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正献与欧公书简帖赞

厚德如祁公,黄钟大镛,和乐且雍。
尊贤如六一,朱弦疏越,三汉庙瑟。
道比志叶,不胶而漆。
雇中外之虽异,犹同堂而合席。
思遗迹而不可见,幸二贤为时出。
所以前乎此则致太平明效,后乎此则赞受遗之定册。
既以广元气之运,亦以寿斯文之脉。
然则湍濑无纵鳞,风枝无宁翼。
涵养成就,见此辅弼,故后世尤得以归功庆历也。

作品评述

《杜正献与欧公书简帖赞》是宋代岳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对杜正献与欧公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们高尚德行和令人愉悦的音乐的赞赏。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杜正献与欧公书简帖赞

厚德如祁公,
黄钟大镛,和乐且雍。
尊贤如六一,
朱弦疏越,三汉庙瑟。
道比志叶,不胶而漆。
雇中外之虽异,犹同堂而合席。
思遗迹而不可见,幸二贤为时出。
所以前乎此则致太平明效,
后乎此则赞受遗之定册。
既以广元气之运,亦以寿斯文之脉。
然则湍濑无纵鳞,风枝无宁翼。
涵养成就,见此辅弼,
故后世尤得以归功庆历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杜正献和欧公为主题,他们的德行和音乐才华使人钦佩。诗中以祁公厚德的比喻,表达了杜正献的高尚品德。黄钟大镛的音乐声音庄重且宏亮,和乐且雍,使人心旷神怡。六一是古代音乐中的一种乐器,诗中用来比喻对贤人的尊敬。朱弦疏越和三汉庙瑟是指欧公的音乐才华,显示了他在音乐演奏方面的卓越技艺。

诗中提到道与志的比较,表明杜正献和欧公的志向高远,追求道德和精神境界。他们的交往超越了国界和地域的差异,如同同堂共席。诗人思念他们的足迹,虽然无法亲见,但幸运的是这两位贤人在当时出现,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这首诗表达了杜正献和欧公在推动社会和谐、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他们的贡献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和平繁荣,也使后人能够享受到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他们的功绩不仅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广阔气运上,也彰显在传承文化的重要脉络中。

然而,诗中也提到了一些问题。湍濑无纵鳞和风枝无宁翼的描写暗示了世间纷繁之事,以及在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然而,正是有了杜正献和欧公这样的人物,他们的辅佐和贡献,使得后世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庆祝历史。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杜正献和欧公的敬意和赞美。通过对其德行和杜正献与欧公书简帖赞

厚德如祁公,
黄钟大镛,和乐且雍。
尊贤如六一,
朱弦疏越,三汉庙瑟。
道比志叶,不胶而漆。
雇中外之虽异,犹同堂而合席。
思遗迹而不可见,幸二贤为时出。
所以前乎此则致太平明效,
后乎此则赞受遗之定册。
既以广元气之运,亦以寿斯文之脉。
然则湍濑无纵鳞,风枝无宁翼。
涵养成就,见此辅弼,
故后世尤得以归功庆历也。

诗词《杜正献与欧公书简帖赞》是宋代岳珂创作的作品。这首诗通过赞美杜正献和欧公,表达了对他们高尚德行和音乐才华的赞赏。

诗中描述了杜正献和欧公的德行和音乐的卓越之处。诗人以祁公的德行来比喻杜正献的厚德,黄钟大镛的声音来形容欧公的音乐,表达了他们的和乐与庄重。对贤人的尊敬如同对六一乐器的崇敬,朱弦疏越和三汉庙瑟则是形容欧公在音乐演奏方面的才华出众。

诗人通过道与志的比较,表达了杜正献和欧公的志向高远,追求道德和精神境界。他们的交往超越了国界和地域的差异,宛如同堂共席。诗人思念他们的足迹,虽然无法亲眼见到,但庆幸的是这两位贤人在当时出现,成为时代的楷模。

这首诗表达了杜正献和欧公在推动社会和谐、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他们的贡献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和平繁荣,也使后人能够享受到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他们的功绩不仅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广阔气运上,也彰显在传承文化的重要脉络中。

然而,诗中也提到了一些问题。湍濑无纵鳞和风枝无宁翼的描写暗示了世间纷繁之事,以及在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然而,正是有了杜正献和欧公这样的人物,他们的辅佐和贡献,使得后世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庆祝历史。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杜正献和欧公的敬意和赞美。通过对他们德行和音乐才华的赞美,诗人向读者展示了这两位贤人的卓越之处,以及他们对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贡献。

作者介绍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天将瑞雪洒乾坤,世界浑疑色布银。人说丰年犹细事,边庭先喜荡烟尘。

道士元周其姓胡,朝来遗我仙岩图。一堆盘石东西向,凿破混沌中心虚。欲知地面深且广,架屋百楹端有余。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炉。席帽近南犹仰视,云盖一峰蟠北隅。前岩后岩为表裹,直过可以肩篮舆。吴许遗留试剑石,葛艾弃置烧丹炉。当时俗眼固不识,一旦脱屣朝清都。

位列仙官籍,名随海贾船。前旌冲瘴雨,栱木兆新阡。玉骨埋黄土,金声丽藻编。两行怀旧泪,洒向菊花天。

正中来,月夜长鲲蜕甲开。大背摩天振云羽,翔游鸟道类难该。

几载鸡窗求道,费他兔楮铅丹。经书子史尽蹄筌。鹿走徒嗟秦汉。百代兴亡瞬息,徒留纸上陈言。谁知太始道常存。乌兔仙家修炼。

落叶窗前已作堆,地炉微火拨残灰。梦中无祟败蔬圃,饭後有歌夸芋魁。袅袅清笳催日晚,萧萧新雁带寒来。更宽十日可闲出,会挈一壶寻早梅。

守郡艰危日,还家老病时。僮奴惊逝谢,宾客听分离。耨草泥沾手,煎茶火燎髭。固穷终不怨,百链出新诗。

茶如鹰爪拳,汤作蟹眼煎。时邀草玄客,晴明坐南轩。笑谈非世故,独立万物先。春风引车马,隐隐何阗阗。高盖相摩戛,骑奴争道喧。吾人抚荣观,燕处自超然。城中百年木,有鹊巢其颠。鳲鸠来相宅,日暮更谋迁。

人心污物本来灵,动静那分晦与明。昼接事为思有主,夜思无主梦因成。

新醅引睡睡味浓,有如猩唇荐驼峰。屏深毡暖衾裯重,鼻端雷起骜儿童。床头兰缸缀玉虫,双瓶汤熟炉正红。梦回起坐夜未中,凭几困睫犹瞢瞢。霜风凋尽玉井桐,月落翠雾凄房栊。一杯甖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颓垣荒蔓几经霜,今喜崇成背郭堂。雅欲援琴追宓子,时从退食咏羔羊。溪流碧绕如平篆,山木阴连不断行。只恐诏公台省去,空教南国爱甘棠。

长江浩渺山明秀。宛转西风惊客袖。相逢才系柳边舟,相别又倾花下酒。怪得新来诗骨瘦。都在秋娘相识后。一天明月照相思,芦汀洲霜满首。

空涧寒探月,高齐客聚星。霜分破窗白,山献隔帘青。窥水知僧定,占云识地灵。时时惊鹤梦,木叶下危亭。

君有非常罪,幸此非常赦。收身黑水西,重人白莲社。

于显神宗,德洽区中。祥金烁冶,范兹睟容。殊庭肴琮,任物致恭。明威有赫,降福来同。

少时豪气恨沈沦,缪意诗书可庇民。长笑壮年无一事,微吟只有故人亲。

新松□绿草,古柏翳黄沙。珮珂客惊鸟,绮罗人间花。蹙尘南北马,碾石去来车。川晚悲风动,坟前碎纸斜。

君得嘉鱼置宾席,乐如南有嘉鱼时。劲气森爽竹竿竦,妍文焕烂芙蓉披。载笔在幕名已重,补衮于朝官尚卑。一缄疏入掩谷永,三都赋成排左思。自言拜辞主人后,离心荡飏风前旗。东南门馆别经岁,春眼怅望秋心悲。昨日嘉鱼来访我,方驾同出何所之。乐游原头春尚早,百舌新语声椑椑。

潇洒云中鹤,容与水边鸥。缑山仙客,飘然曾约此中留。更有骑鲸公子,相与翱翔八极,凛凛气横秋。明月楼头宴,樽俎好诗流。思往事,增逸兴,唤仙舟。谁能拘束,尘埃堆里蹙昏眸。拟附星槎直上,十二玉京绛阙,高处且嬉游。回首视人世,天地一沙洲。

囊中书是居山写,海畔家贫乞食还。吾子莫愁登第晚,古人惟爱贱游闲。舟行散适江亭上,郡宴歌吟蜡烛间。从此乐章休叙战,汉兵无阵亦无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