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首

炉已开,炭未有,衲僧暖地且相守。
忽然乞得火种来,切忌烧脚又烧手。

作品评述

炉已开,炭未有,
衲僧暖地且相守。
忽然乞得火种来,
切忌烧脚又烧手。

中文译文:
火炉已经开了,却还没有炭,
衲僧们围坐在温暖的地面上守望相助。
突然间,成功乞得了一把火种,
但要小心,不要烧到脚,也不要烧到手。

诗意和赏析:
这首由宋代释思岳创作的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了一个火炉问题。诗中的火炉和炭象征着温暖和力量,而衲僧代表着弱者和需要保护的人。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衲僧们需要火种来获得温暖,但在使用火种时也要小心避免受伤。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温暖和团结的向往和珍惜。衲僧们围坐在地上,共同守望相助,彼此给予温暖和关心。火种的到来让他们得到了更多的温暖,但作者也提醒大家要谨慎使用火种,避免伤害自己。

这首诗词虽然简短,但通过对火炉和火种的比喻,传达出人们在团结中获得温暖和力量的重要性。朴素而质朴的语言使得这首诗词易于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崇尚。

诗词推荐

好风排闼锦囊来,咀味真如渴望梅。樱笋算无金日事,棠梨约有几分开。社醅熟倩是壶劝,春种忙应布{毂车换催}。早愿时清归亦好,小山清幽归亦好,小山幽桂賸须栽。

只见如山白浪飞,更堪动地黑风吹。渺茫直际九州外,汹涌常如八月时。河伯岂能穷海若,灵胥仅可吓吴儿。惜无散发骑鲸友,共了南游一段奇。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江南一雁横秋水。叹咫尺、断行千里。回纹机上字纵横,欲寄远。凭谁是。谢客池塘春都未。微微动、短墙桃李。半阴才暖却清寒,是瘦损、人天气。

一点白鸥何处去,半江潮落沙虚。淡黄柳上月痕初。遐观情悄悄,凝想步徐徐。每一相思千里梦,十年有此相疏。休休寄雁问何如。如何休寄雁,难写绝交书。

阴阴深树晚生烟,雨急归来失系船。白鹭不惊沙水浅,依然共在绿杨边。

功名富贵两蜗角,险阻艰难一酒杯。百体观来身是幻,万夫争处首先回。

东望麟山耸若幢,碧罗盘曲注西江。邻家蜜满蜂臣分,屋角窠成燕子双。门设雀罗遮坐客,灯排金粟照书窗。须还住处如僧舍,拄杖挑云到此邦。

怜君今日渡仙霞,雨骤风狂遍落花。此地应无故人在,行囊知到阿谁家?

鲟黄不减鲸与鱣,逆风鼓鬣喷腥涎。渔人不顾浪如山,谈笑坐致扁舟前。一钩香饵不得去,何用大网相萦缠。挥刀纷纭脔肉骨,巨口噞喁诚可怜。珍鮓万瓮不论钱,头颅万里頳行肩。星朗日参玉版禅,颇厌蔬食供盘筵。尚书亲作孟宗寄,坐觉匕箸生春妍。却笑多事张茂先,光怪异说空千年。

桃柳旧根株,春到红蔫绿茁。一似老年垂白,带少容_发。浮家泛宅在他乡,难得会瓜葛。幸对此番乐饮,任宵分明发。

交游半零落,身在复长贫。对语寒灯尽,相看白发新。兵兴无乐土,市近少闲人,遥忆桃源路,鸟啼花自春。

和风暖日西郊路。游人又踏青山去。何处碧云衫。映溪才两三。疏松分翠黛。故作羞春态。回首杏烟消。月明归渡桥。

假馆惭何补,叨邻卜偶从。灯曾分夜读,歌忍相晨舂。一壁山河邈,他生饮啄同。眼前无此屋,风雨忆帡幪。

雪后寒浓酒未醅,冻吟谁与酌金罍。不忧毂下米炊玉,同放马蹄银作杯。

澄流可濯缨,严子但垂纶。孤坐九层石,远笑清渭滨。潜龙飞上天,四海岂无云。清气不零雨,安使洗尘氛。我来吟高风,仿佛见斯人。江月尚皎皎,江石亦磷磷。如何台下路,明日又迷津。

多时仙掖里,色并翠琅玕.幽意含烟月,清阴庇蕙兰。枝繁宜露重,叶老爱天寒。竟日双鸾止,孤吟为一看。

老子秋来乐事稠,吴粳新捣酒新篘。矮黄不待园官送,小白每烦溪女留。顿饱可怜频梦与,半酣自喜有儿酬。不如意事何穷已?且放团栾一笑休。

可笑禅流错用心,或思或罢两追寻。穷年费煞精神后,陷入泥涂辗转深。

冰柱刘叉句,绨袍范叔寒。所亲多物望,相识半人寰。今老犹徒步,吾穷亦厚颜。幽怀真易足,万卷屋三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