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家叔时官黎平

音书南望暮云低,官舍萧萧对五溪。
衡雁北来飞不尽,不知曾过夜郎西。

作品评述

《寄怀家叔时官黎平》是明代诗人陈文烛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寄怀家叔时官黎平,
音书南望暮云低。
官舍萧萧对五溪,
衡雁北来飞不尽。
不知曾过夜郎西。

诗意:
这首诗是陈文烛寄怀家叔时任黎平官职的心情之作。诗人远离家乡,身处黎平官舍望着南方的暮云,感叹云低沉落。官舍周围环绕着五溪,风吹过官舍,发出凄凉的声音。衡雁从北方飞来,在空中盘旋,仿佛没有尽头。诗人心中充满疑问,不知道这些衡雁是否曾经经过他所在的夜郎西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文烛在黎平官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诗中的景物与情感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意境。黎平官舍周围的五溪、南方的暮云、北飞的衡雁,都成为诗人情感的象征。官舍的凄凉声音和衡雁的飞行一直延伸到诗末,给人一种无尽的感觉,增强了诗人的孤独之情。

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命运的疑问,展现出一种远离家乡、形单影只的边塞官员的寂寞与无奈。通过描绘官舍的冷落和衡雁的飞行,诗人表达了自己心境的落寞和迷茫。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凄凉的景象,勾勒出了一幅寂寥而凄美的画面。

这首诗词既有明代诗人常见的边塞情怀,又在细节上进行了独特的描写,使诗情更加深远。它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孤独、思乡和对命运的迷惘。整首诗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诗词推荐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西蜀琵琶逻逤槽,梨园旧谱郁轮袍。绣筵银烛燕宫夜,一饮千锺未足豪。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天津再住时。积翠莺花供秀润,上阳春月助新奇。凤凰楼观云中看,道德园林枕上窥。不负太平吟笑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万壑烟光动,千林雨气通。五冠西畔九龙东。水墨古屏风。岩树浓凝翠,溪花乱泛红。断虹残照有无中。一鸟没长空。

束带接一客,伸纸报一书。未为甚疲劳,已觉不枝梧。惟有袖手坐,俨然如斋居。尚惧精神衰,药石以自扶。

虽拥轺车贵,萧然似布韦。家依僧舍住,俸买古琴归。海内胜流尽,民间廉吏稀。空馀诗卷在,展玩一沾衣。

一水云西紫翠阴,为园虽小自开林。径饶黄菊聊供采,门掩苍山岂事寻。明月半残今夜色,寒灯犹吐十年心。坐中且莫言摇落,世路浮名真陆沈。

董双成一妙,历历韵风篁。清露鹤声远,碧云仙吹长。气侵银项湿,膏胤漆瓢香。曲罢不知处,巫山空夕阳。

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蹄踪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枕弓睡著待水生,不见阴山在前阵。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

心尽玉皇恩已远,迹留江郡宦应孤。不知壮气今何似,犹得凌云贯日无。瘴鬼翻能念直心,五年相遇不相侵。目前唯有思君病,无底沧溟未是深。

天上嫦娥元不老,人间紫府长春。朱颜鹤发更清新。观音常自在,水月净无尘。有子飘飘麟阁像,有孙庭下诜诜。他年看取递成名。进封加上国,荣拜太夫人。

落日孤烟过洞庭,黄陵祠畔白苹汀。欲知万里苍梧眼,泪尽君山一点青。

把酒爱髯卿,故家风度。不为临江老能赋。饱谙世事,成败见来无数。□□□□□,□□□。岁月如流,睽离良苦。更着佳人怨迟暮。*愁顿解,一笑团圆儿女。殷勤奋君记取、周郎语。

暗去也没雨,明来也没云。日头赫赤出,地上绿氤氲。

恭临宝位,肃奉瑶图。恒思解网,每轸泣辜。德惭巢燧,化劣唐虞。期我良弼,式赞嘉谟。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月惭红泪烛,花笑白头人。宝瑟縆馀怨,琼枝不让春。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难把菱花照素颜,试临春水插花看。木兰船上游春子,笑把荆钗下远滩。

浮气列下陈,天净澄秋容。朝暾何处升,偏偏认微红。须臾眩众采,阊阖开九重。金钲忽涌出,晃荡浮双瞳。乾坤豁呈露,群物光芳中。谁知雷池景,乃与日观同。徒倾葵藿心,再拜御晓风。

繁华锦烂。已恨归期晚。翠减红稀莺似懒。特地柔肠欲断。不堪尊酒频倾。恼人转转愁生。□□□□□□,多情争似无情。

云子登场赛鼓欢,村南村北尽黄冠。几声乾叶下碧甃,数尺瘦山浮画栏。水落野桥鱼网挂,月悬烟浦鹊枝寒。新秋愁绝他乡客,衣带年来如沈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