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六尚书留太湖石在洛下借置庭中因对举杯寄赠绝句

借君片石意何如,置向庭中慰索居。
每就玉山倾一酌,兴来如对醉尚书。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杨六尚书在洛阳城中留下了太湖石来,我借置在自己的庭院中,并写下了这首绝句寄赠给他。

诗意:这首诗是白居易写给杨六尚书的,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杨六的敬重之情。他借了杨六留下的太湖石,放在自己的庭院中,每次提起酒杯,就仿佛和醉酒的尚书对话一样,令他倍感愉快。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深厚感情。他用太湖石象征了友谊的坚固和珍贵,将其置于自己的庭院中,每次举起酒杯,就仿佛与杨六尚书共饮一样,增加了情感的交流和亲近感。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朴实自然,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忆在山中识二僧,一亡一已拂衣行。壁间笠徒名蓝挂,寺外松过寿塔生。陇月定知今夕恨,涧泉犹咽旧时声。隔房侍者皆新剃,不似闲人却有情。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风雨日萧瑟,轩窗浸虚凉。清灯闪复定,寒漏为之长。老觉世念少,病须药物良。晨兴涤颤手,供此一瓣香。

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

惠崇笔下开江面,万里晴波向落晖。梅影横斜人不见,鸳鸯相对浴红衣。

雨收山气佳,日入川光暝。岸帻倚孤松,飘萧发清兴。花药纷满畦,桑麻郁成径。西林宿鸟归,前溪渔榜定。旷望绝人踪,坐爱郊原静。抚景念徂春,思君一觞咏。

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

我家簪绂百余年,书种子今幸有传。折桂时能取黄牒,肯堂赖子挹青毡,一新扁榜照华屋,共集尊罍招众贤。须信后生尤可畏,要当争著祖生鞭。

体不佳时看周易,酒痛饮後读离骚。骑驴太华三峰雪,鼓棹钱塘八月涛。

罢相归来再读书,定林庵内守清虚。少年错解周官处,悔杀当朝是误渠。

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竹色连平地,虫声在上方。最怜东面静,为近楚城墙。

曾试昭阳曲,瑶斋帝自临。红珠络绣帽,翠钿束罗襟。双阙胡尘起,千门宿露阴。出宫迷国步,回驾轸皇心。桂殿春空晚,椒房夜自深。急宣求故剑,冥契得遗簪。暗记神仙传,潜封女史箴。壶中知日永,掌上畏年侵。莫比班家扇,宁同卓氏琴。云车辞凤辇,羽帔别鸳衾。网断鱼游藻,笼开

翠羽旌幢仙子队,紫云楼阁玉皇家。人间风雨易分散,回首五陵空落花。

结茅幽寂近禅林,霁景烟光著柳阴。千嶂华山云外秀,万重乡思望中深。老嫌白发还偷镊,贫对春风亦强吟。花畔水边人不会,腾腾闲步一披襟。

禁脔当年选尚初,难兄辞宠意何如。裕陵遗旨知难改,元佑湛恩信有余。今日犹存卯君笔,向来谁造粉昆书。韩门世宝宜无坠,史有遗文尚取诸。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君家种德麻苇似,两郎今日东南美。石麟角犀互辉映,拄腹撑肠皆锦绮。贤书联翩取如掇,文字欲贵江淮纸。步光久匣自光世,仆姑所指当披靡。去去秋风鼓鹏翼,翱翔烟霄此其始。建邺山川古雄丽,平分胜概供笔底。气陵钟阜峰头云,辞倾白鹭洲前水。联璧不难先众俊,历块仍能轻万里。

老去心灰不复然,一麾江海意方坚。那堪黄散付子度,空羡苏杭养乐天。病肺一春难白酒,别肠三夜绕朱弦。群仙正欲吾归去,共把清风借玉川。

仲长买宅近高山,饶得群芳不费钱。地接伊浑宜水竹,门临嵩室足云烟。未抛簪组真朝隐,更有田园即世仙。满箧新诗俱大笔,凿楹留待子孙传。

世间名利我无缘,饱看黄花又一年。鬓有几识根带雪,心无一事可欺天。筑居易办观梅阁,取醉难谋种秫田。欲谒昌黎论此意,那知先已寄新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