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季章校书西湖即事三首

舴艋填芳渚,秋千闹粉墙。
人争桃李节,吾忆藕花凉。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和李季章校书西湖即事三首》之一。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舴艋填芳渚,
秋千闹粉墙。
人争桃李节,
吾忆藕花凉。

译文:
小船停泊在芳渚,
秋千在粉墙边嬉戏。
人们争相庆祝桃李节,
我却怀念莲藕花的凉爽。

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景色和人们的活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之情。舴艋填芳渚,描述了小船停泊在芳草茂盛的湖心小岛上,展现了宁静和祥和的景象。秋千闹粉墙,描绘了秋千在粉色的围墙旁欢快摇摆,体现了人们的欢乐和生活的活跃。人们争相庆祝桃李节,表明人们在这个节日中争相赏桃、采李,共同庆祝丰收的喜悦。而作者却回忆起藕花凉爽的时光,这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反衬出现实生活中的繁忙和喧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景色和人们的活动的描绘,展现了美好的自然风光和欢乐的人文景观。舴艋填芳渚,描绘了湖心小岛上宁静和祥和的景象,给人以宁静、舒适之感。秋千闹粉墙,将人们的欢笑与游玩的场景融为一体,给人以活力和快乐之感。人们争相庆祝桃李节,展示了人们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作者回忆起藕花凉爽的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景物和人情的描绘,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和谐宁静的环境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并唤起了读者对美好时光的思考和回忆。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建瓴败屋方倾雨,垂罄空囊正念饥。渐见炊烟多笑语,可怜僮仆太无知。

西湖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西湖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西湖

山如浮玉一峰立,江似海门千顷开。我欲此中成小隐,莫教山脚有船来。

西湖

良友间何阔,春事遽如许。劳君下鸥沙,一叶系春渚。昨梦坠前世,再见欣欲舞。聊呼花底杯,酒面点红雨。狂歌谢贯珠,清论杂挥麈。骊驹未可歌,妙句须君吐。

西湖

尊嫜有严命,妾不获从夫。去去犹回首,谆谆别小姑。

西湖

谬误君恩再领州,名山犹幸复春游。苦无羽客追元放,尚有群儿识细侯。麦穗雨晴迷野岸,桃花风急满溪流。隔林布谷如相应,更酌丹泉为少留。

西湖

有意莲叶间,瞥然下高树。擘破得全鱼,一点翠光去。

西湖

大笑何如小笑香,紫花不似白花妆。不知自笑还相笑,笑杀人来断杀肠。

西湖

门外秋光入句频,门前积雨少来人。利名到底成何事,赢得江硝自在身。

西湖

岁事空馀数行历,年劳绕得几篇诗。犹悭雪片下弥陇,已放梅花开满枝。便是东风来解冻,春盘生菜属群儿。

西湖

青山绿水。自与今朝长是醉。绿水青山。得道之人本要闲。清风明月。占得逍遥无可说。明月清风。共是三人我便同。

西湖

猗望舒,望三五。光璇仪,韵金缕。伟健笔,作奇语。谁知音,传乐府。

西湖

春光景媚。花褪残红炎天气。蝉噪高枝。雁叫长空雪乱飞。四时如箭。八节忙忙频改换。满捧金彝。祝寿如同海岳齐。

西湖

广学开书院,崇儒引席珍。集贤招衮职,论道命台臣。礼乐沿今古,文章革旧新。献酬尊俎列,宾主位班陈。节变云初夏,时移气尚春。所希光史册,千载仰兹晨。

西湖

清光溢。影转画檐凉入。风露一天星斗湿。无云天更碧。满引送君何惜。记取吾曹今夕。目断秋江君到日。潮来风正急。

西湖

障羞半面依篁竹,随意淡妆窥野塘。飘泊风尘少滋味,一枝犹傍故人香。

西湖

青春思楚地,闲步出秦城。满眼是岐路,何年见弟兄。烟霞装媚景,霄汉指前程。尽日徘徊处,归鸿过玉京。

西湖

丝蕊垂垂,嫣然一笑新妆就。锦亭前后。燕子来时候。谁恨无香,试把花枝嗅。风微透。细熏锦袖。不止嘉州有。

西湖

采石江头月正弦,捉月台边酒满船。扰扰利名蚁慕羶,如公岂但酒独贤。平生醉里诗三千,卷起长江作长笺。悲哉人世隔天渊,一日乘风反自然。死生在我我则天,欲死得死岂其冤。欲罢长风大放颠,苍茫何处可拍骑鲸肩。

西湖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