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高季迪

鼓罢瑶琴遂解形,萧萧日影下寒城。
薄田供祭遗妻子,新冢题名望友生。
地下未应消侠气,人间谁肯没诗名。
旧庐重过悲闻笛,欲赋《招魂》竟不成。

作品评述

《挽高季迪》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浦源。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鼓声停止,瑶琴也放下,心境随之舒展,
阳光透过树影洒在寒冷的城市。
薄田里供奉着妻子和儿子的祭品,
新的坟墓上刻着亲友对他的称赞。
他的侠义精神尚未消逝,
但在尘世间,谁愿意记住他的诗名?
他重回旧居,重温悲伤的笛声,
欲创作《招魂》却无法完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侠义英雄的离世和他留下的遗憾。诗的开头表达了作者鼓罢瑶琴、解开自己的情感,暗示主人公的心境舒展开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然后,诗人描述了阳光透过树影洒在寒冷的城市,给人一种冷寂的感觉,与主人公的离世形成对比。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主人公留给妻子和子女的祭品,表达了对他们的思念和怀念之情。新的坟墓上刻着亲友对主人公的赞誉,显示了他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形象和影响力。

然而,诗人也指出主人公的侠义精神尚未消逝,地下的英雄气概仍然存在。然而,在人世间,很少有人愿意记住他的诗名,暗示主人公的事迹和才华可能被遗忘。这种遗憾和不公平使得诗人表达了对主人公的敬意和悲伤之情。

最后两句描述了主人公回到旧居,重温悲伤的笛声,表达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和思念。他想要创作《招魂》来纪念逝去的英雄,但却无法完成,暗示主人公的无奈和遗憾。

整首诗词通过对主人公离世和其留下的遗憾的描绘,表达了对侠义精神和英雄事迹的赞扬,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于英雄的遗忘和不公。诗词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给人以深思和感慨。

诗词推荐

托根地虽卑,凌霜花亦茂。物禀固不迁,人情自为陋。幸与时菊开,谁嗟发孤秀。楚人搴木末,已见离骚就。

亭亭湘岸竹,炯炯湘波月。其中雪垂垂,一树为谁设。不应皂盖人,於此能忘折。折之寄相思,可以慰分裂。

酒亦有何好,人今不肯忘。苟无愁可解,何必醉为乡。剩欲论奇字,终能讳秘方。直饶肌骨秀,正要画眉长。

香炉最高顶,中有高人住。日暮下山来,月明上山去。

靡靡即长路。戚戚抱遥悲。悲遥但自弭。路长当语谁。行行道转远。去去情弥迟。昨发浦阳汭。今宿浙江湄。

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他时得见牛常侍,为尔君前捧佩刀。

交情自许胶投漆,宾主相辉璧与琨。卖剑早书循吏传,种瓜时问故侯园。百年耆旧须亲访,千里耕桑戴上恩。一郡风流古来少,笔端珠玉富归轩。

织女分明银汉秋,桂枝梧叶共飕飗.月露满庭人寂寂,霓裳一曲在高楼。

胡公起三晋,才如山河雄。弊裘走上都,气压洛与嵩。岂无济时策,入对明光宫。战尘一飘荡,双影随疏蓬。虎符静为治,使节凛生风。所出毫末耳,照眼惊儿童。朅来堕闲冷,玉匣藏霜锋。忽买巫峡舟,飘飘指吴中。遥知迁擢近,黼座思夔龙。他时卧华省,清梦来巴邛。

为爱南山紫翠峰,偶来仍值雪初融。自嫌前引朱衣吏,不称闲行白发翁。向老光阴双转毂,此身天地一飘蓬。何时粗报君恩了,去逐冥冥物外鸿。

几曲鸣溪抱啸台,阴阴野气压浮埃。林间幽鸟自相语,水上落花何处来。逃相故畦无废汲,封侯修竹是元栽。三川病尹妨贤久,终卜邻扉养不才。

天坛云似雪,玉洞水如琴。白云与流水,千载清人心。君携布囊去,路长风满林。一入华阳洞,千秋那可寻。

少年身寄市朝中,俗论纷纷聒耳聋。清绝宁知有今日,高眠终夜听松风。

风骚情味近如何,门底寒流屋里莎。曾摘园蔬留我宿,共吟江月看鸿过。时危苦恨无收拾,道妙深夸有琢磨。凉夜欹眠应得梦,平生心肺似君多。

有酒君勿啜,入肠作戈矛;有书君勿观,到眼生君愁。不如睡乡去,万事风马牛。郊墟无来客,风雨送暮秋。苔甃虫唧唧,霜林叶飕飕。是时一枕睡,不博万户侯。斗帐裁青毡,重衾拥黄紬,华山希夷翁,千载可与游。

百花未报芳菲信。一枝深得春风近。只有雪争光。更无花似香。孤标天赋与。冷艳谁能顾。庭院好深藏。莫教开路旁。

屋角篱尖竹树阴,可怜用尽许机心。凝身不动如无物,顿网轻摇试有禽。丝贯日华明五色,戏随风舞忽千寻。看渠经纬来还去,忘却摧隤立不禁。

龙舟东下事成空,蔓草萋萋满故宫。亡国亡家为颜色,露桃犹自恨春风。

缠经六日便颁人,还是长庚初度辰。兰砌声名千载旧,竹林风月几时新。诗书本是吾家事,灯火须勤汝辈亲。未金杯为寿祝远,且期及第为亲荣。

勋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但见山中石,立作路旁碑。铭勋悉太公,叙德皆仲尼。复以多为贵,千言直万赀。为文彼何人,想见下笔时。但欲愚者悦,不思贤者嗤。岂独贤者嗤,仍传后代疑。古石苍苔字,安知是愧词。我闻望江县,麹令抚茕嫠。在官有仁政,名不闻京师。身殁欲归葬,百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