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正献与欧公书简帖赞

厚德如祁公,黄钟大镛,和乐且雍。
尊贤如六一,朱弦疏越,三汉庙瑟。
道比志叶,不胶而漆。
雇中外之虽异,犹同堂而合席。
思遗迹而不可见,幸二贤为时出。
所以前乎此则致太平明效,后乎此则赞受遗之定册。
既以广元气之运,亦以寿斯文之脉。
然则湍濑无纵鳞,风枝无宁翼。
涵养成就,见此辅弼,故后世尤得以归功庆历也。

作品评述

《杜正献与欧公书简帖赞》是宋代岳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对杜正献与欧公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们高尚德行和令人愉悦的音乐的赞赏。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杜正献与欧公书简帖赞

厚德如祁公,
黄钟大镛,和乐且雍。
尊贤如六一,
朱弦疏越,三汉庙瑟。
道比志叶,不胶而漆。
雇中外之虽异,犹同堂而合席。
思遗迹而不可见,幸二贤为时出。
所以前乎此则致太平明效,
后乎此则赞受遗之定册。
既以广元气之运,亦以寿斯文之脉。
然则湍濑无纵鳞,风枝无宁翼。
涵养成就,见此辅弼,
故后世尤得以归功庆历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杜正献和欧公为主题,他们的德行和音乐才华使人钦佩。诗中以祁公厚德的比喻,表达了杜正献的高尚品德。黄钟大镛的音乐声音庄重且宏亮,和乐且雍,使人心旷神怡。六一是古代音乐中的一种乐器,诗中用来比喻对贤人的尊敬。朱弦疏越和三汉庙瑟是指欧公的音乐才华,显示了他在音乐演奏方面的卓越技艺。

诗中提到道与志的比较,表明杜正献和欧公的志向高远,追求道德和精神境界。他们的交往超越了国界和地域的差异,如同同堂共席。诗人思念他们的足迹,虽然无法亲见,但幸运的是这两位贤人在当时出现,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这首诗表达了杜正献和欧公在推动社会和谐、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他们的贡献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和平繁荣,也使后人能够享受到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他们的功绩不仅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广阔气运上,也彰显在传承文化的重要脉络中。

然而,诗中也提到了一些问题。湍濑无纵鳞和风枝无宁翼的描写暗示了世间纷繁之事,以及在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然而,正是有了杜正献和欧公这样的人物,他们的辅佐和贡献,使得后世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庆祝历史。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杜正献和欧公的敬意和赞美。通过对其德行和杜正献与欧公书简帖赞

厚德如祁公,
黄钟大镛,和乐且雍。
尊贤如六一,
朱弦疏越,三汉庙瑟。
道比志叶,不胶而漆。
雇中外之虽异,犹同堂而合席。
思遗迹而不可见,幸二贤为时出。
所以前乎此则致太平明效,
后乎此则赞受遗之定册。
既以广元气之运,亦以寿斯文之脉。
然则湍濑无纵鳞,风枝无宁翼。
涵养成就,见此辅弼,
故后世尤得以归功庆历也。

诗词《杜正献与欧公书简帖赞》是宋代岳珂创作的作品。这首诗通过赞美杜正献和欧公,表达了对他们高尚德行和音乐才华的赞赏。

诗中描述了杜正献和欧公的德行和音乐的卓越之处。诗人以祁公的德行来比喻杜正献的厚德,黄钟大镛的声音来形容欧公的音乐,表达了他们的和乐与庄重。对贤人的尊敬如同对六一乐器的崇敬,朱弦疏越和三汉庙瑟则是形容欧公在音乐演奏方面的才华出众。

诗人通过道与志的比较,表达了杜正献和欧公的志向高远,追求道德和精神境界。他们的交往超越了国界和地域的差异,宛如同堂共席。诗人思念他们的足迹,虽然无法亲眼见到,但庆幸的是这两位贤人在当时出现,成为时代的楷模。

这首诗表达了杜正献和欧公在推动社会和谐、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他们的贡献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和平繁荣,也使后人能够享受到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他们的功绩不仅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广阔气运上,也彰显在传承文化的重要脉络中。

然而,诗中也提到了一些问题。湍濑无纵鳞和风枝无宁翼的描写暗示了世间纷繁之事,以及在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然而,正是有了杜正献和欧公这样的人物,他们的辅佐和贡献,使得后世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庆祝历史。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杜正献和欧公的敬意和赞美。通过对他们德行和音乐才华的赞美,诗人向读者展示了这两位贤人的卓越之处,以及他们对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贡献。

作者介绍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独自行藏莫倚栏,市廛野色不相干。是中门户也罗雀,何处身心更梦棺。锦水背人朝暮去,雪山随我久长寒。一生著作惊磨灭,欲借君家铁砚看。

秋容洗雨雁浮空,牛斗之南江以东。是处皆为群玉府,谁家不似水晶宫。君侯总是文章伯,文物差宜锦绣胸。缓马倚楼随所适,高情长在醉吟中。

风流青帝欲回春,先遣玉妃清路尘。过眼被渠偷笔写,虽忙犹得九分真。

窗纸暾红枕上知,破寒初听一声鸡。虽无风雨潇潇度,也胜邻家晓不啼。

乱后生涯似转蓬,何堪送客值秋风。含悽试看东归路,只见青山绕汉中。

等闲过了一年春,雨后风光夏景新。试把樱桃荐杯酒,欲将芍药赠何人。

一声远笛数声砧,月满江城夜正深。坐据胡床爱凉思,空阶移尽桂花阴。

泉上秦伯坟,下埋三良士。三良百夫特,岂为无益死。当年不幸见迫胁,诗人尚记临穴惴。岂如田横海中客,中原皆汉无报所。秦国吞西周,康公穆公子。尽力事康公,穆公不为负。岂必杀身従之游,夫子乃以侯嬴所为疑三子。王泽既未竭,君子不为诡。三良狥秦穆,要自不得已。

张公多逸兴,共泛沔城隅。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风流若未减,名与此山俱。

景迫桑榆欢意少,相依药碗与茶杯。忽闻有客载醪过,谁道无人裹饭来。家在恍惊如鹤化,岁丰未可罪龙乖。闲吟不与君争巧,自作村田乐散怀。

维此十月,岁聿云暮。惟月之良,是谓盈数。阴极于坎,阳比于子。阴阳消长,否泰攸寓。亶生哲人,盛世基柱。文章机略,册府武库。承明厌居,雄藩外护。吏畏民爱,颂声载路。维此十月,稼穑孔实。黍稷稻梁,糜芑秠秬。取陈食农,遗秉伊妇。室家胥庆,小大餍饫。我公之德,穑宝是

寥寥兹夏晚,秋韵已萧然。风雨疏篱外,诗书曲几前。道心勤自厉,愁绪每相牵。秦树连烽火,吴鞋落海瓀。不能先到县,岂待晚归田。丹剂谁能遘,金炉试得烟。去天真一百,奏牍旧三千。藁草纷盈架,谁今宿瘤研。

谁把霜林染得红,更栽绿竹与长松。家家白酒连宵醉,处处新禾彻夜舂。半落园林悬橘柚,低咽门巷映芙蓉。沙鸥性在终难狎,祇解沙头印脚踪。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

经时不出此同临,小径新摧草旧侵。欲傍江山看日落,不堪花鸟已春深。来牛去马中年眼,朗月清风万里心。故著连峰当极目,回看幽径遶双林。

梦中也学云峰路,未老来游蒲涧山。无数老僧闲道士,笑人骑马出松关。

开藩甫及四十日,籍甚治声过所闻。吏畏神明简朱墨,民怀清净乐耕耘。

西风吹淡白,窗户含凄清。炎凉一朝变,徂暑逝不停。山堂晓潇洒,病叟巾褐轻。平时干云树,芳叶亦复零。

八十一年往事,四千里外无家。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止因贪此恋荣华。便有如今事也。

皇舆向洛城,时雨应天行。丽日登岩送,阴云出野迎。濯枝林杏发,润叶渚蒲生。丝入纶言喜,花依锦字明。微臣忝东观,载笔伫西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