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莺

玉绳河汉晓纵横,万籁潜收莺独鸣。
能将百啭清心骨,宁止闲窗梦不成。

作品评述

《闻莺》是唐代诗人于敖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玉绳河汉晓纵横,
万籁潜收莺独鸣。
能将百啭清心骨,
宁止闲窗梦不成。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河汉指的是银河,玉绳则形容银河的光芒。黎明时分,万物的声音渐渐消退,只有一只莺鸟在独自歌唱。莺鸟的歌声如此清脆动听,能够洗涤人心,使人沉浸其中。然而,闲杂的思绪和梦境却无法停止,仍然干扰着人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清晨的宁静景象。作者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表达了对清新、宁静的追求。玉绳河汉晓纵横的描绘,形象地表现了银河的辉煌和绚丽。万籁潜收莺独鸣的描写则突出了莺鸟歌声的独特性和美妙动人之处。莺鸟的歌声能够洗涤人的心灵,使人的心境得到净化和宁静。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宁止闲窗梦不成,意味着即便在静谧的环境中,杂念和梦境也无法停止,仍然困扰着人们的内心。这种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使诗中的宁静和清新与现实生活中的喧嚣和纷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内心的不安和迷茫。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清新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内心的矛盾和困扰。这种对自然与人内心的交融和冲突的描绘,使得这首诗在简短的四句中展示了深刻的意境和情感。

作者介绍

于敖,字蹈中,江南人。登进士第,长庆中给事中。寻转工部侍郎,出为宣歙观察使,兼御史中丞。诗一首。

诗词推荐

汉使重颁朔,胡臣旧乞盟。烽烟虚昼望,刁斗绝宵惊。虎落云空锁,龙堆月自明。祁连山更北,新筑受降城。

未老金茎,些子正气,东篱淡伫齐芳。分头添样白,同局几般黄。向闲处、须一一排行。浅深馓间新妆。那陶令,漉他谁酒,趁醒消详。况是此花开后,便蝶乱无花,管甚蜂忙。你从今、采却蜜成房。秋英诚商量。多少为谁,甜得清凉。待说破,长生真诀,要饱风霜。

山泉飞出白云寒,来献灵芽秉烛看。俄頃有花过数百,三瓯如吸玉腴乾。

泪淹红,腮褪粉。等得玉销花损。羞阮凤,怯筝鸾。指寒无好弹。一庭雪。半窗月。又是独眠时节。孤枕怨,小屏愁。天涯梦里游。

复卦起潜龙。戊已微调未可攻。九二见龙临卦主,神通。从此炉中次第红。泰卦恰相逢。猛火烧乾藉巽风。炼就黄芽并白雪,奇功。还返归坤道如穷。

向风长啸戴纱巾,野鹤由来不可亲。明日东归变名姓,五湖烟水觅何人。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宾空后甲再经壬,香断金炉已七春。四十一年民父母,谁知今日帝乘云。

孤坟临清江,每睹白日晚。松影摇长风,蟾光落岩甸。故乡千里馀,亲戚罕相见。望望空云山,哀哀泪如霰。恨为泉台客,复此异乡县。愿言敦畴昔,勿以弃疵贱。

忆昔苕溪醉中语,屈指凄凉十寒暑。纷纭世事去如云,两鬓苍苍各如许。春风学省数会面,抗袂吁嗟走尘土。我惭屡占不能奇,袖手归来仆旗鼓。喜君射策有新功,双鹄联翩仍一举。胡为不上金马门,簿领卑栖犹哙伍。风前未厌鹔鹴敝,笔下悬玄凤凰吐。闽山千里要佳句,应吊双龙一怀古。

欲扣玄关访偓佺,人间无路铁鞋穿。郎邪旧约惊千载,嵩岳新来下二仙。肯把丹砂分药鼎,便将白玉种芝田。瓣香欲谢双岩过,却道龙溪合受拳。

笔阵平时枉计功,钝鎚那办突铦锋。灞桥雪里嗟良苦,饭颗山头记昔逢。斲句自知穷有相,从人财博缪为恭。彭郎小隐刘郎宅,抖擞尘襟听所从。

谁翻溟渤倒天瓢,大地山河等呴漂。九陌扬尘京路暗,一声鸣鵙楚魂招。归心猛折湖边柳,活计频寻江上苗。回首神皋双泪落,孤烟斜日短长桥。

夜梦有人衣帔蜺,水边授我黄龟儿。仰看星宿正离离,玉魁东指生斗威。明朝我妇忽在蓐,乃生男子实秀眉。自磨丹砂调白蜜,辟恶辟邪无宝犀。我惭暮年又举息,不可不令朋友知。开封大尹怜最厚,持酒作歌来庆之。画盆香水洗且喜,老驹未必能千里。卢仝一生常困穷,亦有添丁是其子。

洒落胸中丘壑,峥嵘海外风霜。幻出小山枯木,教成千载甘棠。

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钓水路非远,连鳌意何深。终期龙伯国,与尔相招寻。

逐队避狂寇,湖中可盘嬉。泊舟宋田港,俯仰看云移。造物犹不借,颠风忽横吹。洞庭何其大,浪挟雷车驰。可怜岸上竹,翻倒不自持。老夫元耐事,淹速无无期。会有天风定,见汝亭亭时。五月念貂裘,竟生薄暮悲。萧萧不自畅,耿耿独题诗。

不嫌恶雨并乖风,且共山花作伴红。纵在五侯池馆里,可能春去不成空。

湘南孤白芷,幽托在清浔。岂有馨香发,空劳知处深。摧贤路已隔,赈乏力不任。惭我一言分,贞君千里心。寸义薄联组,片诚敌兼金。方期践冰雪,无使弱思侵。

高城倒影下无地,秋水涵空长有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