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正献与欧公书简帖赞

厚德如祁公,黄钟大镛,和乐且雍。
尊贤如六一,朱弦疏越,三汉庙瑟。
道比志叶,不胶而漆。
雇中外之虽异,犹同堂而合席。
思遗迹而不可见,幸二贤为时出。
所以前乎此则致太平明效,后乎此则赞受遗之定册。
既以广元气之运,亦以寿斯文之脉。
然则湍濑无纵鳞,风枝无宁翼。
涵养成就,见此辅弼,故后世尤得以归功庆历也。

作品评述

《杜正献与欧公书简帖赞》是宋代岳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对杜正献与欧公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们高尚德行和令人愉悦的音乐的赞赏。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杜正献与欧公书简帖赞

厚德如祁公,
黄钟大镛,和乐且雍。
尊贤如六一,
朱弦疏越,三汉庙瑟。
道比志叶,不胶而漆。
雇中外之虽异,犹同堂而合席。
思遗迹而不可见,幸二贤为时出。
所以前乎此则致太平明效,
后乎此则赞受遗之定册。
既以广元气之运,亦以寿斯文之脉。
然则湍濑无纵鳞,风枝无宁翼。
涵养成就,见此辅弼,
故后世尤得以归功庆历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杜正献和欧公为主题,他们的德行和音乐才华使人钦佩。诗中以祁公厚德的比喻,表达了杜正献的高尚品德。黄钟大镛的音乐声音庄重且宏亮,和乐且雍,使人心旷神怡。六一是古代音乐中的一种乐器,诗中用来比喻对贤人的尊敬。朱弦疏越和三汉庙瑟是指欧公的音乐才华,显示了他在音乐演奏方面的卓越技艺。

诗中提到道与志的比较,表明杜正献和欧公的志向高远,追求道德和精神境界。他们的交往超越了国界和地域的差异,如同同堂共席。诗人思念他们的足迹,虽然无法亲见,但幸运的是这两位贤人在当时出现,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这首诗表达了杜正献和欧公在推动社会和谐、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他们的贡献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和平繁荣,也使后人能够享受到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他们的功绩不仅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广阔气运上,也彰显在传承文化的重要脉络中。

然而,诗中也提到了一些问题。湍濑无纵鳞和风枝无宁翼的描写暗示了世间纷繁之事,以及在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然而,正是有了杜正献和欧公这样的人物,他们的辅佐和贡献,使得后世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庆祝历史。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杜正献和欧公的敬意和赞美。通过对其德行和杜正献与欧公书简帖赞

厚德如祁公,
黄钟大镛,和乐且雍。
尊贤如六一,
朱弦疏越,三汉庙瑟。
道比志叶,不胶而漆。
雇中外之虽异,犹同堂而合席。
思遗迹而不可见,幸二贤为时出。
所以前乎此则致太平明效,
后乎此则赞受遗之定册。
既以广元气之运,亦以寿斯文之脉。
然则湍濑无纵鳞,风枝无宁翼。
涵养成就,见此辅弼,
故后世尤得以归功庆历也。

诗词《杜正献与欧公书简帖赞》是宋代岳珂创作的作品。这首诗通过赞美杜正献和欧公,表达了对他们高尚德行和音乐才华的赞赏。

诗中描述了杜正献和欧公的德行和音乐的卓越之处。诗人以祁公的德行来比喻杜正献的厚德,黄钟大镛的声音来形容欧公的音乐,表达了他们的和乐与庄重。对贤人的尊敬如同对六一乐器的崇敬,朱弦疏越和三汉庙瑟则是形容欧公在音乐演奏方面的才华出众。

诗人通过道与志的比较,表达了杜正献和欧公的志向高远,追求道德和精神境界。他们的交往超越了国界和地域的差异,宛如同堂共席。诗人思念他们的足迹,虽然无法亲眼见到,但庆幸的是这两位贤人在当时出现,成为时代的楷模。

这首诗表达了杜正献和欧公在推动社会和谐、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他们的贡献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和平繁荣,也使后人能够享受到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他们的功绩不仅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广阔气运上,也彰显在传承文化的重要脉络中。

然而,诗中也提到了一些问题。湍濑无纵鳞和风枝无宁翼的描写暗示了世间纷繁之事,以及在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然而,正是有了杜正献和欧公这样的人物,他们的辅佐和贡献,使得后世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庆祝历史。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杜正献和欧公的敬意和赞美。通过对他们德行和音乐才华的赞美,诗人向读者展示了这两位贤人的卓越之处,以及他们对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贡献。

作者介绍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虽出自貂蝉,清贫雪满颠。若无愧简后,一似布衣然。读久遗编绝,藏深拱璧全。悲乎如此士,不贵又无年。

三州鼓浪维淮浦,千社分封接帝畿。

杰宇翚联接孔墙,盛朝人物仰堂堂。凭熊曾识棠阴芾,睎骥何堪秕政扬。配祀有人存折槛,奉祠无路愧题梁。平山遗像犹多阙,幸趁春风荐羽觞。

听得荒鸡第一鸣,吹灯发火饭初成。衣囊减尽浑无裌,又是萧萧带雨行。

影殿临丹壑,香台隐翠霞。巢飞衔象鸟,砌蹋雨空花。宝铎摇初霁,金池映晚沙。莫愁归路远,门外有三车。

时危安乐是神仙,默有扶持岂偶然。林下且须坚晚节,尊前未用说明年。穷通莫计惟期寿,兴废难言赖有天。恨杀飘蓬白头第,十年风雨别州眠。

三茔相望一牛鸣,来扫新松百感生。季札旋封丘哭墓,晋人谬谓圣忘情。

观里多时道士憎,只知贪酒百无能。黄昏钟了无人迹,借得邻房一盏灯。

惆怅人间万事违,两人同去一人归。生憎平望亭前水,忍照鸳鸯相背飞。

暮云千万重,寒梦家乡远。愁见越溪娘,镜里梅花面。醉情啼枕冰,往事分钗燕。三月灞陵桥,心翦东风乱。

长安高阙此安刘,祔葬累累尽列侯。丰上旧居无故里,沛中原庙对荒丘。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坏。千载腐儒骑瘦马,渭城斜月重回头。

刘生颇少秀,为学识根柢。丘轲有堂奥,试脚到阶砌。杨墨恣荒榛,挥手欲芟薙。携文访谪居,趣向非权势。对挹雏凤下,交言孤鹤唳。在璞认良玉,行当为国器。彼茁见灵芽,伫可供王祭。岂止随众人,区区一枝桂。宜哉孙汉公,妻之以女弟。吾家兄之子,笄年未伉俪。恨不早相逢,取子

枝分清浅流,纵横贯城市。还如恩在人,润泽无终既。

杨枝巧作腰支弱,不分小桃红入萼。风光向人但妩媚,客子那知行路恶。短篷荡漾晴波裹,取次茶深酒薄薄。所思故人殊未来,悲风为我生绝壑。尘沙隔年不相见,结邻空记他时约。相看一字不寄将,剩有新知岂云乐。眼前俗士败意耳,忆君岁岁空牢落。炯炯眉目端可思,月照西廓暮云廓。

桃花落地雨漫漫,子乃担簦过万山。临别有些无尽意,篇诗送子到崇字。

冀马日驰突,无地制奔放。来争天东南,束手莫与抗。我航指四百,去之迷所向。十里望云屋,远意属昆阆。尺五跬步天,丈六欢喜相。更参船子师,稽首问无恙。平生客江湖,半世狎烟浪。渔监选常登,钓尹职不旷。此手误遮日,久矣翳尘妄。愿师赐金篦,试与开眼障。

水竹之居。吾爱吾庐。石粼粼、乱砌阶除。轩窗随意,小巧规模。却也清幽,也潇洒,也安舒。懒散无拘。此等如何。倚阑干、临水观鱼。风花雪月,赢得工夫。好炷些香,图些画,读些书。首,注引笔记,不知是何笔记。前两首又见沈雄古今词话卷下。据元彭致中鸣鹤余音卷六,载前两首

促膝寒窗淡话时,告休说是与论非。须知世路风波恶,百匝各重设祸机。

墙东凉月频留夜,渡口垂杨几惜春。

损屋一间儿。好与支持。休教风雨等闲欺。觅个带修安稳路,休遣人知。须是着便宜。运转临时。袄知险里却防危。透得玄关归去路,方步云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