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逢春十三首

年老年逢春春莫厌,春工慎勿致猜嫌。
红芳若得眼前过,白发任从头上添。
雨后艳花零泪颗,风馀新月露眉尖。
轻醇酒面斟来凸,举盏长忧不易拈。

作品评述

《年老逢春十三首》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年老年逢春春莫厌,
春工慎勿致猜嫌。
红芳若得眼前过,
白发任从头上添。
雨后艳花零泪颗,
风馀新月露眉尖。
轻醇酒面斟来凸,
举盏长忧不易拈。

中文译文:
年老了,每逢春天,不要厌烦春天的到来,
对待春天的事物要慎重,不要轻易产生猜嫌。
若是看到红花开放,让它们在眼前飘过,
就算是白发不断增添也任由它们生长。
雨后,艳丽的花朵落下,眼中泪珠滴落,
风吹过,新月露出微微的弯曲。
酒面浅而醇美,斟上来凸显出它的品质,
举起酒杯,长久的忧愁难以轻易摆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年老者对春天的态度和感慨。诗人呼唤年老的人不要对春天产生厌倦之情,而是要慎重对待春天所带来的美好事物,不要轻易怀疑和嫌弃。诗中提到红花和白发的对比,表达了岁月流转中的自然变化,老去的头发如同红花一样增添了岁月的韵味。诗人通过春雨中落下的花朵和微风中露出的新月,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以及老年人对逝去时光的感伤。最后,诗人提到酒面的品质,借酒来消愁,但长久的忧愁却不容易摆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和年老的思考。诗人通过春天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他呼唤年老者要积极对待春天的到来,不要厌倦,要珍惜并慎重对待春天所带来的美好事物。诗中的红花和白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流转。雨后的花朵和微风中的新月,传达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让人不禁对光阴的流逝产生思考和感伤。最后,诗人以酒面的形象来表达对长久忧愁的痛苦,但也暗示了通过酒来消愁的办法。整首诗词简练而含蓄,通过对春天、年老和光阴的描绘,抒发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诗词推荐

记得春闱同席试,逡巡何啻十年馀。今日相逢又相送,予乘五马子单车。

诗从双井来,太史氏复作。一苇天地旋,玄酒滋味薄。有田付鴒原,比屋赖虎幄。却笑草玄池,投阁嗟寂寞。

黄葵贵丽不妖娆,一朵新晴槛外高。还似迩英临便坐,曈昽朝日照天袍。

桐花寒食近,青门紫陌,不禁绿杨烟。正长眉仙客,来向人间,听鹤语溪泉。清和天气,为栽培、种玉心田。莺昼长,一尊芳酒,容与看芝山。庭闲。东风榆荚,夜雨苔痕,满地欲流钱。爱墙阴、成蹊桃李,春自无言。殷勤晓鹊凭檐喜,丹凤下、红药阶前。兰砌晓,香飘舞袖斓斒。

同在洛阳时,交游尽豪杰。倏忽三十年,浮沈渐磨灭。惟余一二人,或位冠夔禼。我今在若亡,似竹空有节。人皆欲吹置,老硬不可截。君自缑山来,别我不畏热。言作潞从事,家贫禄仕切。六月上太行,辛勤非计拙。天当气候凉,清风自骚屑。虽云数日劳,斗与炎蒸绝。君本公王孙,才行

非关狡兔月中藏,肯与痴蟆饱寸肠。只恐世人嫌冷看,故依云岫掩寒光。

雪中寒力壮,病骨瘦难胜。温酒拨炉火,题诗敲砚冰。惊心双白鬓,知我一青灯。欲误浮生事,思参小大乘。

小溪澄,小桥横,小小坟前松柏声。碧云停,碧云停,凝想往时,香车油壁轻。溪流飞遍红襟鸟,桥头生遍红心草。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骢不忍行。

惜春归。爱春归。脱了罗衣著贮衣。绿阴黄鸟啼。酒醒时。梦醒时。清簟疏帘一局棋。丁东风马儿。

小春天气未和平,冷暖於人孰重轻。幽菊瘦兰皆有味,凄风楚雨自无情。披来破衲便身稳,写到新诗彻骨清。个里不知谁得失,薰蕕境界要分明。

怀人得清晤,此乐浩无期。剡溪兴尽返,未喻伐木诗。

玉姝眉黛翠连娟,弄翰闲题小碧牋。人世愁多无著处,故应分与蕊宫仙。

玉钤金印临参井,控蜀通秦四十州。日下书来望鸿雁,江头花发醉貔貅。巴滇有马驹空老,林箐无人叶自秋。能为将军歌此曲,鸣机割锦与缠头。

奕奕九成台,窈窕绝尘埃。苍苍万年树,玲珑下冥雾。池色摇晚空,岩花敛馀煦。清切丹禁静,浩荡文河注。留连穷胜托,夙期暌善谑。东望安仁省,西临子云阁。长啸披烟霞,高步寻兰若。金狄掩通门,雕鞍归骑喧。燕姝对明月,荆艳促芳尊。别有青山路,策杖访王孙。

窪然石壁罅,涓涓如丝绳。其人指此泉,下去为沧溟。旁有玉蟾蜍,空中底方平。视之鼻通尻,彻竅刻画精。泉从鼻聪入,可止不可盈。欲问已无人,我亦悟我生。惜哉烟火食,滓我朝清明。

南望青山满禁闱,晓陪鸳鹭正差池。共爱朝来何处雪,蓬莱宫里拂松枝。

一双前进士,两个阿孩儿。

翡翠衣裳白玉人。不将朱粉污天真。清风为伴月为邻。枕上解随良夜梦,壶中别是一家春。同心小绾更尖新。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

旧隐终牵梦,春残结束归。溪山无伴过,风雨有花飞。片石留题字,孤潭照浣衣。邻僧喜相接,扫径与开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