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

出自明代代袁宏道的《徐文长传》

出自明代袁宏道的《徐文长传》

拼音和注音

rén wù yú niǎo , yī qiè kě jīng kě è zhī zhuàng ,

翻译及意思

文长既然不得志,不被当道看重,于是放浪形骸,肆意狂饮,纵情山水。他游历了山东(齐鲁)、河北(燕赵),又饱览了塞外大漠。他所见的山如奔马、海浪壁立、胡沙满天和雷霆千里的景象,风雨交鸣的声音和奇木异树的形状,乃至山谷的幽深冷清和都市的繁华热闹,以及奇人异士、怪鱼珍鸟,所有前所未见,令人惊愕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他都一一化入了诗中。他胸中一直郁结着强烈的不平奋争精神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凉。所以他的诗有时怒骂,有时嬉笑,有时如山洪奔流于峡谷,发出轰雷般的涛声,有时如春芽破土,充满蓬勃的生机。有时他的诗像寡妇深夜的哭声那样凄厉,有时像逆旅行客冲寒启程那样无奈。虽然他诗作的格调,有时比较卑下,但是匠心独运,有大气象和超人的气概。那种如以色事人的女子一般媚俗的诗作是难以望其项背的。徐文长于为文之道有真知灼见,他的文章气象沉着而法度精严,他不为墨守成规而压抑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也不漫无节制地放纵议论以致伤害文章的严谨理路,真是韩愈、曾巩一流的文章家。徐文长志趣高雅,不与时俗合调,对当时的所谓文坛领袖,他一概加以愤怒的抨击,所以他的文字没人推重,名气也只局限在家乡浙江一带,这实在令人为之悲哀!

词语释义

人物:(名)①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点的人:英雄~|风流~。②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所描写的人。③以人物为题材的中国画。

一切:(代)①全部:~财产。[近]所有|全部。②全部的事物。[近]所有|全部。[反]部分|个别。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原诗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忽呼石篑:“《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石篑曰:“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先生名渭,字文长,嘉、隆间人,前五六年方卒。今卷轴题额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余始悟前后所疑,皆即文长一人。又当诗道荒秽之时,获此奇秘,如魇得醒。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一时名公巨匠,浸浸知向慕云。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

胡公既怜文长之才,哀其数困,时方省试,凡入帘者,公密属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幸勿脱失。”皆曰:“如命。”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当其放意,平畴千里;偶尔幽峭,鬼语秋坟。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

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余不能书,而谬谓文长书决当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草竹石,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阳和力解,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槌其囊,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石篑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予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

诗词推荐

夜凉湖上,酌芳尊,对此一轮皓月。岁月匆匆人老大,又近中秋时节。夜气泬,湖光旷邈。风舞萧萧叶。水天一色,坐来肌骨清彻。自念尘满征衫,无人为浣,洒泪今成血。玉兔银蟾休道远,不识愁人情切。绣帐香销,画屏烛冷,此意凭谁说。天青海碧,枉教望断瑶阙。

朗吟无一事,孤坐瀔江濆。媚世非吾道,良图有白云。蠹鱼开卷落,啄木隔花闻。唯寄壶中客,金丹许共分。

只消旧雨已惊心,莫遣新晴更作阴。路转绿荷仍翠柳,眼随白鸟度青林。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父兄三叶皆尚主,子女四代为妃嫔。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紫宸。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

画手未相识,默心谁与知。千峰敛云脚,一月濯风漪。墙面袖双手,对缘横两眉。惊龟之缩兮愧有其兆,逸鸟之翔兮情亡所羁。

学以进乎道,不止於决科也。厌饫优柔,贵精不贵多也。得失奇偶,固末如之何也。指端而言,所以勉其切磋也。三致意于丁宁,式尔心之讹也。因私淑以儆诸后学,又有以见前辈用心之不颇也。

有限形躯,无涯火院,刹那催促光阴。想人生、有似当风烛,整日家、昼忙夜惊。有等愚迷,千思万想,家缘逼迫浑沉。爱子怜妻,被冤家、系缆萦身。猛悟回头,名缰割断,恩山推倒重重。将爱海跳出,清闲乐道逍遥,半张纸,一张琴。土榻安眠,牢拴意马,莫教斗乱身心。慧剑挥时,斩

东城有李生,北城有李生。东城太长北太短,两人好古俱天成。东城磊落发半白,北城好酒兼好色。按歌往往低彩云,对酒时时欹白帻。青楼冥冥高入天,下临大道横紫烟。楼前尽是会稽竹,扫日含风若寒玉。盛夏五月天毒淫,云疏雪壁常阴阴。江中涛声日在耳,白莲紫榴开复深。此时君正

长记残春入蜀时,嘉陵江上雨霏微。垂头驴瘦悲铃驮,截道狐奔脱猎围。晓度市桥花欲语,晚投山驿石能飞。杜鹃言语元无据,悔作东吴万里归。

刚柔得所自安宁,五色霞光景象清。龙倚穴吟云雨至,虎依岩啸涧风生。从容海峤非遥远,倏忽烟萝别有情。谁到真空闲密地,火轮玉阙镇常明。

已认山家作当家,与猨分栗雀分茶。气先十月地抽笋,光现五台天雨花。幸有玉延炊夜月,肯令绣谷咽朝霞。凭君试隽山中味,却较閒忙定不差。

绿阴最深处,楼阁出林杪。江阔野桥间,目断行人少。

巩响渐依阶砌下,萤光乱出草莱间。炎蒸散尽人轻健,从此篮舆数往还。

合居琐闼荫庭槐,底事康衢走俗埃。莫买渔舟便归去,好提鸿笔记方来。湖山剩有诗神助,事业宁须官鬼催。知道此纶未施用,出屯行矣扫云雷。

楚天晚。坠冷枫败叶,疏红零乱。冒征尘、匹马驱驱,愁见水遥山远。追念少年时,正恁凤帏,倚香偎暖。嬉游惯。又岂知、前欢云雨分散。此际空劳回首,望帝里、难收泪眼。暮烟衰草,算暗锁、路歧无限。今宵又、依前寄宿,甚处苇村山馆。寒灯畔。夜厌厌、凭何消遣。

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肠断弦亦绝,悲心夜忡忡。

六七年不见,相逢鬓已苍。交情终淡薄,诗语更清狂。未得丹霄便,依前四壁荒。但令吾道在,晚达亦何妨。

风吹山色度帘栊,指点荼蘼半已空。二十四番花信过,独留芳草送残红。

这个女人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养个儿子会做贼,偷得蟠桃供母亲。

堪舆渺与极,俯仰慨古初。皇风战涿鹿,草野伤血涂。动华袭文明,不肯私均朱。誓命缵王业,侵伐纷霸图。春秋二百祀,已矣吾道孤。天不生夫子,民极谁其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