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王祎的《赠别马谦叔宪史》
拼音和注音
zì shì nán fāng qì hòu chí , luó shān shí yuè shàng xiāng y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南方: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区。
自是:1.自然是。2.自以为是。3.从此。
相宜:合适,符合:他做这种工作很~。刚吃过饭就剧烈运动是不~的。
气候:(名)①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它与气流、纬度、海拔高度、地形等有关。[近]天气。②比喻动向或情势:政治~。③比喻结果或成就:几个人瞎闹腾,成不了~。
十月:格里氏历(即阳历)每年的第十个月--缩写oct.
王祎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原诗
自是南方气候迟,罗衫十月尚相宜。
何人绣水衔杯日,不似金陵揽辔时。
天地风尘三尺剑,江湖岁月一篇诗。
只今已是功名晚,况待星星两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