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夜闻大雷雨

雷车驾雨龙尽起,电行半空如狂矢。
中原腥膻五十年,上帝震怒初一洗。
黄头女真褫魂魄,面缚军门争请死。
已闻三箭定天山,何啻积甲齐熊耳。
捷书驰骑奏行宫,近臣上寿天颜喜。
合门明日催贺班,云集千官摩剑履。
长安父老请移跸,愿见六龙临渭水。
从今身是太平人,敢惮安西九千里!

作品评述

《中夜闻大雷雨》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夜闻大雷雨,朝代:宋代,作者:陆游

雷车驾雨龙尽起,
电行半空如狂矢。
中原腥膻五十年,
上帝震怒初一洗。

黄头女真褫魂魄,
面缚军门争请死。
已闻三箭定天山,
何啻积甲齐熊耳。

捷书驰骑奏行宫,
近臣上寿天颜喜。
合门明日催贺班,
云集千官摩剑履。

长安父老请移跸,
愿见六龙临渭水。
从今身是太平人,
敢惮安西九千里!

译文:
深夜里听见雷雨滚动,
雷车驱动着雨龙冲天而起,
闪电在半空中犹如狂飞的箭矢。
中原大地肆虐了五十年的战火烽烟,
上天终于震怒,将其一洗而净。

黄头部落的女真人失去了灵魂与生命,
他们被捆绑在军门前争相请死。
已有传言,三支箭矢定天山,
又有何妨,我们积聚武力,宛如熊耳。

快马传递捷报奏行宫,
近臣上奏天子,天子喜笑颜开。
明日,宫廷将举办盛大的贺班,
千官云集,他们抚剑而行。

长安的老百姓请求迁离城市,
期待亲眼目睹六龙飞临渭水。
从今以后,我们身处太平之中,
再也不惧怕遥远的西域九千里!

诗意和赏析:
《中夜闻大雷雨》这首诗词是陆游在宋代的时候创作的,表达了对战乱的痛苦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的开头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描绘了雷雨的磅礴景象,雷车驾着雨龙冲天而起,闪电如狂飞的箭矢般在空中游走。这种自然的力量与人们心中所期望的和平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几句则描述了当时的战乱和苦难。中原大地五十年来饱受战争的蹂躏,人们忍受着战争带来的痛苦和苦难。然而,这种苦难也被诗人视为上天对人们过去行为的惩罚,是一种洗刷过去罪孽的开始。

诗中提到黄头女真人被褫夺了灵魂和生命,面缚在军门前争相请死。这是对当时北方游牧民族女真人所受苦难的描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痛苦。

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苦难和战乱之中,而是通过捷报传递的描写,表达国家局势的好转和喜庆的氛围。捷书驰骑奏行宫,近臣上奏天子,天子欢喜地接受了捷报。明日,宫廷将举办盛大的贺班,千官云集,他们抚剑而行,展现出国家重建的希望和繁荣的景象。

最后几句表达了人们的向往和期盼。长安的老百姓请求迁离城市,希望能亲眼目睹六龙飞临渭水,这是对和平繁荣的追求和祈愿。从今以后,我们身处太平之中,不再畏惧遥远的西域九千里,展现出对和平时代的自信和勇气。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雷雨的磅礴景象和战乱时期的苦难,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战争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重建和和平时代的希望,并表达了对未来的积极追求。整首诗词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陆游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新春尚七日,小雨暗江城。茆檐夜点滴,已作春雨声。轻黄上柳枝,嬾绿抽菊萌;造物本何心,谁主此发生?颇疑重云外,斗杓已东倾。老至不可却,一尊忘浊清。

是邑经兵火,今缠补少痕。要教民击坏,毋遣吏椎门。文惠残碑在,坡仙醉墨存。公余勤物色,幽兴入琴樽。

动复有原,进退有期。用在得正,明以知微。夫惟哲人,会且有归。静固胜热,安每虑危。将憩于盘,止亦先机。植爱在根,钟福有兆。珠潜巨海,玉蕴昆峤。披室生白,照夜成昼。挥翰飞文,入侍左右。出纳帝命,弘兹在宥。历难求试,执宪成风。四镇咸乂,三阶以融。捧日柱天,造膝纳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巵。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淼淼望远国,一萍秋海中。恩传日月外,梦在波涛东。浪兴豁胸臆,泛程舟虚空。既兹吟仗信,亦以难私躬。实怪赏不足,异鲜悦多丛。安危所系重,征役谁能穷。彼俗媚文史,圣朝富才雄。送行数百首,各以铿奇工。冗隶窃抽韵,孤属思将同。

潇洒书斋,香清缕直,灯冷晕圆。忽惊窗鸣瓦,霰如筛下,裁冰翦玉,片似花鲜。深怕妨梅,也愁折竹,才作还休亦偶然。更深也,漫题窗记瑞,诗思绵绵。闻君礼佛日千。浪说道繁华不值钱。想鸳衾底下,都将命乞,蒲龛里畔,未必心安。兜率天宫,清凉境界,总是由心不是缘。雪山上,

桃花四面发,桃叶一枝开。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

岸边稚子戏把钓,蚯蚓作饵青条长。上去下来船不定,自飞自语燕争忙。

河洛风尘万里昏,百年心事向夷门。气倾市侠收奇用,策动宫娥报旧恩。多见摄衣称上客,几人刎颈送王孙。死生终负侯赢诺,欲滴椒浆泪满樽。

地迥阙虎落,秋来逢鼠偷。贫居乏给使,力作费营谋。邻近俱相集,欢言卒未休。浊醪浇渴肺,香饭饱饥喉。密篠分新翠,深林失故稠。斩除才就束,委积动成丘。经布潜依堑,蛇行曲过沟。周遭类屏障,森列胜戈予。黄耳斯逃责,青毡好在不。幽栖知有托,高枕得无忧。

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谴谪离心是丈夫,鸿恩共待春江涨。

夏夜僧窗淡月笼,新凉绝类九秋中。曲生入座有清浊,荔子堆盘能白红。持此淹留数佳客,慰予牢落一衰翁。骊驹散后君知否,独卧山房竹里风。

天材权奇,以龙为友。玄黄虺隤,以脚支柱。与物殊绝,笔墨易取。至於庸庸,殆难为工。然後知何时有古人之风。观其雄雌,矜顾不进。庸中俊佼,驽中骏馹邪。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临春何在只桑麻,法宝丛篁间杏花。旧日此间同泰寺,曾将龙衮换袈裟。

山深先冬寒,败叶与林齐。门巷非世路,何人念穷栖。哀风破山起,夕雪误鸣鸡。巢鸟侵旦出,饥猿无声啼。晨兴动烟火,开云伐冰溪。老木寒更瘦,阴云晴亦低。我贫自求力,颜色常低迷。时思灵台下,游子正凄凄。雪壮冰亦坚,冻涧如平地。幽人毛褐暖,笑就糟床醉。唤人空谷应,开火

连骑思思画鼓喧,喜君新夺锦标还。金罍浮菊催开宴,红蕊将春待入关。他日曾陪控禹穴,白头重见赋南山。何时共乐升平事,风月笙箫坐夜闲。

时文圣后,清庙肃邕。致诚勤荐,在貌思恭。玉节肆夏,金锵五钟。绳绳云步,穆穆天容。

三十六鳞充使时,数番犹得裹相思。待将袍袄重抄了,尽写襄阳播掿词。

南土四时尽热,悉人日夜俱长。安得此身作石,一齐忘了家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