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东望海,西望湖,山平水远细欲无。
野人疏狂逐渔钓,刺史宽大容歌呼。
君恩饱暖及尔孥,才者不闲拙者娱。
穿岩度岭脚力健,未厌山水相萦纡。
三百六十古精庐,出游无伴篮舆孤。
作诗虽未造藩阈,破闷岂不贤樗蒲。
君才敏赡兼百夫,朝作千篇日未晡。
朅来湖上得佳句,従此不看营丘图。
知君箧椟富有余,莫惜锦绣偿菅蘧。
穷多斗险谁先逋,赌取名画不用摹。

作品评述

《再和》

东望海,西望湖,
山平水远细欲无。
野人疏狂逐渔钓,
刺史宽大容歌呼。

君恩饱暖及尔孥,
才者不闲拙者娱。
穿岩度岭脚力健,
未厌山水相萦纡。

三百六十古精庐,
出游无伴篮舆孤。
作诗虽未造藩阈,
破闷岂不贤樗蒲。

君才敏赡兼百夫,
朝作千篇日未晡。
朅来湖上得佳句,
従此不看营丘图。

知君箧椟富有余,
莫惜锦绣偿菅蘧。
穷多斗险谁先逋,
赌取名画不用摹。

中文译文:
再次与你和谐共处

东望海,西望湖,
山势平缓,水面广阔,细腻之极。
野人放纵自在,追逐渔船垂钓,
刺史开明宽容,欢快地歌唱呼喊。

君王的恩宠充盈温暖,也照顾到了你的子女,
有才华的人不会感到无聊,不擅长的人也能找到娱乐。
穿越山岩,翻越山脉,脚力强健,
对山水之美从未感到厌倦。

这座古老而精致的庐山,
我独自出游,没有伴侣和马车陪伴。
虽然在朝廷之外没有建立功勋,
但打破了压抑,何尝不是贤者的游戏。

你的才华敏捷,胜过百人,
早晨开始写作,到日暮仍未停歇。
最近在湖边得到了佳句,
从此不再去看那些繁华的场所。

我知道你的书箱里丰富多余,
不要吝惜锦绣,用它作为回报。
在艰苦困顿中,谁能先逃脱?
赌一赌,取得名画,无需摹写。

诗意和赏析:
苏轼的《再和》是一首表达自由放纵、快乐豁达的诗词。诗中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东望海西望湖的壮丽景色,山水之美给人的心灵带来宽广与细腻的感受。

诗中提到了野人和刺史,野人代表了自由奔放的个体,追逐渔船垂钓,而刺史则象征着宽容和开明的统治者,容许人们自由歌唱呼喊。这种对自由和宽容的赞美,反映了苏轼对人性本真和自由表达的追求。

诗中还提到了君恩和才者的称颂,表达了对君王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强调了才华的重要性。无论是有才的人还是不擅长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娱乐,这种宽容包容的态度,彰显了苏轼的人文关怀。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苏轼独自游历山水之间的情景。他穿越山岩,越过山脉,脚力强健,对于山水美景始终充满了热爱和向往。他游览的是古精庐山,但他并不需要伴侣和篮舆相伴,展现了他独立自主的精神。

接下来,苏轼提到自己虽然没有在朝廷建立功勋,但他的作诗能够打破压抑和烦闷,成为一种贤者的游戏,表达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几句诗中,苏轼将目光转向对方,称赞对方的才华敏捷,胜过百人,每天都能写出许多篇章。他还提到在湖边得到了佳句,从此不再去看那些繁华的场所,暗示着他在自然中找到了真正的灵感和满足。

整首诗词以自由、宽容、热爱自然和才华的追求为主题,展现了苏轼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由创作的追求。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自身的体验,表达了对自由、宽容和才华的赞美,同时传达了对人生意义和真善美的思考。该诗词充满了苏轼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他作为文人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亭上衔杯日,江边掺袂时。一年浑共醉,万里各相思。老得青眸顾,心将白首期。青云如在手,故旧莫遐遗。

祠官粟一囊,不赡躯七赤。前年蒙宽恩,例许乞骸骨。联翩三儿子,俱作鹳雀碧,赋禄虽尚远,亦足慰衰白。幅巾茆檐下,称病谢来客。从今门前路,永扫车马迹。

熛阙归心恋九关,凭高郡阁见南山。彤轓冒雨春畴阔,紫闼焚香夜帐閒。宴弁侧星陪卜昼,妍歌抽雪送酡颜。西京地大民风厚,蜀秭沈波月蚌还。

粉黛巧妆施,菱花还自照。底事不争妍,又恐西施笑。

萧萧美人脱凡俗,蕉姓称罗各碧玉。月昏潇湘烟水深,为君一弄江南曲。

孤风独上子陵台,藻思天然顷刻开。银烛不妨花下照,铁心肯向赋中回。休怀濯锦梦水星,早应筑沙堤上来。急裹紫霞望公至,也教凡卉识仙莱。

君早抱奇质,获与有道亲。微官漫不遇,泊然安贱贫。心夷语自秀,一洗世士陈。使其养以年,鲍谢焉足邻。

烟火动村落,晨光尚熹微。田园处处好,渊明胡不归。

江左承南渡,当阳控上流。平时称用武,今日更防秋。六代规摹古,三江险厄周。高凭隆屏翰,下瞰握襟喉。呼吸闻吴楚,封疆矗斗牛。循良渡虎迹,神武射蛟游。胜事余莲社,风光足庾楼。倚天开峻极,倒影湛飞浮。鼎败香山往,官轻靖节休。义门十世美,将业二王优。顷岁承平久,斯民

都尉今无事,时清但闭关。夜霜戎马瘦,秋草射堂闲。位以穿杨得,名因折桂还。冯唐真不遇,叹息鬓毛斑。

我贵当由知我希,蜡梅全不事芳菲。自非牢落山中士,谁可与之同一归。

今代高人尚子平,风流文釆旧家声。合於玉筝班中立,却向红莲幕里行。天色恼人浑欲雪,烛花照别若为情。日边已辨除书著,莫恋南楼秋月明。

渺渺春生楚水波,楚人齐唱竹枝歌。与君皆是思归客,拭泪看花奈老何。

永锡难老,眉寿保鲁。以佐天子,为周室辅。

左岗青虬盘,右坂白虎踞。谁识此中陵,祖龙藏身处。别为一天地,下入三泉路。珠华翔青鸟,玉影耀白兔。山河一易姓,万事随人去。白昼盗开陵,玄冬火焚树。哀哉送死厚,乃为弃身具。死者不复知,回看汉文墓。

民生自煎熬,煮豆共萁爨。居然忘本根,光阴不供翫。藏山夜半失,乌合归星散。因病见不生,达人果大观。

月满空山雪满溪,幽人何处吹龙笛。醒来和月倚虚窗,鹤翻松露滴云石。

河汉澈,碧霄晴。九华仙子以凡尘。凉夜山头吹玉笛,纤云卷尽月分明。

四阿有严,神既戾止。佃物虽们,洁诚惟已。有来振振,相我熙事。载酌陶匏,以成毖祀。

天女伺辰至,玄衣澹碧空。差池沐时雨,颉颃舞春风。相贺雕阑侧,双飞翠幕中。勿惊留爪去,犹冀识吴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