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八叠舖问宿

平野俄空阔,遥山且有无。
斜阳对扪蝨,螟树忽啼乌。
老去犹羁旅,生平颇壮图。
田翁诧丰岁,不拟话为儒。

作品评述

《过八叠舖问宿》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的词句描绘了一种孤独而豪迈的情感。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平野俄空阔,
遥山且有无。
斜阳对扪蝨,
螟树忽啼乌。

这里的平野空旷广阔,远山遥远而虚无。斜阳照耀下,作者伏在床上,似乎能够触摸到身上的虱子。螟蛉树上的乌鸦突然唧唧地鸣叫起来。

老去犹羁旅,
生平颇壮图。
田翁诧丰岁,
不拟话为儒。

诗人感慨自己年纪渐长,仍然过着漂泊的生活。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壮丽的图景。陈造自称田翁,可能指的是自己年事已高,对于丰收的岁月感到惊叹。他并不打算谈论自己的壮丽经历,也不想被人看作是一个儒者。

这首诗以简短的词句刻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豪情。平野的空旷和遥远的山脉无限的意象,揭示了诗人内心中追求自由、超越世俗的渴望。斜阳对扪蝨的描绘,表现了诗人身世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以及他对生活琐事的抱怨。螟树忽然啼叫的形象,传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困惑。最后,诗人以老去犹羁旅的自言自语,表达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同时展现了他坚毅的个性和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自由的追求。通过对平野、山脉、虱子和乌鸦的描绘,诗人将人与自然的对比融入诗中,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丰富,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兀坐镇长行,孰人知此情。竹风轻有韵,岩溜细无声。岌岌三山秀,依依片月明。门前枯树子,孤鹤梦难成。

借问蓬莱水,谁逢清浅年。伤心云梦泽,岁岁作桑田。朱宫紫贝阙,一旦作沙洲。八月还平在,鱼虾不用愁。

老圃无关锁,放客意中行。颇欣天地开阔,烟钓与云耕。荷长亭亭翠盖,竹长森森翠葆,景致闹装成。几树榴药发,映水色偏明。绮楼空,金屋静,恨难平。鼓笙箫笛,谁怜冷落暗尘扃。回首百年人事,转眼几番今古,日迈月俱征。且尽一杯酒,退步是前程。

风吹沙海雪,渐作柳园春。宛转随香骑,轻盈伴玉人。歌疑郢中客,态比洛川神。今日南归楚,双飞似入秦。

今古同嘉节,欢娱但异名。陶公缘绿醑,谢傅为苍生。酒泛金英丽,诗通玉律清。何言辞物累,方系万人情。

纤月照幽林,秋气一何爽。散步豁烦襟,旷然息群想。忽闻玉磬里,冷冷送清响。顿令尘虑空,颇觉道心长。

石径萦回入翠林,廿年故步喜重寻。千山直上云扉启,万木阴中古殿深。泉水泓澄风拂拂,洞门幽杳昼沈沈。调琴瀹茗清无限,倦客忘归到夕阴。

叶叶复翻翻,斜桥对侧门。芦花惟有白,柳絮可能温。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年年芳物尽,来别败兰荪。

趁眠无事避风涛,一斗霜鳞换浊醪。惊怪儿童呼不得,尽冲烟雨漉车螯。严陵滩势似云崩,钓具归来放石层。烟浪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点渔灯。

绵境经耳目,未尝旷跻登。一窥石门险,再涤心神懵。洞壑閟金涧,欹崖盘石楞。阴潭下幂幂,秀岭上层层。千丈瀑流蹇,半溪风雨縆.兴馀志每惬,心远道自弘。乘轺广储峙,祗命愧才能。辍棹周气象,扪条历骞崩。忽如生羽翼,恍若将起腾。谢客今已矣,我来谁与朋。

朝鲜儿发绿,初剪齐双眉。芳筵夜出对歌舞,木绵裘软铜环垂。轻身回旋细喉转,荡月摇花醉中见。夷语何须问译人,深情知诉离乡怨。曲终拳足拜客前,乌啼井树蜡灯然。共讶玄菟隔云海,儿今到此是何缘?主人为言曾远使,万里好风三日至。鹿走荒宫乱寇过,鸡鸣废馆行人次。四月王城

红烛当垆夜数钱,驿亭西面绿杨边。重来烟景浑依旧,只认青帘记昔年。

词,为赋水龙吟。芗林侍郎向公告老所居,高宗皇帝御书所赐名也,与盘园相并云断崖千丈孤松,挂冠更在松高处。平生袖手,故应休矣,功名良苦。笑指儿曹,人间醉梦,莫嗔惊妆。问黄金余几,旁人欲说,田园计、君推去。叹息芗林旧隐,对先生、竹窗松户。一花一草,一觞一咏,风流

万法是心光,诸缘惟性晓。本无迷悟人,只要今日了。

不眠苦夜永,待旦情徬徨。传闻虏渡河,羽书达明光。前锋已陷敌,大将堕马亡。健卒三万人,一朝化犬羊。孤城若累卵,覆车惩辽阳。天子为动色,群议纷蜩螗。司马出守边,元戎将启行。当时画战守,经抚何参商。曾闻右战者,未战已仆僵。至今庙堂间,莫知谁否臧。嗟余孱书生,国耻

溪山得意竟忘归,岁月飘零两鬓稀。只有裴回与搜句,老无笔力愧传衣。

夷途勿抛控,抛探马多失。挹水勿极量,极量器多溢。安史起天宝,转战竟奔北。辞臣献颂诗,要垂万世则。一字堪白首,大书仍深刻。谁作浯溪图,千里在咫尺。飞湍如有声,旁汇浸层碧。巉绝半岩间,仿佛见鸟迹。不觉加手磨,真恐苔藓没。国姓前后异,天运古今一。向来文武才,坐筹

秾华照水澄秋静,冷艳欺风醉露凉。一枝翠叶凝秋色,万粟金英喷古香。月筛秾影虚窗静,秋染繁英净几香。千叶喜容迎晓日,万铃黄色映朝霞。日丽柳塘莺语滑,雨收桃岸燕飞忙。

十年不踏东山路,今日重为放浪行。老矣判无黄鹄举,归哉惟有白鸥盟。新秧刺水农家乐,修竹环溪客眼明。已驾巾车仍小驻,绿萝亭下听莺声。

风雨满空霏,总得江山妙。洗出湖光镜似明,不受纤尘_。心事竟堪凭,天意真难料。呼吸丰年顷刻间,也合轩渠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