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大江千里从西来,凭陵三峡喧如雷。
自矜万顷临一杯,涌起雪浪吞崔嵬。
一过荆门楚天阔,七泽茫茫如减没。
波神潜声不敢发,汩汩安流到吴越。
世间骄吝亦等耳,未见大方俱有已。
藩篱决破定无他,令人为赋江之水。

作品评述

《有感》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江千里从西来,
凭陵三峡喧如雷。
自矜万顷临一杯,
涌起雪浪吞崔嵬。
一过荆门楚天阔,
七泽茫茫如减没。
波神潜声不敢发,
汩汩安流到吴越。
世间骄吝亦等耳,
未见大方俱有已。
藩篱决破定无他,
令人为赋江之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大江的壮丽和气势,表达了作者对江水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江水的宽广和威力,表达了作者对江水的敬畏之情,并通过对江水的比喻和象征,暗示了人生的哲理和价值观。

赏析:
这首诗以大江为主题,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示了大江的壮丽景象和奔腾之势。诗的开头两句“大江千里从西来,凭陵三峡喧如雷”,生动地描绘了大江奔流而来的景象,以及江水咆哮的声音,给人以震撼之感。

接着,诗人用“自矜万顷临一杯,涌起雪浪吞崔嵬”,形容江水的浩渺和汹涌。这里的“一杯”指的是作者所持的一杯酒,与千里江水相比,显示了江水的广阔和巨大。江水涌起的雪浪吞没了高耸的山峰,形象地描绘出江水的浩渺之势。

诗的下一部分“一过荆门楚天阔,七泽茫茫如减没”,描述了江水流过荆门后,进入楚天广阔的天空,以及七泽的浩渺景象。这里的“七泽”指的是古代地理上的七个湖泊,表达了江水的广袤和无边无际的特点。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波神潜声不敢发,汩汩安流到吴越”,诗人用“波神”来形容江水的神秘和悄无声息的特点,表达了江水的平静和安详。江水安静地流淌到吴越地区,展示了江水的宁静和恒定。

最后两句“世间骄吝亦等耳,未见大方俱有已。藩篱决破定无他,令人为赋江之水”,表达了作者对世俗观念的批判。诗人认为,尽管世间有些人骄傲自满或吝啬小气,但他们并没有真正领悟到大方和宽容的道理。而江水澎湃奔流,冲破了藩篱,展示了一种超越狭隘的境界,令人感叹和赞叹。

总的来说,《有感》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大江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江水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大江千里从西来,
凭陵三峡喧如雷。
自矜万顷临一杯,
涌起雪浪吞崔嵬。
一过荆门楚天阔,
七泽茫茫如减没。
波神潜声不敢发,
汩汩安流到吴越。
世间骄吝亦等耳,
未见大方俱有已。
藩篱决破定无他,
令人为赋江之水。

中文译文:
大江千里从西方流来,
凭陵山的三峡声如雷。
它自豪地看着万顷江水近前,
掀起雪浪吞没高崔嵬。
一经过荆门,楚天开阔,
七个泽地渐渐消失无踪。
波神悄悄地潜藏不发,
江水汩汩地安静流向吴越。
世间的骄傲与吝啬都不足道,
还未见到真正的大气和宽容。
藩篱被冲破,没有其他束缚,
令人为之赋诗歌,歌颂大江之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大江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江水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江水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自然的宏伟和人生的哲学思考。诗中也暗示了对世俗观念的批判,强调了大方和宽容的重要性。

赏析:
《有感》这首诗词以大江为主题,通过诗人生动的描写和比喻,展示了大江的壮丽景象和奔腾之势。诗的开头两句“大江千里从西来,凭陵三峡喧如雷”,形象地描绘了大江的宏伟和声势,给人以震撼之感。

接着,诗人用“自矜万顷临一杯,涌起雪浪吞崔嵬”,形容江水的浩渺和汹涌。诗中的“一杯”指的是作者所持的一杯酒,与千里江水相比,显示了江水的广阔和庞大。江水涌起的雪浪吞没了高耸的山峰,形象地描绘出江水的浩渺之势。

诗的下一部分“一过荆门楚天阔,七泽茫茫如减没”,描述了江水流过荆门后,进入楚天广阔的天空,以及七个泽地逐渐消失的景象。这里的“七泽”指的是古代地理上的七个湖泊,表达了江水的广袤和无边无际的特点。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波神潜声不敢发,汩汩安流到吴越”,诗人用“波神”来形容江水的神秘和悄无声息的特点,表达了江水的平静和安详。江水安静地流淌到吴越地区,展示了江水的宁静和恒定。

最后两句“世间骄吝亦等耳,未见大方俱有已。藩篱决破定无他,令人为赋江之水”,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观

作者介绍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诗词推荐

鱼避清澄鸟爱昏,陶翁归计酒盈樽。山田雨足鸠呼妇,篱院春深竹有孙。百首旋编新赋咏,三生犹忆旧精魂。小摩他日红尘眼,闲送蜚云过海门。

年光催客过邮亭,八十馀翁尚典刑。见说近成遗老傅,未当上应少微星。屐香窠笑空题墓,实玩何须自乞铭。今古过观惟一土,山童负狠醉刘伶。

流莺春晓唤樱桃,花外传呼殿影高。抱里琵琶最承宠,君王敕赐玉檀槽。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昔公调鼎实,指顾九庙尊。郡国富士马,于今开塞垣。谁能起公死,为国守北门。

窗度荷芰风,舟舣鸳鸯浦。落帆憩篙师,辟此白淙雨。长征取惬快,留滞不云苦。适喜县麻势,为荡铄石暑。去年舟系柳,卧看虹饮渚。龙公会事发,尚记跳珠语。崎岖不谐俗,似为龙所予。一杯酬新凉,开瓶先酹汝。

峰顶侵云法象寒,远游虚唱肃天官。松吟泉漱人仙去,犹想箫声落旧坛。

落叶乱纷纷,林间起送君。还愁独宿夜,孤客最先闻。

又作泛舟行,浮家一叶轻。潮生江外晚,月比夜来明。云尽天容彻,风高水气清。五湖乘兴去,何苦慕功名。

金钩花绶系双月。腰肢软低折。揎皓腕,萦绣结。轻盈宛转,妙若凤鸾飞越。无别。香檀急扣转清切。翻纤手飘瞥。催画鼓,追脆管,锵洋雅奏,尚与众音为节。当时妙选舞袖,慧性雅资,名为殊绝。满座倾心注目,不甚窥回雪。纤怯。逡巡一曲霓裳彻。汗透鲛绡肌润,教人传香粉,媚容秀

所惜绝吟声,不悲君不荣。李端终薄宦,贾岛得高名。旅葬新坟小,遗孤远俗轻。犹疑随计晚,昨夜草虫鸣。自闻东蜀病,唯我独关情。若近长江死,想君胜在生。瘴蒸丹旐湿,灯隔素帷清。冢树僧栽后,新蝉一两声。

木祈春雨成春雪,应误小桃先次开。西汉枚生谁复召,南朝何逊自多少。泼除灯火上元去,挫却勾萌六出来。前此解衣争贳酒,不知为瑞与为灾。

洛园姚魏碧云愁,风物江东亦上游。忆起遨头八年梦,彭州花槛满西楼。

春来九雨一日晴,藜杖扶人出户庭。柳色肯如衰俗眼,向人还似旧时青。

夜深记得临岐语。说花时,归来去。教人每日思量,到处与谁分付。其奈冤家无定据。约云朝、又还雨暮。将泪入鸳衾,总不成行步。元来也解知思虑。一封书、深相许。情知玉帐堪欢,为向金门进取。直待腰金拖紫后,有夫人、县君相与。争奈会分疏,没嫌伊门路。

报恩须烈士,拂意是忠臣。君看倾邪辈,哨哨似妇人。

四岁冷官桑濮地,三年羸马帝王州。陶潜迷路已良远,张翰思归那待秋。病鹤欲飞还踯躅,孤云欲去更迟留。盍簪共结鸡豚社,一笑相从万事休。

夜镜不照物,朝光何时升。黯然秋思来,走入志士膺。志士惜时逝,一宵三四兴。清汉徒自朗,浊河终无澄。旧爱忽已远,新愁坐相凌。君其隐壮怀,我亦逃名称。古人贵从晦,君子忌党朋。倾败生所竞,保全归懵懵。浮云何当来,潜虬会飞腾。

天假南湖一段奇,宾朋胥会只论诗。人生未老肯閒日,春色无边方盛时。林外好山看独惯,尘中新事问宁积压。从来邂逅且真率,花下杯传却莫迟。

服除有吊者,待庙至垂洟。亡於礼之礼,斯人其庶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