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弦(七首)

白盐雪消春水满,谷鸟相呼锦城暖。
巴姬倚歌汉女和,杨柳压桥花纂纂。

作品评述

《蜀国弦(七首)》是明代诗人刘基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通过表现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展现了蜀地的美丽和生机盎然的氛围。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白盐雪消春水满,
谷鸟相呼锦城暖。
巴姬倚歌汉女和,
杨柳压桥花纂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展现了蜀地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氛围。

诗的前两句写道:“白盐雪消春水满,谷鸟相呼锦城暖。”这里描述了冬天的白雪消融,春水充盈的情景。白盐雪融化,融入春水之中,预示着寒冷的季节已经过去,大地进入了温暖的春天。谷鸟相互呼唤,似乎在庆祝春天的到来。锦城指的是成都,用锦来形容城市的温暖和富丽多彩。

接着诗中写到:“巴姬倚歌汉女和,杨柳压桥花纂纂。”巴姬是指巴蜀地区的女子,这里描绘了她们依偎在一起,歌唱着,与汉族女子一同欢庆春天。杨柳垂下来,压弯了桥面,桥上盛开的花朵绚烂多彩。这些形象表达了春天的热闹和欢乐氛围,展现了大自然和人们都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欣喜和融洽。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刻画,表达了蜀地春天的美丽和繁荣。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带来的温暖、活力和喜悦。这首诗以其清新明快的笔触,展示了明代诗歌的风采。

诗词推荐

北山山下一渔翁,形解心凝骨已融。支枕睡余人寂寂,一轩明月满窗风。

今年麦熟亦可喜,紫石霏霏落钟乳。我从田家惯饼饵,梦想风味今未已。箬叶浮浮卷牛舌,甆瓯泛泛割龙耳。一丸萝卜吾岂无,悲歌不怕红娘子。诗成不满贵公笑,书生岂识饼十字。

卧看山云起石根,意行随犬至前村。尘居自是无人识,何必移家上庙门。

长空一夜飞瑞叶,正是人间苦寒月。静坐遥闻修竹折,天惨云愁风更冽。喜君试水烹春雪,却笑酒酣长耳热。

万顷膏腴欲圻龟,祷祠曾不补毫厘。朝廷无事政刑简,天地何心岭海饥。绝徼难逢霖雨手,隐忧先到老农眉。谁能鞭策卧龙起,乞与滂沱一解颐。

政须洗耳听新篇,业已扁舟学计然。洁已庶几堪谏主,力田未必愧逢年。菑畲之业平心地,金石之交只在天。舞殿歌台从冷暖,此心如月一婵娟。

别君二十年,往事飞鸟过。相逢歌慷慨,颇复起衰情。朱颜各华发,此已无可奈。结庐擅青山,吾独为君贺。示我诸贤计,三叹不忍和。功名付千载,袖出莫轻作。老去会有死,嗟来不如饿。烛湖旁舍酒可沽,胜日相从同醉卧。

云消春气恰和柔。先到柳梢头。数日不登楼。笑青眼、窥人尚羞。清明近也,老夫耄矣,其忍负吹游。飞絮便生愁。尽都变、浮萍去休。

六月金数伏,兹辰日在庚。炎曦曝肌肤,毒雾昏檐楹。安得奋翅翮,超遥出云征。不知天地心,如何匠生成。火德烧百卉,瑶草不及荣。省客当此时,忽贻怀中琼。捧玩烦袂涤,啸歌美风生。迟君佐元气,调使四序平。中令霜不袄,火馀气常贞。江南诗骚客,休吟苦热行。

手攀桥柱立,滴泪天河满。

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方藉,茂陵将见求。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

太湖风卷浪头高,锦柁摇摇坐不牢。靠著篷窗垂两目,船头船尾烂弓刀。

篮舆咿轧不辞贫,鸟帽离披当幅巾。一剂冲和疗寒疾,乡间不复见斯人。

一千七百痴衲子,围绕这个无明叟。细腻常没一星儿,粗糙却有七八斗。未尝寂寂入禅定,终日波波廊下走,为人巴鼻亦好笑,更不容人谩开口。盲枷瞎棒当慈悲,是与不是劈脊娄。如斯主法作宗师,枉续牟尼子孙后。本禅千万晨学伊,学伊和尔不唧{左口右留}。

临川数落花,康节爱花谢。若作荣悴观,此特花之下。

吾王不解去三思,石显端能杀望之。未到浯溪读唐颂,已留冲岳伴相累。生前免见焚书祸,死后重刊党籍碑。满地蒺藜谁敢哭,漫留楚些作哀辞。

大抵花颜最怕秋,南家歌歇北家愁。从来几许如君貌,不肯如君坠玉楼。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十月高风客子悲,故人书到暂开眉。也知廊庙当推毂,无奈江山好赋诗。万事莫伦兵动后,一杯当及菊残时。喜心翻倒相迎地,不怕荒林十里陂。

玉帛仪大,金丝奏广。灵应有孚,冥征不爽。降彼休福,歆兹禋享。送乐有章,神麾其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