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杂书三十首

我不识渊明,但以菊观之。
白露化为霜,百草忽已萎。
始见南山松,青青虬龙枝。
眷此粲然英,凜有千尺姿。
撷菊酹我酒,倚松哦我诗。
二物足相配,仿佛齐与夷。
遥遥袭世胄,岂无王谢儿。
故是芙蓉花,亦得与同时。

作品评述

《秋晚杂书三十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秋天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美的追求。

诗词中提到了菊花,诗人虽然不识渊明(指古代文学家渊明),但以菊花为观照的对象。白露转化为霜,百草迅速凋谢,显示了秋天的临近。然而,诗人首次见到南山上的松树,触目惊心地发现它们苍翠挺拔,枝干如虬龙。松树的英姿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凛然挺拔,高耸入云,展现出千尺的雄姿。

诗人摘下菊花来酿制酒,倚靠在松树下吟唱自己的诗歌。菊花和松树这两样物象相得益彰,仿佛是平等而又和谐地并立在一起。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界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共生之美的赞叹。

诗词的最后两句提到了王谢儿和芙蓉花。王谢儿指的是古代文人王羲之和谢安,他们都以才华出众而闻名于世。这里的意思是说,诗人方回也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被世人所传颂,成为一代文豪。芙蓉花作为诗人所表达的美的象征,与王谢并列,意味着诗人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和这些伟大的文人同时存在,共同绽放光芒。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以及对自己才华的渴望。菊花和松树的对比构成了诗词的主要意象,展示了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共生,同时也将诗人的情感和人生态度融入其中。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在宋代诗词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淅西只欠到湖州,三里桥头转却舟。不到湖州妨底事,不如元不到桥头。

近来真倦客,怕蹋软尘红。独向一楼空,静观诸境空。官河添夜雨,宫树带秋风。还忆能吟者,襟期何日同。

已分机上肉,谁藏腹下刀。安知羊不死,乃复自羊羔。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别时黄菊映郊扉,转眼寒风刮毳衣。丰瑞正当三白见,修程适自四明归。因思水国银兼浪,胜看山乡玉作围。老去羊羔总陈迹,坐氊犹喜客堪依。

绿车旋楚服,丹跸伫秦川。珠皋转归骑,金岸引行旃。一朝限原隰,千里间风烟。莺喧上林谷,凫响御沟泉。断云移鲁盖,离歌动舜弦。别念凝神扆,崇恩洽玳筵。顾惟惭叩寂,徒自仰钧天。

梅欲搀春菊送秋,早来渡口晚烟收。风从滩上催船过,滚起寒沙一并流。

西真姊妹,料凡心忽起,共辞瑶阙。燕燕莺莺相并比,的当两团儿雪。合韵歌喉,同茵舞袖,举措□□别。江梅影里,迥然双蕊奇绝。还听别院笙歌,仓皇走报,笑语浑重叠。拾翠洲边携手处,疑是桃根桃叶。并蒂芳莲,双头红药,不意俱攀折。今宵鸳帐,有同对影明月。

金商鸣素节,瑶律届先秋。始见西陵月,婵娟沧海头。清规临夜满,澄影际天浮。媚浦沉珠迥,凝波净练收。常悬鳷鹊署,初照凤凰丘。碧落宵同映,银潢晓共流。梁园生绮梦,陈榭感芳忧。爽浃征人袂,光含思妇楼。玉台情未已,鸾鉴影空留。讵惜盈亏屡,仍知晦朔周。关山随别骑,淇水

尘世有仙镜,清绝不可言。寒江露沙迹,晚嶂埋云根。暇日推吏案,呵道穿僧门。来饮岩下水,何必携芳樽。

十月霜风吼屋边,布裘未办一铢绵。岂惟饥索邻僧米,真是寒无坐客毡。身老啸歌悲永夜,家贫撑拄过凶年。丈夫经此宁非福,破涕灯前一粲然。

水关新涨曲通沟,力疾邀人夜弄舟。暗竹背城思岭月,平畦裛露忆湖秋。行随老伴添衣出,回触歌场趁曲留。远吹更闻无奈返,微风小橹不胜愁。

海门山外天池雨,来趁沱江打鼍鼓。望夫台上湿愁红,玉斧坛边没沙渚。貂裘公子思寒侣,佩玉鸣鸾不成舞。殷勤举爵祝云师,壮士端须气相许。果然晴日照鱼梁,鸿雁高飞肃霜羽。西清丈人诗眼高,高友渊云仆徐庾。兴来弄笔起春风,暖日桃花静初吐。且题红药寄长沙,不用短衣从猛虎。

微阴寒不力,破腊春暗动。林梢报梅白,水际闻鸟哢。羁鸿渐整翮,一一劳目送。应怜飞蓬客,犹作浣花梦。平生江淮间,裘马事豪纵。岂知老畏死,斋钵受蔬供。忍馋每自笑,小饮未敢痛。何以慰寂寥,卧听压春瓮。

留连银烛照金荷,肠断华年一掷梭。月姊有情难独夜,天孙无赖早斜河。晶晶霜瓦寒生粟,衮衮风帏细涌波。鸹鶡晓啼鸣鹊散,许多佳景奈愁何。

惊风动地起,游客望山行。若待佳辰去,应无好事名。

三界无家是出家,岂宜拊凤睹新麻。幸生白发逢今圣,曾梦青莲映玉沙。境陟名山烹锦水,睡忘东白洞平茶。喜擎绣段攀金鼎,谢脁馀霞始是霞。

长怀邴曼容,远慕蘧伯玉。养志则安能,寡地变所欲。邈哉误儒冠,坐使衣食促。籯书不论金,终身未易读。洒扫惭老僧,日食才一粥。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田车既好,田牡孔阜。东有甫草,驾言行狩。之子于苗,选徒嚣嚣。建旐设旄,搏兽于敖。驾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会同有绎。决拾既佽,弓矢既调。射夫既同,助我举柴。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失其驰,舍矢如破。萧萧马鸣,悠悠旆

泽兰被荒径。孤芳岂自通。幸逢瑶池旷。得与金芝丛。朝承紫台露。夕润绿池风。既美修嫮女。复悦繁华童。夙昔玉霜满。旦暮翠条空。叶飘储胥右。芳歇露寒东。纪化尚盈昃。俗志信颓隆。财殚交易绝。华落爱难终。所惜改驩眄。岂恨逐征蓬。愿回昭阳景。持照长门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