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祥符封禅十首

浩浩元精,无臭无声。
临下有赫,得一以清。
备物致享,荐兹至诚。
泰尊奠献,夙夜齐明。

作品评述

《大中祥符封禅十首》是宋代真宗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广阔的天地之间,充满了无比纯粹的精华,它没有气味,没有声音。在下方,有一种耀眼的光芒,用它来净化一切。我们以备物祭品的方式,向天地奉献最真挚的心意。我们庄严地向至高无上的尊者献上祭品,无论白天黑夜都要庄严明亮。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封禅仪式的场景,展现了真宗对于天地神圣的崇敬之情。他以浩渺的语言形容了天地间纯粹的能量,以及在仪式中所表达的虔诚与敬意。诗中表达了对于至高无上的尊者的崇拜,以及对于祭品的庄严奉献,体现了真宗对于封禅仪式的重视和对于宇宙秩序的敬畏。

赏析:
《大中祥符封禅十首》是一首具有宗教色彩的诗词,表达了真宗对于封禅仪式的虔诚和敬意。诗中运用了广阔的天地、纯粹的精华、明亮的光芒等形象,形容了封禅仪式的庄严和神圣。通过备物奉献、至诚祭拜等描写,诗人展示了对于天地神明的崇敬之情,表达了对于宇宙秩序和宗教仪式的认同和敬畏。整首诗词以庄严恢弘的语言,表达了真宗对于封禅仪式的重视和对于祭祀活动的信仰,彰显了宋代皇帝的统治合法性和儒家文化对于封建社会的影响。

这首诗词的意境深远,给人一种庄重肃穆、肃然起敬的感觉。它将人类的行为与宇宙的秩序相连接,体现了中国古代皇权与宗教的融合,以及统治者对于宇宙秩序的敬畏和敬重。整首诗词表达了真宗皇帝对于封禅仪式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于祭祀活动的坚定信仰,体现了封建社会中皇权的合法性和儒家文化的影响。

诗词推荐

鸾凤旌旗拂晓陈,鱼龙角牴大明辰。青韶既肇人为日,绮胜初成日作人。圣藻凌云裁柏赋,仙歌促宴摘梅春。垂旒一庆宜年酒,朝野俱欢荐寿新。

湿云待向三更吐。更是沈沈雨。眼前儿女意堪怜。不说明朝后日、说明年今年十七望。当年知道晴三鼓。便似佳期误。笑他拜月不曾圆。只是今朝北望、也凄然。

聚三华,合四象。一气流通,上下频升降。飞入泥丸光百丈。岁久年深,炼成琉璃帐。证先天,朝无上。当位中庸,三五三十棒。打就不来亦不往。这个家风,端的无虚妄。

张公多逸兴,共泛沔城隅。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风流若未减,名与此山俱。

眉山万古老苏仙,坡颍儿孙世世贤。尚想九关排虎豹,□须七叶珥貂蝉。何人不作无穷地,今日才知已定□。绍述奸朋市朝挞,剡源学士笔如椽。

种成松竹与江梅,杖履相过日几回。莫谓个中三友足,也须更许老夫来。

一登君子堂,满目是秋光。桂是月中桂,花非今日春。

月琴三柱四条水,圆魄移来混俗耳。自古从今清且奇,五音一弄惊神鬼。勾挑指下何织细,傍观侧听心先醉。胡茄十八笑思归,悲风切切摇朱翠。凤游云里情荡颺,不无萧洒真高尚。寒暄聚散得馨香,奚为丝竹兼歌唱。慢鏁朱弦急如雨,疑似春莺相共语。莫惮辞劳用意弹,堪对鸾吟与凤舞。

吾生所未见,自古恐亦无。秋半不肯凉,赫日炎洪炉。沸湍七里滩,触热乘畏途。坐船汗如浆,况彼牵挽夫。一樯合众力,至数十辈俱。踏竿气欲绝,沙立僵且枯。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焉得大冰盘,沾丐及此徒。侥幸据势位,极意求所误。愿回君子心,略念小人躯。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直苦风尘暗,谁忧容鬓催。

江云漠漠雨昏昏,归老山阴学灌园。十里羊肠仅通路,三家铛脚自成村。应时餺飥聊从俗,耐久锺馗俨在门。近县传闻颇多盗,呼儿插棘补颓垣。

卓茂当年政术优,治声终不似贤侯。显幽一致施仁化,庙食中山卒未休。

泉上秦伯坟,下埋三良士。三良百夫特,岂为无益死。当年不幸见迫胁,诗人尚记临穴惴。岂如田横海中客,中原皆汉无报所。秦国吞西周,康公穆公子。尽力事康公,穆公不为负。岂必杀身従之游,夫子乃以侯嬴所为疑三子。王泽既未竭,君子不为诡。三良狥秦穆,要自不得已。

客少无尘语,官閒省吏文。醉眠千嶂日,危会一窗云。酒户时通籍,诗坛渐策勋。平生不龟手,郢客浑挥斤。

只将陶与谢,终日可忘情。不欲多相识,逢人懒道名。

日下西塞山,南来洞庭客。晴空白鸟度,万里秋光碧。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白浪如山泼入船,家人惊怖篙师舞。此行十日苦滞留,我亦芦丛厌鸣橹。书生快意轻性命,十丈蒲帆百夫举,星驰电骛三百里,坡陇联翩杂平楚。船头风浪声愈厉,助以长笛檛鼍鼓,岂惟澎湃震山岳,直恐澒洞连后土。起看草木尽南靡,水鸟号鸣集洲渚。

碑文老势信可爱,碑意少缺谁能镌。已推心胆破奸宄,安用笔墨传神仙。

天谴逾重岭,雷阳去杳冥。文蛇喷雾毒,雕虎逆风腥。金锡更戈白,缁衣缀甲青。慈容时一转,令作怖魔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