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录别(其六)》
拼音和注音
bēi fēng duò bái rì , tiān dì hé míng m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白日:1、白天2、太阳3、泛指时光
天地:(名)①天和地:惊~,泣鬼神。②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③境地:没想到事情会弄到这步~。
冥冥:(书)①(形)(景色、印象、感觉等)模糊不清:薄暮~|~之中。②暗中:我为他~祝福。
悲风:悲风bēifēng使人倍觉凄凉的风声高树多悲风。——魏·曹植《野田黄雀行》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悲风堕白日,天地何冥冥。
招摇弹北户,河汉条中庭。
征夫苦难夜,且复命新声。
芳言动君子,四座无不清。
人生即满百,长此千载名。
岂如饮美酒,赵女奏鸣筝。
慷慨尽逸响,慰我饥渴情。
惟念当离别,翩翩渺独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