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安寺谒归云老大不遇

入寺又逢曦未来,草荒庭院几生埃。
黄华翠竹无人问,只得僧房一梦回。

作品评述

《崇安寺谒归云老大不遇》是宋代诗人李弥逊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进入崇安寺,又遇清晨的曙光未来,庭院中的草木凋零萧索。黄华翠竹无人问津,只得回到僧房中做一场梦。

诗意:
该诗描述了诗人进入崇安寺的情景。崇安寺是一座佛教寺庙,但在诗中,它显得荒凉冷清。诗人观察到庭院中的草木凋零,没有人关心黄华和翠竹的美丽。这种景象使诗人感到沮丧和孤独,只能寄望于僧房中的一场梦境来获得慰藉。

赏析:
《崇安寺谒归云老大不遇》通过描绘崇安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望。诗人通过草荒庭院和无人问津的黄华翠竹,展示了寺庙的冷寂和被遗忘的状态。寺庙原本是修行和安宁的场所,然而,诗中的寺庙失去了它应有的光彩,成为了一个冷漠和荒凉的地方。诗人的心境也在这种环境的烘托下更加凄凉。他感到自己的存在被忽视,无人问津。最后,他只能寄望于梦境中的僧房来寻求一丝慰藉和安慰。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孤独和对世俗的失望,以及对心灵安宁的渴望。

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通过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寂寞和无奈的氛围。它呈现了一种对人世的冷漠和对心灵归宿的追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草田高下乱虫鸣,凉袭衣襟夜气清。河汉横秋平野阔,山窗无月一灯明。孤蓬倦倚难成梦,宿鸟相呼忽转更。近郭不妨归近夜,到门犹有读书声。

谁斫碧琅玕,影撼半庭风月。尚有岁寒心在,留得数根华发。龙孙受戏碧波涛,喜动清风发。到得浪花深处,一瓯香雪。

多少龙头客。数从前、何官不做,清名难得。万里将_归报汉,青锁还应催当夕。又一叶、扁舟去国。许史庐前车成雾,未如公、正怕云霄逼。留不尽,二三策。一声千里楼前笛。遏天涯、浮云不断,镇长秋色。试上层楼分明看,无数水遥山碧。问此意、有谁曾识。独抱孤衷苍茫外,满阑干

比夕皆佳月,几年无此期。亲朋方战蚁,而我自驱羸。夜作银河隔,明当玉树窥。犹须发高咏,于以慰以思。

深山老去惜年华,况对东溪野枇杷。火树风来翻绛焰,琼枝日出晒红纱。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俎定常开。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

待夫以死如知命,信己轻生可谓贞。指尔为愚今尚众,莫言吾志不难行。

乾坤运转是寻常,人有依违自短长。不觉贪生身外苦,如驹过隙百年光。

絮飞春减不成年,老境同乘下濑船。蓝尾忽惊新火后,(白乐天《寒食》诗云:三杯蓝尾酒,一碟胶牙饧。)遨头要及浣花前。(成都太守自正月二日出游,谓之遨头,至四月十九日浣花乃止。)山西老将诗无敌,洛下书生语更妍。共向北山寻二士,画桡鼍鼓聒清眠。

我行襄阳野,山色向人明。何以洗怀抱,悠哉汉水清。辽辽岘山道,千载几人行。踏尽山上土,山腰为之平。道逢堕泪碣,不觉涕亦零。借问羊叔子,何异葛孔明。今人固已远,谁识前辈情。朅来万山下,潭水转相萦。水深不见底,中有杜预铭。潭水竟未涸,后世自知名。成功本无敌,好誉

孤客伤时晏,遥帷对夜分。虚轮抱初月,侧阵捲归云。霜蕙披寒颖,陂凫叫暝群。村砧与营杵,不寐最先闻。

夜闻陵阳峰上雨,晓见宛溪春水平。画船不待双橹挟,归客喜成千里行。牧之文采家未泯,夫子风流今有声。篇什高吟凤凰下,翰墨醉洒烟云生。拨置簿书有余力,放意樽罍无俗情。忠义非徒劝风俗,恺悌固可交神明。余休比户得涵泳,嚚讼累岁皆澄清。荐草交论付丞相,士行如此宜名卿。

一生梦不识愁台,口吻悲鸣有底哀。树上玉人应冷笑,从今不敢送愁来。

深谷窅无底,空闻泉水哀。时因秋日照,微见碧萦回。谷里非人境,胡麻何处来。

烟消日出江水流,江风摇荡木兰舟。故园望断不得去,杨柳蒹葭又早秋。

秋江渺渺水空波,越客孤舟欲榜歌。手折衰杨悲老大,故人零落已无多。

鶗鴂初鸣洲渚满,龙蛇洗鳞春水暖。病多欲问山寺僧,湖上人传石桥断。

寸寸晓松计已迂,更怜百步扇垂珠。几年费尽坐曹手,千卷书生又却无。

穷老宁须叹,吾生得已多。风埃弃朝帻,烟雨弄渔蓑。富屋乌爰止,闲门爵可罗。人生只此是,得酒且高歌。

舍舟得马如驭气,步入青松三十里。我从蛮岭瘴烟来,不怕雨云进岳趾。忆昔南征款庙庭,往来无恙神所祉。当时已有归田愿,帝临此习如白水。煌煌南正馆于东,手握八觚温玉玺。骏奔灊霍左右辅,好生不杀扶炎纪。崇禋竣事晓坛空,跻攀小试青鞋底。不知云磴几千丈,但见漫山白龙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