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东望海,西望湖,山平水远细欲无。
野人疏狂逐渔钓,刺史宽大容歌呼。
君恩饱暖及尔孥,才者不闲拙者娱。
穿岩度岭脚力健,未厌山水相萦纡。
三百六十古精庐,出游无伴篮舆孤。
作诗虽未造藩阈,破闷岂不贤樗蒲。
君才敏赡兼百夫,朝作千篇日未晡。
朅来湖上得佳句,従此不看营丘图。
知君箧椟富有余,莫惜锦绣偿菅蘧。
穷多斗险谁先逋,赌取名画不用摹。

作品评述

《再和》

东望海,西望湖,
山平水远细欲无。
野人疏狂逐渔钓,
刺史宽大容歌呼。

君恩饱暖及尔孥,
才者不闲拙者娱。
穿岩度岭脚力健,
未厌山水相萦纡。

三百六十古精庐,
出游无伴篮舆孤。
作诗虽未造藩阈,
破闷岂不贤樗蒲。

君才敏赡兼百夫,
朝作千篇日未晡。
朅来湖上得佳句,
従此不看营丘图。

知君箧椟富有余,
莫惜锦绣偿菅蘧。
穷多斗险谁先逋,
赌取名画不用摹。

中文译文:
再次与你和谐共处

东望海,西望湖,
山势平缓,水面广阔,细腻之极。
野人放纵自在,追逐渔船垂钓,
刺史开明宽容,欢快地歌唱呼喊。

君王的恩宠充盈温暖,也照顾到了你的子女,
有才华的人不会感到无聊,不擅长的人也能找到娱乐。
穿越山岩,翻越山脉,脚力强健,
对山水之美从未感到厌倦。

这座古老而精致的庐山,
我独自出游,没有伴侣和马车陪伴。
虽然在朝廷之外没有建立功勋,
但打破了压抑,何尝不是贤者的游戏。

你的才华敏捷,胜过百人,
早晨开始写作,到日暮仍未停歇。
最近在湖边得到了佳句,
从此不再去看那些繁华的场所。

我知道你的书箱里丰富多余,
不要吝惜锦绣,用它作为回报。
在艰苦困顿中,谁能先逃脱?
赌一赌,取得名画,无需摹写。

诗意和赏析:
苏轼的《再和》是一首表达自由放纵、快乐豁达的诗词。诗中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东望海西望湖的壮丽景色,山水之美给人的心灵带来宽广与细腻的感受。

诗中提到了野人和刺史,野人代表了自由奔放的个体,追逐渔船垂钓,而刺史则象征着宽容和开明的统治者,容许人们自由歌唱呼喊。这种对自由和宽容的赞美,反映了苏轼对人性本真和自由表达的追求。

诗中还提到了君恩和才者的称颂,表达了对君王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强调了才华的重要性。无论是有才的人还是不擅长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娱乐,这种宽容包容的态度,彰显了苏轼的人文关怀。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苏轼独自游历山水之间的情景。他穿越山岩,越过山脉,脚力强健,对于山水美景始终充满了热爱和向往。他游览的是古精庐山,但他并不需要伴侣和篮舆相伴,展现了他独立自主的精神。

接下来,苏轼提到自己虽然没有在朝廷建立功勋,但他的作诗能够打破压抑和烦闷,成为一种贤者的游戏,表达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几句诗中,苏轼将目光转向对方,称赞对方的才华敏捷,胜过百人,每天都能写出许多篇章。他还提到在湖边得到了佳句,从此不再去看那些繁华的场所,暗示着他在自然中找到了真正的灵感和满足。

整首诗词以自由、宽容、热爱自然和才华的追求为主题,展现了苏轼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由创作的追求。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自身的体验,表达了对自由、宽容和才华的赞美,同时传达了对人生意义和真善美的思考。该诗词充满了苏轼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他作为文人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千年露液何曾酿,五色霞衣不用裁。小史调笙铺席罢,金笼鹦鹉报花开。

协气流群卉,华芝茂禁庭。蟺蜎蔽珍构,囷蠢合祥经。霞彩滋琼理,云葩矗盖形。周仁惭道苇,尧德让阶蓂。被曲宸章烂,传芳信策青。从臣叨寓目,欢意浃三灵。

知子鸣弦意在山,一官聊复戏人间。能为白下东南尉,藜杖缁巾得往还。

昔曾蹴龙象,而况尔区区。敢以一只口,当吾七尺躯。□生形猥琐,扑杀血模糊。欲换秋衣著,渠犹恋布襦。

五原分袂真吴越,燕拆莺离芳草歇。年少烟花处处春,北邙空恨清秋月。莎草青青雁欲归,玉腮珠泪洒临岐。云鬟飘去香风尽,愁见莺啼红树枝。

无心傍照台。

山川今古在,伯业已寥寥。野雾迷花径,秋烟隔市桥。溪深新涨雨,江浊暗生潮。自喜兹行好,翩翩远市嚣。

未须多买酂侯田,且可同乘曲逆舡。昨夜皛山云作雨,东流一水径通天。

昔作瀛洲赏,今逢汶水春。可怜无并色,来对始衰人。温树遥知汉,仙桃尚记秦。临樽如旧识,争忍判芳辰。

已近山阳望渐宽,湖光百里见千村。人家四面皆临水,柳树双垂便是门。全盛向来元孔道,杂耕今是一雄藩。金汤再葺真长策,此外犹须子细论。

玉宇澄清暮霭收,吟边怕倚仲宣楼。寒蟾千里夜如书,新雁一声天欲秋。湖海谁青豪杰眼,风霜易白少年头。更残忽听荒城角,吹老梅花总是愁。

泥古衰犹学,开荒夜亦耕。屋芟生草盖,釜撷野蔬烹。白稻雨中熟,黄鸦桑下鸣。残云忽吐日,喜对小窗明。

杨花飞絮。搅乱少年情绪。

千山青比妆眉浅。却奈眉峰远。玉人元自不禁秋。更算恼伊深处、月当楼。分携不见凭阑际。只料无红泪。万千应在锦回纹。嘱付断鸿西去、问行云。

绍定壬辰闰九月,已酉之夜彗星出。清台奏御,正衙避席。太官减膳羞,瞽宗彻音乐。鸡竿肆眚出囚系,龙扆责躬求谠直。精诚彻九垓,德音走重译。圜桥冠带虀盐生,筦窥熿熿对以臆。臣闻泰素朕形,玄黄辨色。左旋右转,一阖一闢。来伸往屈四时行,除旧布新寒暑易。恢恢天网疏,统理

檀栾千亩绿,知是辟疆园。远岫当庭户,诸花覆水源。主人邀尽醉,林鸟助狂言。莫问愁多少,今皆付酒樽。

鹿亭岩下置,时领白麛过。草细眠应久,泉香饮自多。认声来月坞,寻迹到烟萝。早晚吞金液,骑将上绛河。

玉座尘消砚水清,龙髯不动彩毫轻。初分隆准山河秀,乍点重瞳日月明。宫女卷帘皆暗认,侍臣开殿尽遥惊。三朝供奉无人敌,始觉僧繇浪得名。

三傍清淮酹酒杯,四年霜鬓犯风埃。即今定被淮人笑,又见衰翁禄遫来。

野态芳姿,枝头占得春长久。怕钩衣袖。不放攀花手。试问东山,花似当时否。还依旧。谪仙去后。风月今谁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