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石芝

鸡鸣东海朝日新,光蒙洲岛雾雨匀。
一曦石上遍生耳,幽子自食无来宾。
寄书乞取久未许,箬笼蕉囊海神户。
一掬谁令堕我前,无为知我超诸数。
此身不愿清庙瑚,但愿归去随樵苏。
龟龙百岁岂知道,养气千息存其胡。
尘中学仙定难脱,梦里食芝空酷烈。
中山军府得安闲,更试朝霞磨镜铁。

作品评述

《次韵石芝》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鸡鸣东海朝日新,
光蒙洲岛雾雨匀。
一曦石上遍生耳,
幽子自食无来宾。

鸡鸣声传遍东海,朝阳的光辉刚刚升起,
岛屿上的雾气和雨水交融一体。
太阳的第一缕曙光照耀在石头上,耳朵似乎遍布其中,
幽居的人自己享受,没有别人来作伴。

寄书乞取久未许,
箬笼蕉囊海神户。
一掬谁令堕我前,
无为知我超诸数。

我寄出的信件乞求回复,却长时间未得答复,
箬篓和蕉囊成为海神之门。
一捧水被谁命令落在我面前,
无为之境知晓我超越了众多的尘俗。

此身不愿清庙瑚,
但愿归去随樵苏。
龟龙百岁岂知道,
养气千息存其胡。

我不愿意守着清净的庙宇,
只愿意回归自然,随着樵夫而去。
龟龙百岁难道明白吗,
修炼气息,千息存活,不为外界所知。

尘中学仙定难脱,
梦里食芝空酷烈。
中山军府得安闲,
更试朝霞磨镜铁。

凡尘之中学习成仙注定难以脱离,
梦中吃仙草只是空洞而残酷。
中山军府获得宁静安逸,
更试朝霞来磨砺望远镜。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苏辙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他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观察鸡鸣、朝阳、石头等事物,并借此抒发对宁静和自由的向往。他不愿沉迷于官场和修仙之路,而是希望回归自然、过简朴的生活。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凸显了苏辙对尘世和修行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苏辙独特的人生观和文学情趣。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二八女儿初弄容,妆成意态有纤浓。点乱胭脂痕片片,潮生醉脸晕重重。

万壑千岩秋欲阑,金商点缀破天悭。未须狂雨相将去,且索西风一笑还。香列酴醾檐萄右,清宜茅舍竹篱间。闻君画柳为眉妩,可复扶花上髻鬟。

睡起东窗日已红,扶头宿酒未惺松。南阳一梦何关醉,自爱终身作卧龙。

东风忽无情,吹我园中花。繁红与艳紫,零落委泥沙。鸣鸟亦何事,啾啾竟諠哗。须知盛已极,委弃欲谁嗟。

天将转冷势连日,云欲开晴雨数丝。造物从容消长处,盍将人事此中推。

南巢登望县城孤,半是青山半是湖。知尔素多山水兴,此回归去更来无。

禁足不定足,居中不住中。去来无罣碍,踢踏活虚空。射杀南山虎,翻身控角弓。上无攀仰,下绝己躬。

生就的独木桥,容我过一遭,须不是自打嘴来自相饶。将世情儿嘲,将欢兴儿闹。这一遭,语不尽的妙。

于穆思文,克配上帝。涓选休成,遵扬岩术。祗牙明诚,肃陈量币。享兹吉蠲,申锡来裔。

残雪初清月正明,茅檐自雨竹窗晴。肩寒耸耸吟诗骨,肺渴泠泠醉酒羹。苟有梅方成野趣,不多松亦作江声。高人合着山岩裹,纵有穷愁彻底清。

平生久矣服时名,况复亲闻玉唾声。便拟近师黄太史,不须远慕白先生。巨编固已汗牛积,长句尤能倚马成。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

蓟北雁初去,湘南春又归。水流沧海急,人到白头稀。塞路尽何处,我愁当落晖。终须接鸳鹭,霄汉共高飞。

重重金殿里,锁向帝王家。纵得游灵沼,何如睡暖沙。

甘滋不假蜂房取,美种疑随鹤驭来。方朔偷桃徒语尔,安期食枣足珍哉。

还乡信自乐,望近转於邑。阿母见儿归,定自持侬泣。

不怕春寒更出游。兰桡飞动却惊鸥。烟光佳处辄迟留。屏曲未曾歌醉梦,眉尖空只锁闲愁。从教丝柳绊行舟。

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半路蛙声迎步止,一荧松火隔篱明。

黄龙结制没规绳,超过诸主半月程。莫怪七颠并八倒,大家日午打三更。

山驿萧疏,水亭清楚,仙姿太幽。望一枝颖脱,寒流林外,为传春信,风定香浮。断送光阴,还同昨夜,叶落从知天下秋。凭阑处,对冰肌玉骨,姑射来游。无端品笛悠悠。似怨感长门人泪流。奈微酸已寄,青青杪,助当年太液,调鼎和馐。樵岭渔桥,依稀精彩,又何藉纷纷俗士求。孤标在

痴根爱种力锄除,一段灵明是旧基。插草天人深会意,拈华尊者笑开眉。鱼行大士须珍重,布袋憨僧且伏惟。处处鼻头相撞磕,唯心境界你谩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