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黄庭坚的《元丰癸亥经行石潭寺见旧和栖蟾诗甚可笑因削柎灭藁别和一章》
拼音和注音
qiān lǐ zhuī bēn liǎng wō jiǎo , bǎi nián dé yì dà huái g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里:千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百年:1.指很多年或很长时期:~大业。~不遇。2.人的一生;终身:~好合(新婚颂词)。~之后(婉辞,指死亡)。3.字面释义:一百年
蜗角:蜗牛的触角。比喻微小之地。见'蜗角虚名'。
得意:(形)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之作|自鸣~|~忘形。[近]称心。[反]失意。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原诗
千里追奔两蜗角,百年得意大槐宫。
空馀祗夜数行墨,不见伽梨一臂风。
俗眼只如当日白,我颜非复向来红。
浮生不作游丝上,即在尘沙逐转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