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边事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汉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作品评述

书边事翻译及注释

翻译
清秋的边地号角划断宁静,征人悠闲地倚着哨楼远望。
阵阵和风吹拂着昭君坟墓,边城梁州普照着和煦阳光。
浩瀚沙漠看不见军兵阻扰,边疆塞外也常有客人游赏。
蕃人的情意好像这条流水,愿永久归附中原流向南方。

注释
⑴调角:犹吹角。断:占尽。
⑵戍楼:防守的城楼。
⑶春风:指和煦凉爽的秋风。青冢:指西汉王昭君的坟墓。
⑷白日:灿烂的阳光。梁州:当时指凉州,在今甘肃境内。
⑸大漠:一作“大汉”。
⑹穷边:绝远的边地。
⑺蕃:指吐蕃。情:心情。似:一作“如”。

书边事赏析

  诗篇一展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边塞军旅生活的安宁图景。首句“调角断清秋”,“调角”即吹角,角是古代军中乐器,相当于军号;“断”是尽或占尽的意思。这一句极写在清秋季节,万里长空,角声回荡,悦耳动听。而一个“断”字,则将角声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出来;“调角”与“清秋”,其韵味和色调恰到好处地融而为一,构成一个声色并茂的清幽意境。这一句似先从高阔的空间落笔,勾勒出一个深广的背景,渲染出一种宜人的气氛。次句展现“征人”与“戍楼”所组成的画面:那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像是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和欣赏那迷人的秋色。不用“守”字,而用“倚”字,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主旨。

  颔联“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春风”,并非实指,而是虚写。“青冢”,是汉朝王昭君的坟墓。这使人由王昭君和亲的事迹联想到目下边关的安宁,体会到民族团结正是人们长期的夙愿,而王昭君的形象也会像她墓上的青草在春风中摇荡一样,长青永垂。“梁州”,当指“凉州”。唐梁州为今陕西南郑一带,非边地,而曲名《凉州》也有作《梁州》的,故云。凉州,地处今甘肃省内,曾一度被吐蕃所占。王昭君的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与凉州地带一东一西遥遥相对。傍晚时分,当视线从王昭君的墓地又移到凉州时,夕阳西下,余辉一片,正是一派日丽平和的景象。令人想见,即使在那更为遥远广阔的凉州地带,也是十分安定的。

  颈联“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大漠”和“穷边”,极言边塞地区的广漠;而“无兵阻”和“有客游”,在“无”和“有”、“兵”和“客”的对比中,写明边关地区,因无蕃兵阻挠,所以才有游客到来。这两句对于前面的景物描写起到了点化作用。

  末联两句“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运用生动的比喻,十分自然地抒写出了作者的心愿,使诗的意境更深化一步。“此水”不确指,也可能指黄河。诗人望着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绪联翩。他想:蕃情能像这大河一样,长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该多好啊!这表现出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愿望。

  全诗抒写诗人于边关的所闻、所见、所望、所感,意境高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有抑扬顿挫,运笔如高山流水,奔腾直下,而又回旋跌宕,读来回肠荡气,韵味无穷。

书边事创作背景

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被吐蕃所占。公元851年(宣宗大中五年)沙州民众起义首领张议潮,在出兵收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十州后,派遣其兄张议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图入朝,宣宗因以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公元857年(大中十一年),吐蕃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才又出现了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此诗的写作背景大约是在上述情况之后。

作者介绍

(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诗清雅巧思,风格也似贾岛。

诗词推荐

草草三间旧揭名,中藏一片爱君诚。骚人赋尽群芳卉,得似梅边读易清。

边塞

佛庐尘不到,客枕梦频惊。淅淅山风响,纤纤隙月明。烟云春渐暖,钟磬晓逾清。踪迹奔驰里,飘浮愧此生。

边塞

高柳蝉嘶,采菱歌断秋风起。晚云如髻。湖上山横翠。帘卷西楼,过雨凉生袂。天如水。画楼十二。有个人同倚。

边塞

太尉岷洮破敌回,腰垂金带入关来。殿前献寿天颜喜,花覆千官拱御杯。

边塞

石路多盘折,秋阳向郁蒸。矮墙低贴水,老树倒悬藤。白发腰镰叟,缁衣顶笠僧。村醪何处问,更入乱云层。

边塞

同占溪名邑,还从佛借居。懒便书眼暗,静爱酒杯疏。山路闲供课,僧房步当军。地炉贪软火,未得赋归欤。

边塞

水从云表济祠来,春冻初消旧堰开。岸侧浅黄先映柳,石边新绿便成苔。就深整顿吴歈桨,因曲安排洛禊杯。莫道使君无野兴,把竿常到月中回。

边塞

江亭闲望处,远近见秦源。古寺迟春景,新花发杏园。萼中轻蕊密,枝上素姿繁。拂雨云初起,含风雪欲翻。容辉明十地,香气遍千门。愿莫随桃李,芳菲不为言。

边塞

天教微雨净纤埃,重我登临一度来。山姓尚随轩帝号,诗龛谁继谪仙才。云扶缝节中天起,地拔青莲四面开。鳌禁半生真浪迹,不知乡国是蓬莱。

边塞

玳瑁床头刺战袍,碧纱窗外叶骚骚。若为教作辽西梦,月冷如丁风似刀。

边塞

愚士繁俗如囚奴,至人遗形与化俱。纷纭觉梦不可辨,蘧蘧栩栩知谁欤?百年如泡亦如电,刚欲铸铁充门枢。列仙之臞堕山泽,一席三椽良有余。平生嶔巇百战勇,顿挫久已归夷途。光芒无用入诗句,青天白日轰雷车。松煤茧纸妙挥扫,芸香锦囊深贮储。紫露双瓶春夜醉,黄云一棱秋田租。

边塞

梅黄积雨思无欢,麦浪摇晴喜给观。闻道源中添一脉,莫交轻触水精盘。

边塞

讣落乡山各泪倾,世间难泯是贤名。一生官正为州掾,到死人称似砥平。夜烛已残宾馆寂,晓梅空点墨池清。祗应养得丹砂熟,却向金华洞里行。

边塞

时序飞腾不贷人,相从还此赋迎春。只言世态有凉燠,须信吾曹无故新。长句能同李白好,为儒未许贾山醇。两郎玉立仍难弟,谁道先生解久贫。

边塞

火轮穷旷劫,初度起秋毫。一寸心能照,三千界莫逃。许吾无乃过,竟此未相遭。使有相遭处,天其损我高。

边塞

驻马林塘,还寻旧迹,雨收秋晚。残蕉映牖,强把碧心偷展。记相逢、画堂宴开,乱花影入帘初卷。正小池涨绿,丝纶曾试,事随鸿远。凄断。情何限。料素扇尘深,怨娥碧浅。清宫丽羽,漫有苔笺题满。问低墙、双柳尚存,几时艳烛亲共剪。但凝眸,数点遥峰,春色青如染。

边塞

险道人幽邃,深溪转岑寂。苍烟郁孤岩,秀石围断壁。古藓甃碧润,寒泉洒清滴。谁能厌尘襟,兹可供洗涤。

边塞

麦叶蛏肥客可餐,楝花鲚熟子盈盘。家家芃磨声初发,四月江村有薄寒。

边塞

庾信终南眼忽开,横岑万仞接天台。纵横笔阵知强弱,留与游仙客咏梅。

边塞

秦岩昧旧闻,胜会非复常。异哉五里秘,发此一日狂。篝灯破大阴,拄杖入仙乡。散途杨梅实,承磴菡萏房。石液白瑶堕,泉气青霓翔。度危心欲动,逢衍兴未央。眩人黝谷深,覆我翠极长。降登穷田垅,开阖到鞠场。龙遮侧岸路,猫护高廪藏。力士倒履空,应真俨成行。碾缺神所吝,帐空

边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