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及甫见和二首

我爱湖南客,从横正复奇。
短裳甘制芰,破斧懒燃萁。
愤世惟堪饮,忧边不到诗。
最怜孤寂甚,欲为唤罗龟。

作品评述

《答及甫见和二首》是宋代洪咨夔的诗作。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我爱湖南客,
从横正复奇。
短裳甘制芰,
破斧懒燃萁。
愤世惟堪饮,
忧边不到诗。
最怜孤寂甚,
欲为唤罗龟。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洪咨夔对湖南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时世的不满和对边疆战事的忧虑。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以及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的诗意较为隐晦,需要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来理解。下面是对各句的解析:

1. "我爱湖南客":表达了洪咨夔对湖南地区的喜爱之情。可能是因为他自己是湖南人,对家乡的怀念和热爱。

2. "从横正复奇":这句话的意思比较模糊,可能表达了诗人对湖南地区的地貌和风景的赞叹,将湖南的山水之美与常态相比,认为它异常壮丽。

3. "短裳甘制芰,破斧懒燃萁":这里描绘了湖南地区的农民劳作场景。"短裳"指的是农民的衣服,"芰"和"萁"是农作物,"甘制"和"懒燃"则暗示了农民艰苦的劳动和生活状况。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和对他们辛勤劳作的敬佩之情。

4. "愤世惟堪饮,忧边不到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世的不满和对边疆战事的忧虑。"愤世惟堪饮"表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可能意味着他对腐败和不公平的憎恶。"忧边不到诗"表明他对边疆战事的担忧,但却无法写出真正能表达自己忧愁之情的诗句。

5. "最怜孤寂甚,欲为唤罗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寂寞之感。"唤罗龟"可能是指诗人希望能够有人陪伴自己,排解寂寞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湖南地区的热爱和对农民的同情,同时也抒发了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的不满和忧虑,以及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新糊案子,其白如银。入试出试,千春万春。

忆昔初年三十二,当时秋思已难堪。若为重入华阳院,病鬓愁心四十三。

亲见卿为月,频移使者星。藻虚南涧碧,萱落北堂青。遗下新褕狄,空传训宁馨。又孙还又子,王树满阶庭。

总角为儿百未更,已陪先进识项名。惯闻似觉雄风近,因问从知看日明。千里未迎天子诏,一同先说长官清。吏师况有桐川旧,敢向题舆问去程。

顿辔挥毫墨尚新,碧纱从此碧生尘。可怜庭下长杨树,犹有清阴待路人。

新凉修竹意愈静,初日芙蕖色倍鲜。物态直须闲里见,人情多向快中偏。

莞海东头去路赊,独乘羸马到君家。十年梦里相寻处,依旧青山两岸花。

削成一柱是何年,屹立当空更不偏。我欲借渠成大厦,少陵此意久无传。

第六筵开在禁庭,蒸麋烧鹿荐杯行。三宫满饮天颜喜,月下笙歌入旧城。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结宇依青嶂,开轩对翠畴。树交花两色,溪合水重流。竹径春来扫,兰樽夜不收。逍遥自得意,鼓腹醉中游。

风格孤高又国香,故教小雪发新妆。修行嗟我无功力,却使天魔入道场。

枯蒿茫茫雪初集,青泥小岸硬复湿。草鞋断尽余两耳,十步九倒何由立。空村无人不敢入,野狗龈龈累百十。沟中死人血未干,终夜冤魂自相泣。

行杯酌罢歌声歇,不觉前汀月又生。自是离人魂易断,落花芳草本无情。

八年藩翰似侨居,只此谁知报玉除。旧将已成三仆射,老身犹是六尚书。时丁厚讟终无咎,道致中兴尚有馀。为问春风谁是主,空催弱柳拟何如。

水性能方圆,泉色常圭璧。云山静有辉,琼液来无迹。泉上修禅人,曹溪分一滴。鉴止更澄源,纷纷万缘息。

东谷今何在,骑鲸去渺茫。荆花半零落,岩桂自芬芳。议论波澜阔,文章气脉长。遗编犹可考,何必计存亡。

雨歇万井春,柔条已含绿。徘徊洛阳陌,惆怅杜陵曲。游丝正高下,啼鸟还断续。有酒今不同,思君莹如玉。

如有瑶台客,相难复索归。芭蕉开绿扇,菡萏荐红衣。浦外传光远,烟中结响微。良宵一寸焰,回首是重帏。

上方气压湖山胜,老我登临思惘然。一鸟影沉秋水外,千峰势断夕阳前。清尊白发酬今日,画舫朱帘记昔年。独倚危阑重吊古,荒台樵唱起苍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