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蕳杂歌

大麦半枯自浮沉,小麦刺水铺绿针。
山边老农望麦熟,出门见水放声哭。
去年涔涔七月雨,秋田不收一粒谷。
只今米价贵如玉,併日举家才食粥。
小儿索饭蕳前啼,大儿虽瘦把锄犁。
晴时和麦耕荒陇,正好下秧无稻种。

作品评述

《田蕳杂歌》是宋代张祁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麦半枯自浮沉,
小麦刺水铺绿针。
山边老农望麦熟,
出门见水放声哭。
去年涔涔七月雨,
秋田不收一粒谷。
只今米价贵如玉,
併日举家才食粥。
小儿索饭蕳前啼,
大儿虽瘦把锄犁。
晴时和麦耕荒陇,
正好下秧无稻种。

诗意:
《田蕳杂歌》描绘了一个农民在困苦的农田生活中所遭遇的艰辛和无奈。诗中描述了大麦和小麦的生长状况,以及农民们期盼庄稼成熟的心情。然而,去年七月的连绵雨水导致秋田无法收获一粒谷物。如今,大米价格昂贵,农民们只能举家过着吃粥为生的日子。诗中还描绘了小孩哭泣索要饭食,以及虽然大儿子瘦弱但仍努力耕种的情景。最后两句表达了农民们在晴天里辛勤劳作,但却没有稻种可种植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农民的生活困境,展现了他们在自然灾害和经济压力下的艰难生活。通过描述庄稼的生长状况、农民的辛劳和心情变化,诗人成功地把读者带入了田间地头,感受农民们的辛酸和无奈。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大麦与小麦的对比,凸显了农田的枯荣和生机的变化。同时,通过描绘农民们的期盼与失望,展示了他们对丰收的渴望和对不可抗力的无奈。

诗词的结构简洁明快,以及诗人运用生动的形象描写和朴实的语言,使得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农民的生活状态。这首诗词既是对农民的描写,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抨击,展现了农民的艰辛和社会的不公。

总的来说,《田蕳杂歌》通过真实而深刻的描写,让读者对农民的生活感到同情和思考,同时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自然灾害的关注,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诗词推荐

未见垂云沜,其如归兴何。路穷双足热,为我洗磐陀。

小立江风见蜀船,绣旗朱幔鼓声喧。问言何郡客新到,知是故人吾欲颠。芸里简书真昨梦,菊边卮酒是前缘。还家快与儿曹说,明日邻翁贷子钱。

名门有贞女,始结丝萝盟。嬿婉席未温,良人已远行。远行何时归,妾身不自轻。空帏守寂寞,誓以终此生。虽云受恩浅,耿耿怀至怀。

不觉昏眵过十旬,谒之先圣祷之神。室生虚白稀来客,驿致空青累故人。病尚研寻书外意,耄犹贪爱梦中身。从前计孛俱辞去,献岁明朝已发春。

顿首起情人。即日恭维问好音。接得彩笺词一首,堪惊。题起词名恨转生。展转意多情。寄与音书不志诚。不写伊川题尹字,无心。料想伊家不要人。

东风载兰桨,二月下横塘。芳草野湖碧,落花春店香。醉呼吴市酒,老作楚人狂。良会催迟暮,青楼尚理妆。

淮白须将淮水煮,江南水煮正相违。霜吹柳叶落都尽,鱼吃雪花方解肥。醉卧糟丘名不恶,下来盐豉味全非。饔人且莫供羊酪,更买银刀三尺围。

解控复收鞭,长津动细涟。空蹄沈绿玉,阔臆没连钱。沫漩桥声下,嘶盘柳影边。常闻禀龙性,固与白波便。

莫嗟骐骥老,不识云台仗。北骥天所脱,未易论得丧。

大禹祠前柳色新,骈阗车马斗行春。登临都道江山好,话到平成能几人。

粱苑吟新,高阳饮散,玉容寂寞妆楼。故人应念我,折赠水晶球。不须倩、东风说与,吹箫云路,解佩江流。似天涯、邂逅相逢,低问东州。为花更醉,细挼香、酒面酥浮。记桥月同看,帘风共笑,仙枕曾游。无奈乍晴还雨,江天暮、飞絮悠悠。莫先教偷取,春归满地清愁。

忆昨相逢是豫章,笑谈亲接齿牙香。如今但有心期在,不似当初脚力强。投老颇能安晚境,祝釐聊以报明王。简编未了平生债,冷淡犹能读老庄。

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瑶佩响参差。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窥园何物愠无端,疥手偷将玉雪团。不道主林神忌讳,鸟乌声乐并催残。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负固骄阳不忍回,执迷凉意误惊猜。倾盆雨势疑飞瀑,揭地风声帮迅雷。阶下决明添意气,庭前甘菊胜胚胎。可怜岁事今如此,麦垅蔬畦尚可培。

奏罢出师表,翻然辞庙堂。千艘空宝玉,万马下钱塘。□许命真主,欺孤欲假王。可能清海岱,宗社再昌唐。

柳丝曳绿,正豆雨初晴,水天朱夏。石榴绽也。看猩红万点,倚亭欹榭。锁闼深中,料想酒阑歌罢。日将下。是那处藕花,香胜沈麝。窗外风竹打。似破戛玉敲金,送声潇洒。共观古画。唤石鼎烹茶,细商幽话。宝鸭烟消,天外新蟾低桂。凉无价。又丁东、数声檐马。

独喜其先得我心之所同也。中夕不寐,卒而成章,写寄和仲,可为后日(原无后日二字,据丁藏旧钞本补)相见一笑。大德乙巳上元日神峰野客书世途艰阻,正堪悲、万里清秋摇落。况复乾坤还闭物,奚啻切床肤剥。消长盈虚,循环反覆,夜半惊孤鹤。东君着意,惠风先到岩壑。悦亲原有清

才晴便是看花时,记事君曾有四诗。及至花开风日好,不闻拄杖扣疎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