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闻庭树鸦鸣有感

鸟鹊栖我庭,将旦辄散去;此岂厌所栖,亦以饮啄故。
一饥能驱人,扰扰无晨暮;不然亦已矣,岂乐尘土污。
我有茆三间,自少鲜外慕,力耕自足食,鸡豚亦可具。
晚虽误收召,疾走如脱兔。
六年枫林下,不知岁月度。
残骸幸强健,沽酒遍山步。
醉归每自笑,不负此芒屦。
平生爱方外,虽老冀有遇。
秋风送片帆,更上剡溪路。

作品评述

《晚闻庭树鸦鸣有感》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晚上听到庭院里乌鸦的叫声所引发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鸟鹊栖我庭,将旦辄散去;
此岂厌所栖,亦以饮啄故。
一饥能驱人,扰扰无晨暮;
不然亦已矣,岂乐尘土污。
我有茆三间,自少鲜外慕,
力耕自足食,鸡豚亦可具。
晚虽误收召,疾走如脱兔。
六年枫林下,不知岁月度。
残骸幸强健,沽酒遍山步。
醉归每自笑,不负此芒屦。
平生爱方外,虽老冀有遇。
秋风送片帆,更上剡溪路。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庭院里乌鸦的感慨。乌鸦栖息在作者的庭院中,每天早晨一到,它们就飞散而去。作者认为这并不是因为它们厌倦了这个地方,而是因为它们需要觅食。作者觉得人也是如此,一旦饥饿来袭,就会扰乱人的生活,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但即使没有饥饿的困扰,人们也不会满足于平庸的生活,不愿意沉溺于尘世的污浊。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自己的生活情况。他有三间简陋的茅屋,从小就渴望离开这个地方,向往外面的世界。他靠自己的努力耕种来维持生计,可以自给自足,也能养鸡养猪。尽管晚上有时会因为工作而错过召唤,但他像兔子一样快速奔跑回家。在枫林下度过了六年,却不知道岁月如何流逝。尽管身体已经残破,但他依然能够强健地走遍山野,沿途畅饮美酒。他醉醺醺地回到家中,常常自嘲笑自己,觉得自己没有辜负这双草鞋。

作者一生都热爱追求离尘的生活,即使年老,仍然希望能够实现这个愿望。秋风送走了片帆,他更加坚定地踏上了剡溪之路。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境况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追求自由、远离尘嚣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自由生活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赤水无精华,荆山亦枯槁。玄珠与虹玉,璨璨李贺抱。清晨醉起临春台,吴绫蜀锦胸襟开。狂多两手掀蓬莱,珊瑚掇尽空土堆。

竹萌何处在,石笋眼中青。乞取分幽径,难忘玉笋廷。

烛夜飞觞客在山,同看明月上云端。粘天水阔蟾光湿,卷海风高蜃气寒。会友幸逢三益在,娱情休恨四并难。座中喜有能诗者,便作唐诗顾况看。

此老云相似,何天不往还。打包龙井寺,持钵虎丘山。一别经年事,相逢半日閒。向来参底语,不堕有无间。

晨炊发鱼台,碎雨飞击面。团团四野周,冥冥万象变。疑是江南山,烟雾昏不见。岂知此中原,今古经百战。英雄化为土,飞雾洒郊甸。天寒日欲短,游子泪如霰。

晚步清溪上,微阴忽快晴。鸦栖先小泊,鱼暖已群行。药饵扶垂老,耕桑乐太平。非关恋乡社。久客倦遐征。

明朝解携白鹭洲,後日相望黄鹤楼。建业水清供白酌,武昌鱼贱足音邮。著身物外不无处,俛首人群非有求。愿报西庵落成会,待公退卧侬归休。

鬓霜垂七十,江国久辞官。满箧新风雅,何人旧岁寒。闲居当野水,幽鸟宿渔竿。终欲相寻去,兵戈时转难。

老不求名,心惟耽静,旧缘历过艰难。杜门无事,一味放痴顽。只藉炉香上彻,与天地、平直交关。真人喜,扶晨遣客,时暂下仙班。矜怜。身已病,九疑夙驾,来顾台山。看神超清境,玉链朱颜。为向芝田桂圃,收妙有、与作真丹。他年报,冲融朝礼,香火紫云间。

艳阳天气,烟细风暖,芳郊澄朗闲凝伫。渐妆点亭台,参差佳树。舞腰困力,垂杨绿映,浅桃秾李夭夭,嫩红无数。度绮燕、流莺斗双语。翠娥南陌簇簇,蹑影红阴,缓移娇步。抬粉面、韶容花光相妒。绛绡袖举。云鬟风颤,半遮檀口含羞,背人偷顾。竞斗草、金钗笑争赌。对此嘉景,顿觉

望月思氛氲,朱衾懒更熏。春生翡翠帐,花点石榴裙。燕语时惊妾,莺啼转忆君。交河一万里,仍隔数重云。

岷峨寿佛东来,手移斗柄春寰宇。经纶事业,诗书流出,时为膏雨。载采三阶,炳丹一念,雍容枢辅。望岩廊风范,扬休山立,真汉相、殆天与。国步时当如许。赖明堂、倚空一柱。苍生引领,整齐中夏,奠安西土。多士相期,直须无愧,范韩文富。且梅边一笑,春风祝公,寿介东鲁。

野水桥边折得看,花头开尽雪痕乾。刚风摇动仙云坠,一夜香深玉骨寒。

乌府名臣暂拥麾,霜棱聊复变春熙。行人犹谓骢当避,圣世初无鳄可移。粤俗相携看上日,韩祠配食付它时。极知不作周南滞,禁闼须君补阙遗。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

表表声名动缙绅,金銮奏事旧词臣。胸中千古渊源学,天下十分端正人。犹记演纶依日月,行看听履上星辰。枝南枝北云山异,何日抠衣拜后尘。

花过莺初嬾,泥新燕正忙。病余犹止酒,睡起独焚香。拄杖嫌园窄,棋枰喜日长。北窗元可乐,不是傲羲皇。

愿挽天河洗北夷,老臣底用紫荷为。丹心一寸凌霜雪,秪有隆兴圣主知。

行乐非吾事,朋从慰此生。剧谈忘夜永,起立缓杯行。黄独幽人供,朱弦太古声。他年盛出集,不假退之评。

长白山前号黑风,桔槔火照甘泉红。五千貂锦血边草,单于夜帐移湟中。华林酒艳长庚醉,沉香春浓海棠睡。金马门如万里遥,那知青海城头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