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杖看白云,亭亭水中度。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夜步堤上三首(其二)》

出自宋陈与义的《夜步堤上三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yǐ zhàng kàn bái yún , tíng tíng shuǐ zhōng dù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亭亭:(书)①(形)形容高耸:~白杨|翠柏~。②同“婷婷”。

白云:1.天上白色的云朵。《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唐苏颋《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蓬莱阁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2.黄帝时期掌管刑狱的官职。《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黄帝云师云名”颜师古注引汉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唐孙逖《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二》:“胡武平宿,贺晏元献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3.代指《白云谣》。唐李白《大猎赋》:“哂穆王之荒诞,歌《白云》之西母。”唐白居易《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景耀月《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白云謡”。4.也可以用作思亲的意象。《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宋岳珂《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梁瑄不归,璟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清黄遵宪《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白云篇”。5.可以比喻归隐。晋左思《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南朝梁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唐钱起《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沧州趣。”宋张炎《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州?”明徐渭《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6.专指陈抟。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高逸》:“陈摶,周世宗常召见,赐号白云先生。太平兴国初,召赴闕,太宗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白云,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7.代指白云亭。参见“白云亭”。

中度:合乎标准、法度。引申为恰到好处。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原诗

人间睡声起,幽子方独步。

倚杖看白云,亭亭水中度。

十月雁背高,三更河流去。

物生各扰扰,念此煎百虑。

聊将忧世心,数遍桥西树。

诗词推荐

赤脚忙晨炊,掉臂会清招。相如僮御盛,浩然韁辔调。遥指白云边,乘兴寻夷巢。古殿金碧悄,玄冠彩翠销。怪石壮熊卧,老树蟠龙腰。清阴团野色,习习生凉飙。悬崖斜断处,槎木成飞桥。刺肤起霞晕,小小飞蚊骄。日长诗思渴,香冽供山瓢。清狂惊四座,浩气摩丹霄。书岩苔碍笔,题叶

六年守郡在天涯,冬暖无因见雪华。今日复看千里白,强怜寒色作诗夸。

夏木千重裹,春无迹可窥。静如云聚处,动似雨来时。坐对清相逼,行吟暑不知。幽禽啼复歇,难认着巢枝。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

是是黄莺爱绿阴,数声消遣别春心。傍人只把莺花并,不道花时却懒吟。

青山如有期,佳处故当屋。山势西南来,发冈自岷蜀。其下生伟人,自反常自缩。达观万物表,山界归一粟。

□到幽亭上,萧然净客心。竹深风细细,柏古气森森。畏日背斜照,珍禽共好音。未能还小隐,即此是山林。

老乘一障楚江滨,无奈星星鬓影新。客怀情怀那似旧,忙中日月不知春。若为经岁抛泉石,犹把非才玷缙绅。还尽此生儿女债,盍归休下作闲人。

高标不畏雪霜侵,枉斸孤根出旧林。但恐长安无地种,人家桃李自成阴。

晓入宜春苑,秾芳吐禁中。剪刀因裂素,妆粉为开红。彩异惊流雪,香饶点便风。裁成识天意,万物与花同。

宠极爱怜初,憎生妒忌余。隔花闻凤吹,卷幔望鸾舆。夜月闲金屋,秋尘暗绮疏。悲愁谁解赋,惟有马相如。

光阴转毂,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学道参禅、要识取,自家本来面目。闹里提撕,静中打坐,闲看传灯录。话头记取,要须生处教熟。一日十二时中,莫教间断,念念来相续。唤作竹篦还则背,不唤竹篦则触。斩却猫儿,问他狗子,更去参尊宿。忽然瞥地,碧潭冷浸寒玉。

十年不读床头易,山雨鸣蓑为口忙。行矣公无落吾事,水田漠漠正移秧。

雨过儿童饱饭牛,趁晴耕垦种来牟。田家作苦无储蓄,待哺全须麦有秋。

发枯身老任浮沉,懒泥秋风更役吟。新事向人堪结舌,旧诗开卷但伤心。苔床卧忆泉声绕,麻履行思树影深。终谢柴桑与彭泽,醉游闲访入东林。

檐间清风簟,松下明月杯。幽意正如此,况乃故人来。

溪上新桥是凤林,残风剩雨做秋阴。先生小试南风手,写得一川山水音。

柳困花慵风力轻,脱禅衣裌过清明。唤晴唤雨鸠无准,飞去飞来燕有情。

西郊晴雾晓霏霏,回首京尘一拂衣。上国莫嗟为客久,高堂初喜改官归。洛城气候花才动,灞水风光絮恰飞。恨不同游曲江岸,与将歌酒{左言右尼}春晖。

一竿丝线两金鱼,不犯清波意自殊。斜拽蓑衣遮盖后,空余明月满江湖。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