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再作)

倾盖侣,古语诵邹阳。
曲水一觞今意懒,阳关三叠重情伤。
离恨落花当。
人截镫,归骑莫仓黄。
谁肯甘心迷簿领,不如袖手傲家乡。
高枕熟黄粱。

作品评述

《望江南(再作)》是一首宋代洪适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倾盖侣,古语诵邹阳。
曲水一觞今意懒,阳关三叠重情伤。
离恨落花当。
人截镫,归骑莫仓黄。
谁肯甘心迷簿领,不如袖手傲家乡。
高枕熟黄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江南的向往和思念之情。诗人倾听着伴侣的故事,诵读着邹阳的古语。他把一杯酒倒入弯曲的水中,表达了自己如今心神懒散,阳关(边关)连续折叠的景象重重伤害了他的情感。他感叹离别之恨如同落花一般,无法挽回。他告诫自己不要再纠缠于战乱之地,不要再追求功名利禄,宁愿安然地守着家乡。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对战乱之地的疲惫厌倦之情。首句"倾盖侣,古语诵邹阳"直接揭示了诗人与伴侣的对话和诵读古人智慧的场景,营造了一种温馨和静谧的氛围。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曲水一觞今意懒,阳关三叠重情伤"将诗人的思绪带入了江南和战乱之地,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和苦闷。"离恨落花当"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恨的感叹,以及无法挽回的遗憾。"人截镫,归骑莫仓黄"这句警示自己不要再追逐功名,而是应该珍惜家乡的安宁。最后两句"谁肯甘心迷簿领,不如袖手傲家乡,高枕熟黄粱"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拒绝,宁愿过着安稳的生活,享受稻谷丰收的喜悦。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江南的描绘和对战乱之地的警示,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家乡的眷恋。通过诗人的情感表达,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对安定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江南风景和乡土情怀的留恋之情。

作者介绍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洪适的成就

金石
  洪适在学术方面主要致力于金石学研究,尤其是其在知绍兴府任内和家居16年期间,用力尤多。先后著成《隶释》二十七卷、《隶续》二十一卷(见《隶释》),又著《隶缵》、《隶图》和《隶韵》。 但《隶韵》未成。今传世者仅 《隶释》和《隶续》两种,所著《隶释》、《隶续》,先依碑释文,著录全文,后附跋尾,具载论证,开金石学最善之体例,对后代有重大影响。另著有《盘州集》八十卷。洪适对魏晋和隋唐的碑刻也很精通,曾据《丹州刺史碑》、《皇甫诞碑》等碑刻,订正正史上一些记载的错误。

诗文
  洪适诗文论著甚多,留下了很多名篇,四方传诵。故《宋史》评价说:“适以文学闻望”。其中《盘洲集》影响甚大,而《渔家傲引》是《盘洲集》的代表作。词前有小序。对渔父生活加以概述。接着用同一词牌写了十二首词,如数家珍一样从一月唱到十二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归隐后的生活:他泛舟船上,与眠鸥浴雁为友;他常把渔钱买酒,酒醒后则拈笛咏唱,畅抒情怀;“细雨斜风浑不避,青笠底,三三两两鸣桹起”。渔父们的生活是何等和谐、恬静!他们不避纲雨斜风,认定这是捕鱼的好时机。只见青青的斗笠下人头攒动,一声吆喝,拍着船板,他们就三三两两出发了。“半夜系船桥比岸,三杯睡着无人唤。睡觉只疑桥不见,风已变,缆绳吹断船头转。”这是何等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诙谐的情趣,空灵的意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何等的和谐!这充分反映了其在文学上很有底蕴。事实上,洪适的文学创作非常灵活,取材广泛,大都来源于生活。如洪适致仕后,退而回乡,在县城北郭购地筑屋,并称之为盘洲,他自己也自号盘洲老人,盘洲老人从小随父宦游,长大后又四处为官,发现本县珠湖产的银鱼非常独特,于是欣然命笔,写下一赋,名之为《银条鱼赋》。 其诗文论著甚多,并得到时人及后人的认可。

洪适的生平

  父亲洪皓,曾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洪适少年时即能日诵书3000言,与弟洪遵、洪迈先后同中博学鸿词科,有“三洪”之称。

  建炎三年(1129年),洪皓使金,洪适年方13,即能任家事。率5个弟弟和3个妹妹奉祖母、母亲避兵饶州(今江西鄱阳),后以恩补修职郎。绍兴七年(1137年)任严州录事参军,绍兴十一年(1141年)任浙西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与弟洪遵同中博学鸿词科,除左宣教郎敕令所删定官。高宗赞其:“父在远方,子能自立,此忠义报也。”

  绍兴十三年(1143年),继迁秘书省正字。是年父自金归,忤秦桧,洪适出任通判台州军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除知荆门军。后知徽州、提举江东路常平茶盐兼提点刑狱,任内皆著政绩。后迁户部郎中、淮东总领、司农少卿、太常少卿兼权直学士院中书舍人,任内也为人称道。乾道元年(1165年),任翰林学士签枢密院事、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任怨革弊。次年因久雨而引咎辞职,除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后以观文殿学士、左通奉大夫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乾道五年(1169年),以观文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此后家居16年,1184年二月辛酉(初二)日(3月15日)病逝。《宋史》有传 。

诗词推荐

独眠被出圭角,晏起帐承隙光。一老绸缪牖户,几人颠倒衣裳。

古文

互此未入郡,入郡由别港。不意好奇人,黄堂争说项。说项非所私,况无适时资。驱驰靡所惮,重苦登览悲。开庆扰攘后,民力未通透。如斯斗底郡,俗习因仍陋。只今良二千,恳恻出心田。耕桑匝原野,谣颂周市廛。遡舟走麾下,容光托假借。坐卧寄酸吟,转首已三夜。将行慰我深,语语

古文

愈叩新新愈不穷,小儒气索敢争雄。安知太白心肠异,但见曹公口鼻同。顾我牢愁来泽畔,放君独步向江东。他时应制金銮殿,定有蛾眉妒入宫。

古文

野蚕自成茧,缲络为山紬。此物产何许,荚夷负海州。一端重数斤,裁染为吾裘。守黑异华楚,示俭非轻柔。熏香则无取,风雪曾何忧。朝可奉冠带,夜以为衾裯。晏婴三十年,庶几迹相侔。季子苦貂弊,吾服仍为优。不耻狐貉者,亦当师仲由。况我屡迁谪,行将耕故丘。映发垂鹭顶,植杖

古文

自古及今,灯灯相续。匝地普天,灯灯无间。助发实相义,今朝正月半。

古文

亦知壶子不死,敢问老聃所游。瑟瑟寒松露骨,眈眈病虎垂头。莫言西蜀万里,且到南华一游。扶病江边送客,杖拏浦口回头。老去此生一诀,兴来明日重游。卧闻三老白事,半夜南风打头。

古文

西华门外玉骢骄,新赐罗衣退晚朝。绣枕魂清疏雨暮,海棠银烛度春宵。

古文

乍认庭前青藓合,深疑监里翠钿稠。莫嫌生处波澜小,免得漂然逐众流。

古文

碧云阙处无多雨,愁与去帆俱远。倒苇沙闲,枯兰溆冷,寥落寒江秋晚。楼阴纵览。正魂怯清吟,病多依黯。怕挹西风,袖罗香自去年减。风流江左久客,旧游得意处,朱帘曾卷。载酒春情,吹箫夜约,犹忆玉娇香软。尘栖故苑,叹璧月空檐,梦云飞观。送绝征鸿,楚峰烟数点。

古文

白面儒冠已问津,生涯只羡五侯宾。萧萧黄叶空村畔,可有拥书闭户人。

古文

大底从头总是悲,就中偏怆筑城词。依然想得初成日,寄出秋山与我时。

古文

斗酒才供泪,扁舟只载愁。画桥青柳小朱楼。犹记出城车马、为迟留。有恨花空委,无情水自流。河阳新鬓尽禁秋。萧散楚云巫雨、此生休。

古文

忽地晴天作雨天,全无暑气似秋间。看看水没来时路,渐渐云藏望处山。风趁鹭鸶双出苇,浪催渔父尽归湾。一心准拟闲登眺,却被诗情使不闲。

古文

能向风尘识马周,新丰饮尽得相留。后车贯载胡王缚,衰草频惊战马秋。灵武须公来闢土,桃林他日待归牛。承平卫霍知虚老,剩著新篇继日休。

古文

建章宫殿晚生寒。飞雪点朱阑。舞腰缓随檀板,轻絮殢春闲。愁思乱,酒肠慳。漏将残。玉人今夜,滴粉搓酥,应敛眉山。

古文

南山白额同驯扰,亦变仁心去杀机。不竞牛甘令买患,免遭狐假妄凭威。渡河岂适他邦害,据谷终无暴物非。尔效驺虞护生草,岂徒柔伏在淮淝。

古文

积两初收晓寒重,野人忽作清都梦。宫墙柳色绿如染,仰视修门岌飞动。元章久已葬岷山,安得翩翩并驰鞚?春光如昔交旧少,肺肝欲写谁堪共?颇闻天阍有疑事,通明殿下方佥议。约君切勿负初心,天上人间均一是。

古文

无端流落迫残年,三十南山访老禅。未契安心了难觅,不如同世且随缘。频移竹几负寒日,旋拾松梢炊晚烟。珍重孤云出山去,东西南北一青天。

古文

休日文书得小闲,试寻高处凭阑干。落花芳草不胜恨,细雨斜风都是寒。

古文

双溪墅。重见种玉锄云,采花研露。遥知绿野芳浓,锦堂燕子,迎门共舞。近前语。还问去年山馆,旧经行处。西风鸿水边上,惊千里苑,梅英乍吐。几度月昏霜晓,望驰天北,驿传湘渚。冷艳暗香春寒,划地清苦。看看翠幄,青子江头路。才收尽、蛮烟瘴雨,初回轻暑。便忆南园趣。唤人

古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