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雨

百万人家井水黄,江南大半田无秧。
乖龙岂是为霖物,贪弄明珠簸日光。

作品评述

《闵雨》是宋代文学家卢梅坡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万人家井水黄,
江南大半田无秧。
乖龙岂是为霖物,
贪弄明珠簸日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干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水源匮乏和农作物凋零的忧虑之情。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描述井水变黄、田地没有秧苗,表达了干旱的严重程度。诗人以此唤起读者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并借此抒发对于干旱带来困境的担心。

赏析:
1. 形象描写:诗中的"百万人家井水黄"表现了水源的匮乏,突显了干旱的严重程度。"江南大半田无秧"则描绘了农作物的凋零,暗示了人们生活的艰难情况。
2. 意象运用:诗中的"乖龙"和"明珠"都是象征物,乖龙代表雨水,明珠代表珍贵的水资源。诗人通过贬损乖龙和贪玩明珠,暗示了人们对待自然资源的浪费和不珍惜,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忧虑情绪。
3. 深意寓言:诗中的干旱景象不仅仅是自然现象的描绘,也可以理解为对社会现实的寓言。作者通过描绘干旱带来的困境,暗示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危机,呼唤人们对于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的重视。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干旱带来的困境,并通过象征手法和深意寓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的关切。诗中的形象描写和意象运用使得诗词更具艺术感,并引发读者对于自然灾害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作者介绍

无传。

诗词推荐

辞禄始知贫有味,杜门不觉老相催。寒鸦已占雁前到,黄菊犹须霜後开。团扇尘埃高挂壁,短檠书史乱成堆。羸躯自笑痴顽甚,撑拄新寒又一回。

可怜河畔草青青,锦缆牵江且缓行。爱此淮南山水好,问天乞得片时晴。

东阁延髦士,西都守别宫。不忘如卫武,难老似僖公。位貌今虽远,官僚旧忝同。开怀尽卮酒,足以厚时风。

雷车驾雨龙尽起,电行半空如狂矢。中原腥膻五十年,上帝震怒初一洗。黄头女真褫魂魄,面缚军门争请死。已闻三箭定天山,何啻积甲齐熊耳。捷书驰骑奏行宫,近臣上寿天颜喜。合门明日催贺班,云集千官摩剑履。长安父老请移跸,愿见六龙临渭水。从今身是太平人,敢惮安西九千里!

渐觉一日,浓如一日,不比寻常。若知人、未伊瘦损,成病又何妨。相思到了,不成模样,收泪千行。把从前泪,来做水流,也流到伊行。

古人重到今人爱,万局都无一局同。(《赋棋》,见《韵语阳秋》)

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黑黍黄粱初熟候,朱柑绿橘半甜时。人生此乐须天付,莫遣儿曹取次知。

庭菊种匪晚,秋风开尔迟。人嗟地力薄,我有岁寒期。兰芷元同类,藁莱敢肆欺。怀哉非失所,社老谩衔悲。

高卧即经旬,林间挂葛巾。野云閒照水,山鸟自啼春。酿酒期佳客,开书见古人。莓苔渍双履,不识洛阳尘。

寒灰发焰旧家风,恰恰当人受用中。片雪飞来炉上尽,通身无像不同功。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

屋在瀑泉西,看来眼转迷。松风清飒飒,秋日正凄凄。海鸟和涛望,山鼯隔水啼。何须更飞锡,祗此是曹溪。

玉笥萧高士,超然物外姿。能弹广陵操,会作豫章诗。紫府非无分,丹房未有基。西山多隐者,何必远求师。

吹香嚼蕊。独立东风里。玉冻云娇天似水。羞杀夭桃秾李。如今见说阑干。不禁月冷霜寒。垅上驿程人远,楼头戍角声干。

奕奕清庙,锡义诒谋。升中神岳,蝻允皇献。归格艺祖,昭报灵休。奉选追远,盛德益修。

凉风已袅袅,露重木兰枝。独上高楼望,行人远不知。轻寒入洞户,明月满秋池。燕去鸿方至,年年是别离。

广厦长廊四面围,小栏霜雪两三枝。帘帷壅蔽无人见,赖有中天日照知。

云间皓月。光照银淮来万折。海岱楼中。拂袖雄披楚岸风。醉余清夜。羽扇纶巾人入画。江远淮长。举首宗英醒更狂。

古道风沙卷夕霏,小江烟浪皱春漪。天于麦垄犹悭雪,人向梅梢大欠诗。顿辔青骊飞脱兔,离弦白羽啸寒鸱。牙门列校俱剽锐,檄与河边秃发知。

蕴隆岂不坏,凉气亦徐还。独立清夜半,疏星苍桧间。晦明莽相代,天地本长闲。四顾何寥落,微风时动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