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叔母生日

千岁光阴二十停,一停才向此时盈。
律筒又报三阳近,历草还飞四荚轻。
冉冉春盘行细绿,泠泠腊琖泻空清。
不须更煮囊中药,气息存神自久生。

作品评述

《六叔母生日》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千岁光阴二十停,一停才向此时盈。
时间飞逝,已经度过了二十个寒暑,唯有在这一刻停下来,才能感受到时间的丰盈。

律筒又报三阳近,历草还飞四荚轻。
律筒一声声报告三阳日近,历草中的花朵依然轻盈地飞舞。

冉冉春盘行细绿,泠泠腊琖泻空清。
春天绽放的花朵盘旋而行,娇嫩的绿色细腻如丝,洁净的腊月琖瑰鸣响,清澈空灵。

不须更煮囊中药,气息存神自久生。
不需要再煎煮囊中的药物,生命的气息和精神自然而然地延续。

诗意赏析:
这首诗以六叔母的生日为背景,通过描绘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现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诗人通过对春天花朵的描绘,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美好。同时,他也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生命力和气息的绵长存在,强调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整首诗以细腻、清澈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通过对时间、春天和生命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回味。诗中运用了富有音韵美的词语,给人以音乐般的韵律感。通过细腻描绘和抒发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岁月流转中的情感和生命的脆弱美。

作者介绍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诗词推荐

连朝积雨快新晴,雨后青山眼倍明。大路岳莲聊戏马,西园池柳正啼莺。已拚一醉从金诺,共听层渊喷玉声。月里看山尽清绝,可怜偏照国西营。

病懒不喜出,收身卧书林。纵观百家语,浩渺半古今。空蒙象外意,高大且闳深。闻有居覆盆,岂能逃照临。一马统万物,八还见真心。乃知善琴瑟,先欲绝弦寻。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中。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失计长松习用刚,一官才得鬓毛苍。酒醪不入瓶空腹,始信鸱夷智虑长。

我为扣阍拘狴犴,汝将吟笔换袈裟。别来犹记松窗外,一掬清泉自点茶。

分僧半坐小僧圆,世故犹寻未子缘。小大不同俱示病,穷通有命只听天。愁看药裹推难去,愿见乍醪骋不前。比若扶头却因酒,甘言苦口定谁贤。

周郎诗句故惊人,尔许清新思不群。不是并刀工翦水,定知琼尺巧裁云。

前日访潘阆,下马入穷巷。忽见双笋石,卧向青苔上。云是冯尊师,秋来留在兹。今说东南行,问我坚乞诗。又见宋阁老,亦言师甚好。欲去天台山,即别长安道。台合有群英,赠别瑰与琼。琤然满怀袖,此事殊为荣。安用徵吾句,吾道方龃龉。老为八品官,有山未能去。束发号男儿,出处

戴琴妙一世,二子得其声。不忍遗音奏,各将新弄行。

即日贵人,旧家贫汉。兄弟相承,尊卑互换。向晚途中眼不开,夜明帘外机旋转。骑牛载帽异中来,百炼真金色不变。

珍重渠家大小君,分明二陆是前身。遥知洛下倾城看,锦样文章玉样人。

四宵得得并无寒。深谢孙公青顾看。霞袖分开拂雾端。入长安。回首

身倦寻春事,心怀结夏清。犹临曲水序,莫续丽人行。世态与吾异,生涯何日成。殷勤独相送,江上午潮平。

道环之虚靡盈,空印之字未形。妙运天轮地轴,密罗武纬文经。放开捏聚,独立周行。机发玄枢兮青天激电,眼含紫光兮白日见星。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梅霖初歇水平湖,湖上青山展画图。更著楼台相掩映,风流端不减西湖。

功名於我实何多,只为浮华未浩歌。两月病痁诚已甚,半头白发似无何。诏惟选吁将从众,学贵师心在匪他。当世闻人知不少,片言敢谓众难过。

魏公判相州,始作昼锦堂。老圃秋色淡,自爱晚节香。怡斋怀紫绶,得诰归故乡。葺圃承祖志,构堂先庐傍。命名仰前哲,阔步追遗芳。人生随分定,鹏鷃自殊翔。富贵任适志,余暇聊徜徉。譬彼兰与菊,托根花卉场。荣枯有迟速,代谢从暄凉。百年倏过半,须发各已苍。多情感会别,聚散

建隆家业大於天,庆历春风一万年。廊庙谋谟出童蔡,笑谈京洛慱幽燕。白沟旧在鸿沟外,易水今移淮水前。川后年来世情了,一波分护两涯船。

莺吟翠屏。帘吹絮云。东风也怕花瞋。带飞花赶春。邻娃笑迎。嬉游趁晴。明朝何处相寻。那人家柳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