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叶

柿叶红如染,横陈几席间。
小题秋样句,客思满江山。

作品评述

《柿叶》是宋代女诗人叶茵的作品。这首诗以柿叶为主题,通过描绘柿叶的红色和它在几席之间的分布,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和对远方故乡的思念。

诗中描述了柿叶的红色如染,给人一种饱满鲜艳的视觉印象。柿叶横陈在几席之间,这种分布的方式暗示了秋天的丰收和收获,也可以理解为人生的岁月流转。柿叶的形象隐喻了作者内心丰富多彩的感情和思绪。

小题秋样句,这句诗意蕴含深远。秋天是诗人最喜欢的季节之一,因为秋天有着丰收和成熟的象征。"小题秋样句"表达了作者通过一小段的文字,展现了整个秋天的景象和意境。这句诗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谦逊和深沉的抒发。

最后两句"客思满江山"表达了作者身处他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身处客居他乡,却对故乡满怀思念之情,感慨万千。"江山"一词用来指代家乡的山川河流,代表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友乡里的思念。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秋天和故乡的情感,通过柿叶的形象描绘,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融合,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家乡的深情追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浓郁唐宋风格的佳作。

作者介绍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人间元无第一手,万事端如屈伸肘。但能看破即超然,何代商山无四叟?老民自视中何有,倾身经营一杯酒。此外管城差可人,相从且作明窗友。

小小渡船如缺瓜,船中少妇《竹枝歌》。歌声唱入箜篌调,不遣狂夫横渡河。

渭入秦宫古,褎分蜀道难。泉声春雨後,月色晓程寒。蚕浴桑芽短,禽啼杏萼丹。从来称召杜,民俗在君安。

陻废不知年,石栏苍藓涩。渴心空自烦,长绠曾谁汲。无复语沧波,坎蛙奚所及。

溪浅桥横趣自幽,坐来风色晚飕飕。寒泉有韵石间出,远水多情竹外流。地僻蛟龙时隐见,天晴鸂鶒乱沈浮。见闻总是吾家物,好景何须著意求。

和风动□。□□新年□入手。世事尘□。□□□情近酒□。水开湖□。□□笙歌波面起。相与排□。□□□胜特地□。

蕤宾布序逢良月,条达延祥记令辰。仰奉椒涂宣内治,永昭芳誉冠虞嫔。

殷荐乘春,太坛临曙。八簋盈和,六瑚登御。嘉稷匪歆,德馨斯饫。祝嘏无易,灵心有豫。

创得幽亭近岭梅,绿阴名好称仙才。四围山色檐头出,一带泉声竹里来。

风光如此最多情,山海关头山海明。西去长城一万里,南来大地几千程。田园无际丰生产,烽火高台忆战争。更喜翩翩小海燕,青云白浪任飞鸣。  

题遍南墙玉,与春相伴归。花明晴岸阔,帆转暮江肥。鹃老催红药,云香近紫微。樯竿两燕子,也带笑声飞。

宝玺来归万国春,海隅花鸟亦欣欣。皇恩更向将军厚,乞与人间自在身。

荏苒岁云暮,空山朝夕阴。可堪连日雨,并作晚秋霖。萧飒三川合,凄凉八月深。衰荷啼卧水,怨叶泣辞林。径滑蓬蒿长,庭荒苔藓侵。远声连促织,疏滴和清砧。灯暗残更梦,闺寒向晓衾。沾衣贫路客,啼苦失巢禽。天接岗峦近,云连草树深。川容千仗肃,溪力万艘沉。红湿梨垂颊,黄沾

纪形变灭困须臾,晚景尤惊岁易徂。满自交游多故物,伤心风雨对今吾。逝波昨日方追霅,覆篑今朝又过衢。旋打青梅新荐酒,且须耳热听歌呼。

冥搜成癖漫勤斯,缅想骚人正坐驰。点化今逢万金剂,神奇蒸出九华芝。三吴才隽应焚砚,万里风烟尽入诗。盍与元刘论伯仲,未容郊岛更矜持。

鸣泉出涧洁而莹,尽日锵锵解佩声。绝俗不须频洗耳,试听馀响自心清。

浴罢气体和,坐睡便胡床。首欹如汲瓶,数俯辄一昂。瞢腾复瞢腾,慾泯想亦忘。乾坤孰高下,今古谁兴亡。矍然瞠两眼,疏窗半斜阳。窗相樱桃花,无风自吹香。

篱门一徙倚,今夜天星繁。独立人世外,唯闻涧水喧。丛薄凝露气,群峰带春昏。偷生亦聊尔,难与众人言。

位列仙官籍,名随海贾船。前旌冲瘴雨,栱木兆新阡。玉骨埋黄土,金声丽藻编。两行怀旧泪,洒向菊花天。

都门将酒惜分携,归路駸駸望欲迷。千里又看新燕语,一声初听子规啼。春风天上曾挥翰,迟日江边独杖藜。回首三山楼阁晚,断云流水自东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