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齐竟陵王郡县名诗

抚戈金城外。
解佩玉门中。
白马腾远雪。
苍松壮寒风。
临泾方辨渭。
安夷始和戎。
取禾广田北。
驱兽飞狐东。
新城多雉堞。
故市绝商工。
海西舟楫断。
云南烟雾通。
罄节畴盛德。
宣力照武功。
还饮渔阳水。
归转杜陵蓬。

作品评述

《奉和齐竟陵王郡县名诗》是一首南北朝时期的诗词,作者是范云。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抚戈金城外。
握佩玉门中。
白马腾远雪。
苍松壮寒风。
临泾方辨渭。
安夷始和戎。
取禾广田北。
驱兽飞狐东。
新城多雉堞。
故市绝商工。
海西舟楫断。
云南烟雾通。
罄节畴盛德。
宣力照武功。
还饮渔阳水。
归转杜陵蓬。

译文:
拨开戈在金城外。
抚摸佩剑在玉门中。
白马跃过远雪。
苍松挺立在寒风中。
临泾河方向辨别渭河。
安夷族刚刚与戎族和解。
取得禾稻广袤的北方田地。
驱赶野兽,追逐飞跑的狐狸东行。
新建的城池有许多雉堞。
古老的市场不再有商人和手工艺人。
海西的舟楫已经中断。
云南的烟雾弥漫。
用尽一生奉献于盛德之中。
宣扬力量,照耀武功。
回到渔阳河畔畅饮水。
归去转向杜陵野草茫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南北朝时期的一幅战乱和边塞的景象。诗中通过描写金城外的战争场面、玉门中的武装和战备、白马奔腾的景象以及苍松和寒风的对比,表现了边塞的荒凉和战争的残酷。诗人通过对泾河和渭河的描述,表达了对边界的辨识和警戒。诗中提及的安夷与戎族和解,表现了民族和谐与统一的愿望。描绘了北方广袤的田地和东方的野兽和狐狸,展示了边塞地区的辽阔和丰饶。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商业和手工艺人的思念,暗示了战乱给经济和文化带来的破坏。最后,诗人回到渔阳河畔,喝水解渴,并把归途转向杜陵,象征着诗人的归乡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

整首诗词通过对战争、边塞、自然景观和民族和谐的描绘,展现了南北朝时期的动荡和边塞生活的艰难。诗人通过对不同场景和情景的刻画,揭示了战乱给人民生活和社会带来的痛苦和损失,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繁荣和家园的向往和思念。

诗词推荐

恰好轩窗傍竹开,绝胜舞榭与歌台。枞枞甲刃丈夫立,弹压炎威不敢来。

西山路上有猕猴,啸雨哀风动客愁。忽遇此林师子子,万般伎俩一时休。

吏民怜我懒,斗讼日已稀。能为无事饮,可作不夜归。复寻飞英游,尽此一寸晖。撞钟履声集,颠倒云山衣。我来无时节,杖屦自推扉。莫作使君看,外似中已非。

机谋时未有,多向弈棋销。已与山僧敌,无令海客饶。静驱云阵起,疏点雁行遥。夜雨如相忆,松窗更见招。

寂然空伫立,往往报疏钟。高馆谁留客,东南二室峰。川原通霁色,田野变春容。惆怅层城暮,犹言归路逢。

清风起湖滨,急雨来天末。蚊蝇遽退听,松竹例苏活。奇声集空庭,爽气生细葛。素秋虽尚遥,聊喜宽肺渴。

堪叹这顽夫。空恁区区用力粗。五体相逢投地面,休遇。尚自劳劳礼假躯。在道本虚无。玄里藏玄妙不敷。内有元光人不识,唯吾。日日观瞻

树底飞红雨,园林一望空。寂寥春去路,狼籍晓来风。乱影斜阳里,余香流水中。可怜衰谢日,不与乍开同。

山色云容泼墨深,随车甘澍湿衣襟。神龙应祷方施力,虐魃为殃漫有心。洗出篔簹无滞暑,养成{禾罢}稏有余阴。他年德政君须记,能遣骄阳化作霖。

偶来俯沧波,遥见生白苹。望望不得上,笑彼涉江人。

白水连天远,吴淞一幅秋。橘洲冰魄满,竹阁佳华留。凫雁不饮啄,鱼龙与拍浮。垂虹寓今夕,清胜庾公楼。

美人如新花,许嫁还独守。岂无青铜镜,终日自疑丑。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入无锥瓦出无闾,笑杀康山老寄居。客里光阴何以度,闲中亲旧顿然疏。武罔文学来投卷,临汝君侯肯致书。早晚一犁亲受地,时于笠底望行车。

君不见茅屋下,四壁床敷窄。又不见朱门中,金碧锁空宅。宅成更欲致良材,水浮陆走空山泽。茅屋区区诚已疏,朱门汲汲彼何迫。劝君勿学伏波老,自诡裹尸须马革。又勿学金谷人,绮窗阿阁绵阡陌。但令庭宇洁,颇与尘嚣隔。市声不至乱琴书,厨烟可免衢咽哑。庶几家人安,亦使我心获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桂霭桐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五月长斋月,文心苦行心。兰葱不入户,薝卜自成林。 ——刘禹锡护戒先辞酒,嫌喧亦彻琴。尘埃宾位静,香火道场深。 ——白居易我静驯狂象,餐馀施众禽。定知于佛佞,岂复向书淫。 ——刘禹锡阑药凋红艳,庭槐换绿阴。风光徒满目,云雾未披襟。 ——白居易树为清凉倚,池因盥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