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昔盐二十首·采桑秦氏女

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
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
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
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

作品评述

采桑秦氏女

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
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
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
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

中文译文:
秦氏女子在南陌采桑出门,谁知道我姓秦。
我独自珍爱那被称为倾国之貌,不辜负早春的莺声。
珍珠鞋踩湿了盛开的花朵,龙钩折断了新鲜的桂花。
让使君停驻你的骏马吧,因为我有亲信的侍中来照顾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美丽而高贵的女子采桑出门的情景。首先,她有倾国之貌,令人难以忘怀,她早春的容颜不负那美妙的莺声。接着,她的珠履在湿花丛里行走,龙钩(精美的首饰)折断了垂香的桂花。最后,她的夫君应该停下忙碌的马匹,因为她有忠诚的侍中来照顾她。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以简洁的词句表达了女子的美貌和高贵,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她的身份和待遇之优越。同时,也可以看到女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有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对爱情有着期待。这首诗通过对女性的描写,展示了唐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情感的丰富多样性。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会昌二年,登进士弟。大中间,仕至渭南尉卒,嘏为诗赡美,多兴味,杜牧尝爱其“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吟叹不已,人因目为赵倚楼。有《渭南集》三卷,编年诗二卷,今合编为二卷。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武宗会昌中登郑言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帘摇翡翠金风晚,瓦湿鸳鸯玉露天。秋殿晓开重九宴,内人争贴菊花钿。

仲舒旧事无人记,家令风流一世倾。天下何曾识真吏,古来几许尚虚名。

黄昏曾见凌波步。无端暝色催人去。一夜露华浓。香销兰菊丛。缕金衣易湿。莫对西风泣。洗尽夜来妆。温泉初赐汤。

升天旧说有神龙,今睹蜿蜒在目中。莫道已腾霄汉了,愿施霖雨作年丰。

称藩割地竟何如,抗疏孤臣只索居。万死不回三寸舌,千金空募一封书。醉中益抱蒙尘恨,梦里犹呼和议愚。长脚老奸今已朽,请君努力上安车。

笔端点染相思泪。尽写别来无限意。祗知香阁有离愁,不信长途无好味。行轩一动须千里。王事催人难但已。床头酒熟定归来,明月一庭花满地。

潦倒门前客,闲眠岁又残。连天数峰雪,终日与谁看。万丈高松古,千寻落水寒。仍闻有新作,懒寄入长安。

逼仄何逼仄,官居尘土中。高城与隔尽,惟有一溪风。

君看筹笔驿江边,翠壁苍崖起昼烟。正是峡中佳绝处,土人休用作畲田。

炎炎暑气若为当,旋买松枝庇草堂。一望翠阴何爽快,暂来吾室变清凉。直疑仙去冰壶里,岂是生居汾水阳。向晚薰风香入座,为君一再奏文王。

宫坛青陌赛牛回,玉琯东风逼晓来。不待岭梅传远信,剪刀先放彩花开。

薄宦年来尚转蓬,忍将荣粹问虚中。共怜杜老谙为客,不讶元忠厌作公。胜日笑谭方衮衮,残冬光景苦匆匆。棋枰得隽诗反水,谁信吾徒旧讳穷。

城西门外滟预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省出蓬蒿修谒初,蒙知曾不见生疏。侯门数处将书荐,帝里经年借宅居。未必有诗堪讽诵,只怜无援过吹嘘。如今足得成持取,莫使江湖却钓鱼。

川原一片绿交君,深树冥冥不见花。风日有情无处著,初回光景到桑麻。

集云云外小睡虎,毛色金斑威百步。顶门正眼烁乾坤,等闲亦或生风雨。拂晓出门去何处,衡阳城中访亲故。访之早晚即归来,震雷一喝了此句。

三桥北畔清湖水,双塔西边晓日楼。展转愈知吾事拙,因循复作半年留。海风石首随潮上,梅雨航船入市浮。时节不殊荣悴异,腐儒杯酒暂忘忧。

乌葛唐巾白苧裘,扫庭终夕共淹留。醉中谈论心犹壮,老去歌欢泪亦流。对客呈诗如献佛,课儿收橘当封侯。明年好理西风棹,重约三吴烂漫游。

前罢邯郸守,孤高与世违。青云旧知在,白首故园归。既没无儿女,元贫只帐帏。平生洛阳友,从此更应稀。

月落啼乌近锁窗,锁窗深处绣鸳鸯。鸳鸯未就肠先结,马踏天山夜飞雪。归来且莫话封侯,同醉笙歌弄明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