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徐敦济郎中词二首

强学三冬足,高谈四座倾。
书成唐北海,文假汉西京。
筹幄尝裨画,星曹仅持名。
生刍才一束,聊寄泪纵横。

作品评述

《换徐敦济郎中词二首》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对徐敦济郎中的赞美和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换徐敦济郎中词二首

强学三冬足,高谈四座倾。
书成唐北海,文假汉西京。
筹幄尝裨画,星曹仅持名。
生刍才一束,聊寄泪纵横。

诗词的意境以及赏析如下:

首先,诗词表达了对徐敦济郎中的赞美和敬重之情。诗中说:“强学三冬足”,意味着徐敦济郎中在学问上非常扎实,通过三个冬天的努力学习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知识渊博使得他的高谈自信地使四座的人倾听。

诗词接着描绘了徐敦济郎中的文学成就。他的作品已经被传世,并成为受人尊敬的文学典范。诗中提到了他的作品书成了“唐北海”,指的是他的作品在文学上可以媲美唐代文学的辉煌成就;而他的文学风格则被形容为“文假汉西京”,意味着他的文笔纯熟,能够写出堪比汉代文学水平的作品。

其次,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徐敦济郎中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了徐敦济郎中在军旅生涯中的经历,他曾经担任过军队的筹谋者,为战局的胜利出谋划策。他的才智和贡献使得他在军中的名声远播,被尊称为“星曹”。然而,尽管他在军旅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的心却常常为国家的命运和民众的疾苦所感动,以至于他常常流下悲痛的泪水。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优美的词句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徐敦济郎中的敬仰和思念之情。通过对徐敦济郎中学识渊博、文学成就以及军旅经历的赞美,诗词展现了诗人对他的崇敬之情,并表达了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切。同时,诗词也通过流露出的悲痛情感,增添了一丝忧伤与动人之感。

作者介绍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葺茅栖碧岩,梯路上云危。树影池摇曲,泉声石碍迟。鸟术丸罢药,猿拾著残棋。见说仙家伴,时来觅紫芝。

精忠贯日古来稀,帷幄从容扈六飞。风虎云龙方际会,故乡未许我公归。

西风帆势轻,南浦遍离情。菊艳含秋水,荷花递雨声。扣舷滩鸟没,移棹草虫鸣。更忆前年别,槐花满凤城。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泉来有脉去无痕,水底神龙暗吐吞。莫怪一池杯样小,个中风雨洗乾坤。

蕃釐观裹旧经游,五月曾看绿叶稠。今日家园玉捕树,春风吹梦到扬州。

自问从初,少年如何,每每所为。好细寻重想,当时做作,恐违天地,或昧神祗。及至如今,恁貌颜将耄,限尽临头著甚医。还知否,有圣贤三教,莫也堪随。*中认这慈悲。更长*名香寝见知。把净清灵密,耀明囗显,一齐速练,下手修持。口印金科,心传玉诀,旧业除消诚未迟。搜前路

先农播种,九彀务滋。灵坛致享,良耜陈备。吉日惟亥,运屡纯熙。乐之作矣,神其格思。

叠叶与高节,俱从毫末生。流传千古誉,研炼十年情。向月本无影,临风疑有声。吾家钓台畔,似此两三茎。

少华中峰寺,高秋众景归。地连秦塞起,河隔晋山微。晚木蝉相应,凉天雁并飞。殷勤记岩石,只恐再来稀。

我佛住世,大开方便。有大士者,现自在身。以千手眼,一一接引。指示群迷,照破诸妄。如是我闻,佛说了义。诸铃杵铎,宝塔经卷。轮拂璎珞,种种所执。凡所执者,俱非有相。智慧清净,肉眼慧眼,佛法天眼,种种所见。凡所见者,俱非有著。以无相故,释诸缠缚,一切众生,得大解

琵琶声里寄离情,怨入东风曲不成。一夜高堂香梦冷,越罗裙上泪痕明。

宪孙哭了哭蓬孙,老眼元枯也湿巾。名宦何须深插脚,山林从此早抽身。祸无避处唯辞福,命不如渠强学人。吟了此诗还毁了,莫令一读一伤神。

家在炎州往朔方, ——疾(失姓) 岂知于阗望潇湘。 ——澄(失姓) 曾经陇底复辽阳, ——巨川(失姓)更忆东去采扶桑。 ——皎然楂客三千路未央, ——严伯均 烛龙之地日无光。 ——疾(失姓)将游莽苍穷大荒, ——皎然车辙马足逐周王。 ——严伯均

羡君席上碧云句,吟尽江南烟雨村。岂惜笙歌连夜醉,且看风物逐春新。花开花落何时尽,间是间非愁杀人。何以阳台云畔曲,细声拂拂下梁尘。

寄语关门吏,休轻尚布衣。叔孙聊应召,周党竟辞归。赤日京城远,苍烟海树微。送君还自叹,老却故山薇。

佳人织锦深闺里,恨入东风泪痕紫。三年辛苦织回文,化作鸳鸯戏秋水。秋水悠悠人未归,鸳鸯两两弄晴晖。料应花发长安夜,不见闺中肠断时。

彩翰殊翁金缭绕,一千二百逃飞鸟。尾薪桥下未为痴,暮雨朝云世间少。

春风跨腊至,雪作蝴蝶飞。偏知蜀太守,撩乱扑行衣。何当海棠下,歌管红袖围。一饮一斗酒,决讼如发机。洛阳花自好,听从杜鹃啼。

坐无灯火夜萧然,马上匆匆未晓天。值驿老兵应笑我,肯将斗粟换高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