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挽王潜斋

自立西山雪,声名四十年。
清思奎画重,忠重物情怜。
廊庙风云断,园林岁月迁。
潜斋元不死,有子续遗编。

作品评述

《代挽王潜斋》是宋代诗人王柏所作,这首诗描绘了文人王潜斋的一生和他的遗编。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立西山雪,声名四十年。
在西山自主的一场雪中,王潜斋开始了他辉煌的四十年。这里的"自立西山"可以解读为王潜斋在西山独立谋生,不受世俗约束。雪是一种纯洁的象征,也可以表示他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不懈,最终获得了声名赫赫的成就。

清思奎画重,忠重物情怜。
他的清纯思想和奎画(指绘画)的重要性备受人们推崇。他的作品清雅精致,表现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这里的"忠重物情怜"可以理解为他对于艺术创作的真挚情感,并且他对于事物的感悟和表达都是真诚而深沉的。

廊庙风云断,园林岁月迁。
他的时代已经过去,曾经的辉煌和风云已经消散。廊庙和园林是代指王潜斋的时代背景,而"风云断"和"岁月迁"则表达了兴衰和时光的无情流转。这里暗示着王潜斋的功名和成就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逝去。

潜斋元不死,有子续遗编。
尽管王潜斋已经逝去,但他的精神与才华仍然存在。他的遗编被他的子孙继承下来,延续了他的艺术传统和创作精神。这里表达了王潜斋的影响力和他作为文人艺术家的永恒存在。

这首诗通过描述王潜斋的一生和他的遗编,展现了他的成就和艺术追求。王潜斋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坚守初心,不受世俗的影响,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成就了辉煌的四十年。尽管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他的影响力仍然存在,并通过他的遗编传承下去,继续影响着后人。整首诗透露出对艺术追求和传承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柏(一一九七~一二七四),字会之,少慕诸葛亮爲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爲“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爲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宪。柏着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爲《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诗,以《续金华丛书》本《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明正统刻本(简称正统本),及影印《四库全书》本《鲁斋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马别主兮,涕泗沾臆。士别主兮,喜见颜色。于嗟马兮,胡恋而驻。于嗟士兮,胡弃而背。

一片无尘地,高连梦泽南。僧居跨鸟道,佛影照鱼潭。朽枿云斜映,平芜日半涵。行行不得住,回首望烟岚。

闻说池阳郡,初能曲突虞。学官如旧否,文选尚存无。鱼蟹江淮聚,桑雨雨露腴。物平仍酒贱,时佩翠微壶。

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日从东畔出。昨夜黄昏又落西,茫茫无处寻踪迹。

竹边风细,月色淡阴阴。

四十年间梦已非,论文谈道意方微。愿言著眼羲皇上,南北东西莫浪归。

两峰环抱揖平川。

人人有一,山山值牛。兔丝吞骨,盖海承刘。

欲因旧筑倍劳形,昔在先生配二程。梅树护持供北顾,萱堂润色作东荣。但堪樽俎来三益,何必籓墙屏五兵。若徙荼醾分乞我,亦令儿辈记家声。

旅食江干秋复春,归耕未遂不胜贫。凭师细考何年月,可买山田养病身。

投君汉滨之玉佩,献君洛浦之明珰。感君提携祝寿昌,舜日尧年乐未央。为君楚舞纨袖扬,乍开乍合低复昂。矫若白鹄云中翔,雕楹绮阁回素光。竽瑟会节间笙簧,乐极悲来起徬徨。共指皎日输肝肠,乌白马角誓不忘。

(《六英》,高辛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帝喾能总六合之英华。凡二章,章六句)我有金石兮,击考崇崇。与汝歌舞兮,上帝之风。由六合兮,英华沨沨.我有丝竹兮,韵和泠泠。与汝歌舞兮,上帝之声。由六合兮,根底嬴嬴。

昔年簪组隘丘门,今日旌幢一院存。何事商於泪如雨,小儒偏受陆家恩。

金篆锁岩穴,玉斧凿山湫。飞泉溅沫无数,六月自生秋。天矫长松千岁,上有冷然天籁,清响眇难收。亭屋创新观,客鞅棹还留。推名利,付飘瓦,寄虚舟。蒸羔酿秫,醅瓮戢戢蚁花浮。唤取能歌能舞,乘兴携将高处,杯酌荐昆球。径醉双股直,白眼视庸流。

清泛三湘夜,中舱听雨眠。楚天闻过雁,北馆未归船。浊酒饮无算,青灯冷不烟。对床工觅句,达旦见新编。

园林深处绿成堆,更著松阴一径苔。烟欲过墙风约转,水将争港石冲回。断云收雨鸠呼妇,嫩麦盈堤雉应媒。独有残红春不管,等閒飞入酒卮来。

醉起意不尽,江边寻杜蘅。折来何所寄,游子在西京。一别三春晚,穷年百虑生。日斜空怅望,一水隔盈盈。

正愧修途烦仆马,忽投幽寺息尘埃。杜门只影惟便静,览镜双眉未忍开。春色更兼山色好,雨声常带生声来。呼童起视榼中物,为尔愚翁进一杯。

石峡侵寻过,江流次第平。篙人轻去住,船势任纵横。稳不妨危坐,忙犹得意行。明朝从起晚,但要到州城。

白额长蛇已就戡,不知贾郭更难堪。东吴陆喜乡先罪,五等还应有第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