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

寻得仙源访隐沦,渐来深处渐无尘。
初行竹里唯通马,直到花间始见人。
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
路傍樵客何须问,朝市如今不是秦。

作品评述

寻得仙源访隐沦,
渐来深处渐无尘。
初行竹里唯通马,
直到花间始见人。
四面云山谁作主,
数家烟火自为邻。
路傍樵客何须问,
朝市如今不是秦。

译文:
我找到了一个隐士韦九山人的东溪草堂,
在那里我寻找到了隐藏的仙源,并探访了沦落下来的仙人。
渐渐地来到了深处,渐渐地没有了尘埃。
一开始走在竹林之中,只有马可以通行,直到来到了花间才见到人。
四周的云山,谁主宰着它们呢?
几家的炊烟炊火,互相为邻。
路边的樵客为何还需要询问呢?
如今朝市已不再像秦代那般繁荣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湾在寻找韦九山人的过程,他来到了一个深处,远离尘嚣的地方,渐渐找到了隐藏的仙源,并访问了沦落下来的仙人。诗中通过描述竹林和花间的景色,展示了这个荒僻地方的特点,与繁华的朝市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四周云山主宰者的好奇和疑惑,并指出了朝市不再繁荣的现实。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和淡雅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寻找隐士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思考。

诗词推荐

近世交道衰,青松落颜色。人心忌孤直,木性随改易。既摧栖日干,未展擎天力。终是君子材,还思君子识。

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举头天外看,谁是个中人。

羲之称书圣,诸体无不有。齐梁作者无,李唐推颜柳,惜哉世已远,赝者十之九。宋元差可寻,翰墨出亲手。机暇戒宴安,时或游艺薮,就中名迹夥,唯爱鲁直叟。倜傥无安排,潇洒绝尘垢,譬如百尺松,孤高少群偶。信笔一规摹,运腕忘妍丑,所师在神劲,讵论形肖否。伊余有深意,笔谏

柴门尽日少蹄轮,坐对横窗数点春。心向雪中偏暴白,影来月下亦精神。十分洗尽铅华相,百劫修来贞洁身。笑杀唐人风味短,不应唤作弄珠人。

萧萧竹径暝烟浮,散帙鸣琴事事幽。若比潇湘渔父隐,门前只少木兰舟。

新结禅菴当小斋,见山何必上高台。嵩岩更似知音赏,雨罢先供翠色来。

鳅是虾兄非善地,橘和瓣种带禳灾。乌椑不熟还无事,小艇难乘莫载来。

昔日杜小侄,中年马少游。不知身外事,只觉鬓边秋。有子三侏柳,同公荒草邱。梅溪一夜雪,片片逐寒流。

还丹龙虎将何作。北方玄武南朱雀。朱雀变为龙。元宫养大虫。大虫食草木。龙爱吞金玉。交战向沧溟。俱伤血满形。

清静人安乐,恒持要久长。秋天澄皓色,春日发辉光。一气从初立,三才位不忙。群生如是梦,甚处得馨香。

云级涌青冥,金鳌载宝轮。地高心自逸,天近足无尘。图画千峰晚,楼台万井春。三生许元度,曾此证前身。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浴殿西头白玉堂。湘江东畔碧油幢。北辰躔次瞻星象,南国山川解印章。随步武,谢恩光。送公归趣舍人装。它年若肯传衣钵,今日应须酹寿觞。

忽见清明在客边,可堪形影自相怜。忆寻芳草江南好,谩惜余花乱后妍。孤梦月明归夜夜,多情春老恨年年。夕阳王子冈头路,知与谁人共醉眠?

长门灯下泪,滴作玉阶苔。年年傍春雨,一上苑墙来。

{上髟下监}鬖两狻猊,胡为到庭户。细观画手妙,模写真态度。意足谢繁笔,不待丹青汙。乱扫腹背毛,头足巧分布。尨也如愁胡,眉攒眼光注。岂惟足生氂,垂耳纷败絮。掉尾固自若,狸奴为惊瞿。侧耳实畏之,冲目犹取怒。诚知取形似,不吠亦不捕。对之辄一笑,聊用慰沈痼。

才有梅花便不村,其人如玉立黄昏。些些蕊里藏风韵,个个枝头带月魂。常挹清香来燕坐,可教落片点空樽。到腰深雪庭前白,心事寒松拟共论。

青衫拟掾袭芳尘,短褐归来理约缗。二纪期君绍先烈,一官投老祗参军。宦情自与秋光薄,公论犹期岁晚伸。见说宗工好风鉴,荐书何日到严宸。

祝融之位,贵乎三神。吞纳江汉,广大无垠。长安委轮,祐我黎民。敬陈明享,允鉴恭勤。

天然腻玉细生香,斜倚东风竚淡妆。可是春寒犹料峭,晓窗犹试绿罗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