

寂寞逢秋半,褰衣坐水滨。可怜闲尽日,翻是病宜人。叶落疑疏雨,花开见小春。为生更无计,终自畏风尘。

苍梧一望隔重云,帝子悲寻不记春。何事泪痕偏在竹,贞姿应念节高人。

千载经纶一秃翁,王公谁不仰高风。缘何坐所添丁惨,不住山中住洛中。

刘伶未死先荷锸,自负上超无碍法。死则已焉埋谓何,东坡犹笑未为达。之君之学齐死生,穴其吾屋屋吾穴。咽日餐霞容有功,驭风骑气得我诀。归欤归欤彼大通,复哉复哉此虚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