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闾近道人

子下几人能具眼,世间万事可忘言。
犹将笔墨澜翻说,多笑先生不惮烦。

作品评述

《赠闾近道人》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闾近道人的赞赏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世间繁杂事物的看法。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子下几人能具眼,
世间万事可忘言。
犹将笔墨澜翻说,
多笑先生不惮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闾近道人的特点和作者对他的欣赏。首句“子下几人能具眼”,意味着在众多人中,只有闾近道人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第二句“世间万事可忘言”,表达了作者认为世间的纷繁杂事都可以被遗忘,只有闾近道人的才智和洞察力是永恒的。

接下来的两句“犹将笔墨澜翻说,多笑先生不惮烦”,揭示了作者不厌其烦地用文字来传述闾近道人的才情。其中,“笔墨澜翻说”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用墨汁满纸书写的情景,意味着作者对闾近道人的赞美之情无法言表。最后一句“多笑先生不惮烦”,表达了作者对自己频繁赠诗的行为的自嘲,也显示了作者对闾近道人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闾近道人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世间浮华事物的淡漠态度。这首诗词以朴素而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展示了宋代文人对真正才情和深厚友谊的珍视。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千顷平湖一遭,空城游乐自奢豪。画船争胜飞江鹘,翠巘都浮载海鳌。芳草堤边裙带短,柔桑陌上髻鬟高。楼前尽日闻歌笑,不啻秋风卷怒涛。

清都兮绛阙,五云深兮冥冥。玉楼高兮珠殿寒,漠漠兮无声。

人物苦难得,闭眼不敢看。孤芳擢荒秽,秀色出榛菅。怀我同心友,正在天一端。文字妙入圣,操履到所难。美玉经三煆,贞松过凝寒。怜我窜庾岭,色惨颜不欢。书来每慰荐,苦语余辛酸。不上泰山顶,安知天地宽。相思暮烟起,片月过前滩。

野菊相依露下丛,冷香自送水边风。丰年气象无多子,只在鸡鸣犬吠中。

笔端春草已如生,点缀蛊沙更未停。浅著鹅黄作胡蝶,深将猩血染蜻蜓。

冶铸求来不记年,贮汤宿火早朝天。如今冷落浑无用,且与鸱夷伴醉眠。

亲戚疏疏已晓星,杯中滴滴是真情。近来此酒谁家有,除却旗亭无笑声。

海甸逢南菊,殊方也自花。江淹新卧病,王粲老无家。皓月千门夜,秋风双鬓华。还持石函记,勾漏访丹砂。

高人爱筝如爱玉,忍口不餐要添竹。云何又遣十辈来,昏花两眼为渠开。贩夫束缚向市卖,外强中乾美安在。锦纹犹带落花泥,不论烧煮两皆奇。猪肝累人真可作,以笋累公端不恶。

漠漠江天外,登临返照间。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沙鸟晴飞远,渔人夜唱闲。岁穷归未得,心逐片帆还。

相携及嘉月,采菱度北渚。微风吹棹歌,日暮相容与。采采不能归,望望方延伫。倘逢遗佩人,预以心相许。

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脱身朝市恶机关,弓饵安能到伏蟠。把似去梯置楼上,何如抱甕灌畦间。有黄粱枕休圆梦,无紫金丹可驻颜。直入深山更深处,时人莫叫孔宾还。

烟光摇缥瓦,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锦瑟横床,想泪痕尘影,凤弦常下。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讳道相思,偷理绡裙,自惊腰衩。惆怅南楼遥夜,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又入铜驼,遍旧家门巷,首询声价。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记取崔徽模样,归来暗写。

酒熟将何字,白鸥波正如。一瓢谁合饮,高士观中居。汗漫涵无象,鸿蒙洽太初。醒来松户晓,应念臭於帤。

去年桥上凭栏人,今岁桥边骑马身。桥上桥边不知数,於今但记十三春。

笔峰插天碧,其下可以庐。谁与半间云,共此一束书。君看柴桑人,自爱松菊居。北窗天地宽,不受世卷舒。脱巾漉老瓦,高枕眠华胥。日月双车毂,乾坤一蘧蒢。是身亦安用,吾膝犹自如。烟波健跨犊,藓石寒缗渔。农人告春暮,山月随归锄。尚堪抱文度,谈诗到黄初。谨毋屈声利,望尘

百尺危樯一尺乌,一夫击鼓百夫呼。何似北人将远适,呼童秣马与膏车。

邵尧夫者是何人,岁岁春秋来谒君。车小半年行一转,非如骏马走香尘。

治世求归济物功,希夷入我道情中。从头日日被烦恼,烦恼思量摠是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