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令廨白云亭

寇公壮岁落巴蛮,得意孤亭缥缈间。
常倚曲阑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
遗民虽尽犹能说,老令初来亦爱闲。
正使官清贪至骨,未妨留客听潺潺。

作品评述

《巴东令廨白云亭》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寇公壮岁落巴蛮,
得意孤亭缥缈间。
常倚曲阑贪看水,
不安四壁怕遮山。
遗民虽尽犹能说,
老令初来亦爱闲。
正使官清贪至骨,
未妨留客听潺潺。

诗意:
这首诗以巴东令廨白云亭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对官场腐败的批判之情。诗中描绘了一个寇公(指巴东令寇准)年过半百时离开了巴蛮地区,心中得意地来到白云亭,沉浸在这片幽静的景色之中。作者常常倚着曲阑,贪婪地凝视着水景,不愿离开这个四壁围绕的亭子,因为他怕这亭子遮挡住了美丽的山景。虽然遗民都已经离去,但他们的声音仍然能够被传颂。即使是老令(指自己)初来到这里,也同样喜欢这宁静的环境。尽管官场清正,但贪婪的本性仍然存在于官吏的骨子里,然而这并不能阻止作者留下来,静静地聆听着潺潺的流水声。

赏析:
这首诗以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官场腐败的批判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真实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诗中通过对巴东令廨白云亭的描绘,展示了一种清幽、幽静的意境。亭子四壁的遮挡与山景的美丽形成了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渴望和对人为干扰的厌倦。尽管遗民已经离去,但他们的声音仍然能够流传下来,这也暗示了作者对历史的关注和对遗民的敬意。

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官场腐败的不满和批判。作者以自己为例,指责官吏们贪婪的本性根深蒂固,即使是清正的官员也无法摆脱这种贪欲。然而,作者选择留在这个环境中,静静地聆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可以理解为对官场腐败的一种无奈和对真实的追求。

整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官场腐败的批判,展现了作者对真实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之情。同时,通过描绘巴东令廨白云亭的幽静景色,给人以一种宁静、悠远的感受。这首诗词融合了自然美与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陆游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昭君村里千年恨,神女峰前一梦成。不谓此州无美艳,只嫌名字太粗生。

猎猎风吹雨气腥,谁翻碧海踏天倾。如何农畯三时望,只得官蛙一处鸣。何处断虹残冷落,有时斜照暂分明。当车收辙云藏迹,依旧晴空万里平。

二十青宫吏,成名似者稀。承颜陆郎去,携手谢娘归。夜月回孤烛,秋风试夹衣。扁舟楚水上,来往速如飞。

投余兮录波,彼土偶兮柰何。余魂兮无依,依余兄兮山阿。兄姿兮甚雄,青骨兮朱弓。称天兮诉余冤,令谗夫兮不终。

云外青山是我家。两年城里作生涯。杜陵赏月延秋桂,彭泽无钱对菊花。初度日,感年华。三杯浊酒一瓯茶。尊前儿女休相笑,更有人穷似汝爷。

流苏空系合欢床,夫婿长征妾断肠。留得当时临别泪,经年不忍浣衣裳。

访客城南隅,故第何其雄,曲池犹瀁漭,土山尚巃嵷。颇闻此中人,易姓良匆匆。往时恩泽侯,意气干晴虹。乐曲播秦城,衣制闻汉宫。恨不逢季伦,讵肯交毛公。斥地西邻去,伐木南山空。百楹一传舍,顾极当年工。悠悠感成败,何独操镘翁。

莲实同房若弟昆,人情乖异不堪纶。只今昆弟成胡越,蔓草犹能庇本根。

两疏父子共含香,不独家荣国有光。剩欲展怀因问疾,孰知相对只衔觞。年侵身要兼人健,节近花须满意黄。从此竹林须小阮,只今未可弃山王。

一苇湘可航,风涛逮春深。裴台咫尺地,勇生复雨淫。窗前几红药,俯首如不禁。悠悠览物化,了了知予心。卜邻得佳士,问学方骎骎。端如云间鹤,不受尘埃侵。应门有长须,杖策许相寻。匪为食有鱼,杞桋采墙阴。听我清庙诗,三叹有余音。洋洋面世下,斯道岂陆沉。君看有本源,发端

齐朝庆裔祖敖曹,麟角无双凤九毛。声价五侯争辟命,文章一代振风骚。醉琴自寄陶家意,梦枕谁听益郡刀。补衮应星曾奏举,北山南海孰为高。

婆修盘头尊,曾礼大光明。以杖画佛面,悔达复天真。

秋尽北风去,律移寒气肃。淅沥降繁霜,离披委残菊。华滋尚照灼,幽气含纷郁。的的冒空园,萋萋被幽谷。骚人有遗咏,陶令曾盈掬。傥使怀袖中,犹堪袭馀馥。

西京别火位非高,薄有遗闻琐且劳。只算初识镜背字,敢陈法物诂球刀。

镇长在,不是坐禅并体拜。实相元来岂用修,越古超今含法界。

精舍傍修岭,道山随眼明。山遗僧偃迹,水作剡溪声。无雨竹亦润,有风松更清。上方真可住,不用触归情。

云车遥裔三珠树,帐殿交阴八桂丛。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叔夜弹琴歌白雪,孙登长啸韵清风。即此陪欢游阆苑,无劳辛苦向崆峒。

孤吟四望频。半欲离披半欲开。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莫惊客路已经年,尚有青春一半妍。试上方坦望春野,万条杨柳拂青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