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竹杖赞

厉廉隅而不刿,故窃比於彭耽之寿。
屈曲而有直体,能独立於雪霜之後。
伯夷食薇而清,陈仲咽李而瘦。
涪翁昼寝,苍龙挂壁。
涪翁履危,心如铁石。
穷山独行,解两虎争。
终不使卞庄乘间,而孺子成名。

作品评述

《筇竹杖赞》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对于品质高尚、坚定不移的人格追求的赞美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厉廉隅而不刿,故窃比于彭耽之寿。
屈曲而有直体,能独立于雪霜之后。
伯夷食薇而清,陈仲咽李而瘦。
涪翁昼寝,苍龙挂壁。
涪翁履危,心如铁石。
穷山独行,解两虎争。
终不使卞庄乘间,而孺子成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一种高尚人格追求的赞美为主题,通过对历史上一些具有崇高品质的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道德和精神追求的敬仰。诗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既有历史上的传世名人,又有诗人自己的创造,通过对这些人物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于高尚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厉廉隅而不刿",意指自己的品行严谨而不偏离正道,自比于彭耽之寿,彭耽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贤者,寿命长久,诗人通过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于高寿和高尚品质的向往。

接着,诗人以屈曲而有直体,能独立于雪霜之后来形容追求高尚品质的人。这里的"屈曲"意指经历艰难困苦,而"直体"则表示保持坚定直正的品格。能够在逆境中独立自主,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诗中还提到了伯夷和陈仲,伯夷是中国古代的贤臣,以食薇而清风闻名;陈仲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贤臣,以咽李而瘦而著称。这些历史上的人物都以其高尚的品质和清廉的生活方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人通过引用他们的事迹,表达了对于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向往。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涪翁昼寝和涪翁履危的场景。涪翁是一个传说中的仙人,他在白天睡觉,夜晚则挂在壁上。涪翁履危指他行走在险峻的山路上。这里涪翁的形象象征了追求高尚品质的人,无论是在安逸的环境中还是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他们都能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最后,诗人以穷山独行、解两虎争来形容追求高尚品质的人的坚定和勇敢。穷山独行指追求者在困境中孤身前行,解两虎争则表示解救他人出危难的困境。这些形象都强调了追求高尚品质的人的坚定意志和勇气。

最后两句"终不使卞庄乘间,而孺子成名",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期望。卞庄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忠诚的臣子,孺子指年少的孩子。诗人希望追求高尚品质的人不会让卞庄这样的忠臣乘机投降,而是能够成就像孺子一样的名声,取得成功。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上具有高尚品质的人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追求和精神追求的敬仰和向往。诗中通过描绘这些人物的形象和事迹,展示了他们在逆境中的坚持、在困境中的勇敢和对于高尚品质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追求的赞美和希望。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于高尚品质的追求的价值和意义,给人以启发和鼓舞。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诗词推荐

西南失大将,带甲满天地。高人忧祝胎,感叹亦歔欷。

上古八千岁,才是一春秋。不应此日,刚把七十寿君侯。看取垂天云翼,九万里风在下,与造物同游。君欲计岁月,当试问庄周。醉淋浪,歌窈窕,舞温柔。从今杖屦南涧,白日为君留。闻道钧天帝所,频上玉卮春酒,冠佩拥龙楼。快上星辰去,名姓动金瓯。

木落淮南秋色空,闲登高阁送归鸿。白头老妇痴儿女,尽在萧条望眼中。

水收霜落云中早。群雁云中道。夜来明月过西山。料得水边石上不胜寒。黄尘堆里人相看。未惯云林眼。当年曾说探崆峒。怕有黄庭消息寄西

佐郡人难料,分襟日复斜。一帆随远水,百口过长沙。明月江边夜,平陵梦里家。王孙对芳草,愁思杳无涯。

板与曾至郑,灵輤此归周。行哭人增慕,凝笳月正秋。九原开祔穴,故土覆新丘。岁晏寒松下,茅苫孝子留。

山到西江势却回,倚山楼殿更高台。天容水色望中见,帆影车尘窗际来。桑枯棋分千里迥,波涛壁立两峰开。登临拟问兴记如,白塔亭亭锁翠苔。

楚山争蔽亏,日月无全辉。楚路饶回惑,旅人有迷归。骐骥思北首,鹧鸪愿南飞。我怀京洛游,未厌风尘衣。

太白明无象,皇威未戢戈。诸侯持节钺,千里控山河。汉驿双旌度,胡沙七骑过。惊蓬连雁起,牧马入云多。不卖卢龙塞,能消瀚海波。须传出师颂,莫奏式微歌。

灰飞百尺景愁人,断础残芜但鹿群。对峙金焦两拳石,平分淮浙半江云。乾坤几沸萧公镬,风浪空藏郭氏坟。野衲不知兴废事,梵宫金碧自纷纷。

曾为掾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舟中得病移衾枕,洞口经春长薜萝。形胜有馀风土恶,几时回首一高歌。

论道穷心少有朋,此时清话昔年曾。柿凋红叶铺寒井,鹄坠霜毛著定僧。风递远声秋涧水,竹穿深色夜房灯。出门尽是劳生者,只此长闲几个能。

人人花艳明春柳。忆筵上、偷携手。趁歌停舞罢来相就。醒醒个、无些酒。比目香囊新刺绣。连隔座、一时薰透。为甚月中归,长是他、随车后。

一月在天,影含众水。只如双剑峰头月,何似芙蓉溪上月。芙蓉溪上月,何似泐潭潭底月。若道同,东西各一涯,若道别,天无第二月。

万里桑干傍,茫茫古蕃壤。将军貌憔悴,抚剑悲年长。胡兵尚陵逼,久住亦非强。邯郸少年辈,个个有伎俩。拖枪半夜去,雪片大如掌。碛中有阴兵,战马时惊蹶。轻猛李陵心,摧残苏武节。黄金锁子甲,风吹色如铁。十载不封侯,茫茫向谁说。

世间迂阔者,端的是诗人。独坐无生计,相逢尽说贫。如君追古作,与我最情亲。世莫轻辜负,元龙湖海身。

闭息含真抱叶枯,春风将尽蜕寒肤。绿槐忽作仙人啸,长曳一声山日晡。

白马寺前冠盖盛,送行宾友尽英豪。耿丞血染边场草,留得声名日月高。

不谒公侯,不疏贫贱,不求富贵荣华。不餐美膳,不敢厌衣麻。不发无明火烛,不著境、亦不思家。般般不,不忘师旨,炉炼自朱砂。逍遥真自在,清闲活计,云水生涯。对风邻月伴,满泛流霞。悟彻长生冬视,又何必、驰骋矜夸。将来去,祥云瑞霭,步步衬莲花。

山远平田阔,村深古寺幽。屋头支老树,门面闯双流。归翼碧天暮,寒蝉红叶秋。瘦藤聊倚壁,胜处欲迟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