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叶颙的《次密印精蓝光上人韵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shū fàn dù chūn qiū , hé xīn xiàng wài qi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叶颙
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原诗
蔬饭度春秋,何心向外求。
但能存取舍,自足绝恩雠。
岁月惊青鬓,风霜变白头。
腾腾常任运,无果亦无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