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东藩驻皂盖,北渚临清河。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
贵贱惧物役,从公难重过!

作品评述

济南名士多。(原注:时邑人蹇处士等在坐。)
海右:一作海内
清河:一作青荷,又作清荷
&这是天宝四载夏在济南历下亭(今名客亭)即席所赋。李北海即李邕,当时为北
海太守。&第二联被后人做成对联挂于亭中。
--------------------------
【鹤注】历下,在齐州,以有历山故得名。历山,即舜耕之山也。李北海即李邕。按:新旧史:邕,广陵人,开元二十三年为括州刺史,后历淄、滑二州刺史,天宝初为汲郡、北海二太守。五载,奸赃事发,又尝与刘勣马,勣下狱,吉温吏引邕,李林甫素忌邕,因傅以罪,诏祁顺之、罗希奭就郡杖杀之,乃六年正月辛巳。此诗当是天宝四年作。梁权道编在天宝十一年者,非是,时邕死已六年矣。【朱注】《旧唐书·地理志》:青州,属河南道,武德四年置青州总管府,天宝无年改为北海郡,乾元元年复为青州。于钦《齐乘》:历下亭,在府城驿邸内历山台上,面山背湖,实为胜绝。

  东藩驻皂盖①,北渚凌清河②。海右此亭古③,济南名士多④。

  (原注:时邑人蹇处士辈在坐。首叙李公至亭。皂盖,切太守。北渚,切北海。清河。切历下。海右句,见亭为胜迹。济南句,见宴有嘉宾。)

  ①赵曰:青州在京师之东,故称东藩。《上林赋》:“齐列为东藩。”曹冏《六代论》:“今之州牧郡守,古之方怕诸侯。”李属太守,故得称藩。《后汉书》:太守秩二千石,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皂盖、朱两轓。②陆机诗:“永叹遵北渚。”凌,历也。杜氏《通典》:东平、济南、淄川、北海界,中有水流人海,谓之清河,实菏泽、汶水合流,亦曰济河。③江淹《恨赋》:“巡海右以送日。”赵曰:海在东,州在西一,故云海右。④《旧唐书》:齐州,属河南道。贞观七年置齐州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临淄郡,五载改济南郡。《前汉·儒林传》:济南伏生传《尚书》,其时张生、欧阳生、林尊皆传其学,皆济南人也。此亦名士多之一证。李寻《灾异对》:“博延名士。”

  云山已发兴①,玉佩仍当歌③。修竹不受暑③,交流空涌波④。

  (次记宴亭景事。此段句腰各用虚字抑扬。【张綖注】修竹既不受暑则交流空自涌波。此十字句法。)

  ①曹毗文:“招仪凤于云山。”鲍照诗:“临歌不知调,发兴谁与欢。”②王容歌:“宝髻耀明珰,香罗鸣玉佩。”玉佩,指侑酒者。当歌,当筵而歌也。杨慎曰:此是对当之当,非合当之当,与魏武乐府“对酒当歌”不同。③阮籍诗:“修竹隐山阴。”江淹《竹赋》:“亦中暑而增肃。”④《东征赋》:“望河济之交流。”《三齐记》:历水出历祠下,众源竞发,与泺水同入鹊山湖。所谓交流也。魏文帝《浮淮赋》:“惊风泛,涌波骇。”

  蕴真惬所遇①,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②,从公难重过③。

  末则陪宴而惜别也。蕴真,亭含真趣。物役,各役于事。落日,此席将散。重过,后会无期。此章三段、各四句。)

  ①谢灵运诗、“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江淹诗:“悠悠蕴真趣。”②师氏曰:“贵指李,贱自谓”。《杜臆》:“贵贱俱物役,可作醒世名言。”《易》:“贵贱位矣。”任昉《竟陵王行状》:“牵以物役。”③《诗》:“从公于迈。”
-----------仇兆鳌 《杜诗详注》-----------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黄昏吹角闻呼鬼,清晓持竿看牧鹅。蚕上楼时桑叶少,水鸣车处稻苗多。

城上繁星五鼓初,江臬申祷访精庐。林回半隐翔鸳刹,野阔平飞画隼旟。十地真容陪合掌,百城甘澍待随车。先秋闵雨农心乐,宜在麟编直笔书。

一气如权衡,俯仰在缇室。鼓行橐籥间,草木俱应律。物物各有长,辈行皆屈膝。谁能长百花,寒梅最先密。自此启端兆,次乃排等秩。微者或易伤,大者或不实。剪除困陵暴,粪扫如扑抶。骈开类争妍,粉败若老佚。采撷既纷纷,弃置腹郁郁。大抵争春花,柔弱忌寒冽。方知岁前梅,义勇

亭亭明月无一伴,一意孤行天地间。怜我扁舟连夜发,肯分清影到苍湾。

至人本无我,与世初无方。强从金銮游,聊用示行藏。忠清秉全德,日月可争光。振衣千载上,临世濯沧浪。

晓御欲随风脚来,报晴乌鹊入桅催。松幢竹盖宝坊近,石壁云关尘境回。山气得春浓胜酒,花光带月冷过梅。却收眼力寻归路,惜取馀青莫浪开。

自得沧江胜,归来伴鹤龟。晚年尤好易,暇日且论诗。欲问更生佛,非关二竖医。诸生毋试袂,公训有余师。

岿然俯溪亭,偃若与舟接。日涉有初心,风雨或阔蹑。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草堂无物伴身闲,惟有屏风枕簟间。本向他山求得石,却于石上看他山。

举酒劝尔农,更为我侬劝。车笠虽不同,所谐此盂饭。或耕在菑畲,或耕在方寸。膏雨足一犁,田头怯呼唤。五百维莠骄,胥徒乃蟊患。与国充耘耔,勿使地蒿蔓。幻体饥渴同,世味甘苦半。盘中一粒餐,锄下几滴汗。光阴驶历块,彼此不可玩。岂为许行言,劝课在兹旦。老父倾耳听,童稚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越冈连越井,越鸟更南飞。何处鹧鸪啼,夕烟东岭归。岭头行人少,天涯北客稀。鹧鸪啼别处,相对泪沾衣。

酒专风月权,诗欠江山债。恐是试长房,尘劳君少耐。

毗陵嘉景太湖边,才子经游称少年。风弄青帘沽酒市,月明红袖采莲船。若耶罨画应相似,越岫吴峰尽接连。此去高吟须早返,广寒丹桂莫迁延。

倾盖侣,古语诵邹阳。曲水一觞今意懒,阳关三叠重情伤。离恨落花当。人截镫,归骑莫仓黄。谁肯甘心迷簿领,不如袖手傲家乡。高枕熟黄粱。

繁云兼家思,弥望连济北。日暮微雨中,州城带秋色。萧条主人静,落叶飞不息。乡梦寒更频,虫声夜相逼。二贤纵横器,久滞徒劳职。笑语和风骚,雍容事文墨。吾兄即时彦,前路良未测。秋水百丈清,寒松一枝直。此心欲引托,谁为生羽翼。且复顿归鞍,杯中雪胸臆。

汤网恢疏未弃捐,绛纱宠里是壶天。倘来富贵曾聊尔,归去山林乃自然。

虚空正体没边涯,藏六如何盖覆伊。要听少林无孔笛,从来多是逆风吹。

习静心方泰,劳生事渐稀。可怜安稳地,舍此欲何归。一双垂翅鹤,数首解嘲文。总是迂闲物,争堪伴相君。

天台一万八千丈,师在浮云端掩扉。永夜只知星斗大,深秋犹见海山微。风前几降青毛节,雪后应披白羽衣。南望烟霞空再拜,欲将飞魄问灵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