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梓州城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

作品评述

诗词:《九日登梓州城》
作者:杜甫(唐代)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

中文译文:
客人的心情在傍晚序中惊动,客人的归鸿降落在襄州。
一同赏析重阳节,诉说着寻找嬉戏马儿的游玩。
湖上秋风拂过戍楼旁的柳树,江边细雨笼罩着山楼。
暂且品饮东篱边的菊花酒,暂时消除我在南国的愁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杜甫创作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时游览梓州城的心情。诗中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景色,抒发了对逝去时光和离散情感的思索。

首句“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揭示了诗人的客情和离愁。客人的心情在傍晚序中被惊动,宾鸿归巢降临襄州,暗示了诗人对离散的思念之情。

接着,“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一同赏析重阳节景,轻松地寻找着嬉戏的马儿,传达了欢聚的愉悦氛围。

“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这两句描绘了秋日的景色。湖风拂过戍楼旁的柳树,揭示出秋日的宁静和美好。江边细雨笼罩着山楼,增添了一丝阴郁的氛围,同时也勾勒出江南水乡的特色。

最后两句“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以“且”字开头,暗示临时停下,品味东篱旁的菊花酒,用酒浓淡抒发情感,寓意暂时消除内心的愁苦,为生活的繁杂带来一丝宁静和释放。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清新的描写,将诗人在重阳节游览梓州城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诗意深远,让人沉醉在秋日的景色和情感之中。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索米强知当世策,种芝欲访隐人书。未应只有邻邦约,投老相看事事如。

新凉物物有精神,静倚书窗听雨声。忽忆子綦元未解,强分天籁太粗生。

长河波浪渺无津,匹马西风日易曛。客舍况逢三日雨,故人犹隔数重云。山容惨淡当窗见,鸟语啁啾近水闻。信有路难行未得,旅愁乡思益纷纷。

横出一枝谁与并,整青葱佩立多时。窗明几净好风日,移向此中渠不知。

妙中玄。汞和铅。进火功夫鼎沸煎。灵砂颗颗圆。内功全。外登仙。神水渊流逆上天。轻乘一叶莲。

南国风流是故乡。红监落子不因霜。于中小底最珍藏。荐酒荐茶些子涩,透心透顶十分香。可人回味越思量。

漫浪功名付直钩,谁能鏖战学焚舟。随人不但羹鱼美,解道江{谣言换虫}似鹿头。

针来大笋束仍攒,作麽开时色两般。荀令金炉炷沉水,昭容紫袖衬中禅。同花异叶株株异,一种栾枝节节栾。雪里寒香得三友,溪边梅与畹边兰。

妙墨真连草,清辞角应商。襟期容汗漫,兴致入苍茫。派自王摩诘,才分马子长。宦途休叹滞,眉宇见新黄。

绛衣仙子过中元,别叶空枝去不还。应是天人知忆念,再生朱实慰衰颜。

汉皇傲物终难屈,太子卑辞方肯出。难老犹能成大功,至今高义如星日。

夜行无月时,古路多荒榛。山鬼遥把火,自照不照人。

生平矻矻短檠窗,晚节灰心殢酒缸。百岁三分新过二,十行一目旧无双。又惊客枕听春雨,即合归舟上浙江。未必樊迟劣颜子,故应学稼胜为邦。

久卧长安春复秋,五侯长乐客长愁。绣帘朱毂逢花住,锦幨银珂触雨游。何处少年吹玉笛,谁家鹦鹉语红楼。年年只是看他贵,不及南山任白头。

惊风山半起,舟子忽停桡。岸荻吹先乱,滩声落更跳。听松今欲暮,过岛或明朝。若尽平生趣,东浮看石桥。

扁舟殊不系,浩荡路才分。范蠡湖中树,吴王苑外云。悲心人望月,独夜雁离群。明发还驱马,关城见日曛。

香歇。袂红黦。记立河桥花自折。隼旟绀幰城西阙。教妾惊鸿回雪。铜驼春梦空愁绝。云破碧江流月。

衣袖归时雨尽沾,卧闻凉叶响虚檐。鸟情幽寂将依树,苔意夤缘欲上帘。静里只应闲尚在,病来长与懒相兼。读书自笑成何事,细取虫鱼几字添。

晴天春意并无穷,过腊江楼日日风。琼树花香故人别,兰卮酒色去年同。闲吟铃阁巴歌里,回首神皋瑞气中。自愧朝衣犹在箧,归来应是白头翁。

万里同心别九重,定知涉历此相逢。谁人翻向群峰路,不得苍梧徇玉容。春鸟交交引思浓,岂期尘迹拜仙宫。鸾歌凤舞飘珠翠,疑是阳台一梦中。鸾舆昔日出蒲关,一去苍梧更不还。若是不留千古恨,湘江何事竹犹斑。愁闻黄鸟夜关关,沩汭春来有梦还。遗美代移刊勒绝,唯闻留得泪痕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