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端木司户

十年共语昨来非,长忆初年握手时。
身世自怜心炯炯,功名犹恐论卑卑。
民彝亘古非芜没,学者如公好器资。
缓辔徐行逢九轨,可堪倏忽九原悲。

作品评述

《挽刘端木司户》是宋代诗人陈傅良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与刘端木司户相识多年的情感和对自身身世、功名和学术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刘端木司户

十年共语昨来非,
长忆初年握手时。
身世自怜心炯炯,
功名犹恐论卑卑。
民彝亘古非芜没,
学者如公好器资。
缓辔徐行逢九轨,
可堪倏忽九原悲。

译文:
十年共同言谈已经不在,
长久回忆起初次握手的时刻。
自我身世自怜,心思明亮,
功名仍担忧被人低视。
人民的传统智慧流传千古,不会消失,
学者应该像刘端木司户一样,喜爱珍贵的资器。
慢慢驾车行驶,遇到九轨相会,
这令人悲伤的场景,令人突然感叹九原的离别之情。

诗意和赏析:
《挽刘端木司户》表达了作者对与刘端木司户多年友谊的怀念之情。十年的时光已经过去,作者回忆起与刘端木司户初次相识时的情景,这让他感慨万分。虽然作者自怜身世,但内心炯炯有神,对于功名地位仍然心存忧虑,担心自己的成就不被人重视。

诗中提到了“民彝亘古非芜没”,意味着人民的智慧和传统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不灭。同时,作者称赞刘端木司户一直以来对于学术和珍贵文物的热爱,将其比作学者的典范。这表达了作者对于学术追求和珍贵文物的珍视,以及对于学者应该具备的品质的认同。

最后两句“缓辔徐行逢九轨,可堪倏忽九原悲”,描绘了作者慢悠悠地驾车行驶,偶然遇到九轨,这里可能指代一种离别之景。这种突然的分别之情给作者带来了悲伤和感叹。

整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友谊、功名、学术和珍贵文物的情感与思考,以及对于时光流转和离别的感慨。通过对于个人与历史、友情与学术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微妙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1]夜煮茶。

祥瑞不在凤凰麒麟,太平须得边将忠臣。卫霍真诚奉主,貔虎十万一身。江河潜注息浪,蛮貊款塞无尘。但得百寮师长肝胆,不用三军罗绮金银。

上林珍木暗池台,蜀产吴包万里来。不独盘中见卢橘,时於粽里得杨梅。

建章宫里春风寒,太液水生池面宽。中人驰奏黄鹄下,龙旗豹尾临池看。芹香藻暖鹄得意,左右从官呼万岁;须臾传诏宴公卿,驩声如雷动天地。时平宫省游乐多,黄鹄刷羽涵恩波。小臣珥笔龙墀下,愿继前朝天马歌。

雪发霜髭,古岩阿师。坐寒空劫眼,机活用时眉。文殊靠倒维摩诘,帝释仰赞须菩提。如今喫饭下堂去,谁敢等闲欺石梯。

一坐閒窗百虑清,门前宠利自营营。官书既少人喧息,唯有严风戛竹声。

谏草焚来应见史,橐金散尽只留书。

君如春柳我如松,晚岁重逢意愈通。日日公余搜理窟,时时史暇乐谈丛。友朋罕有心相照,兄弟惟应姓不同。此别未知何日见,掺祛无语对西风。

风幸多情开得好。忍却吹教零落了。弄花衣上有馀香,春已老。枝头少。况又酒醒鶗鴂晓。一片初飞情已悄。可更如今纷不扫。年随流水去无踪,恨不了。愁不了。楼外远山眉样小。

子怜温润欲归仁,吾贵坚廉是宝身。自有不贪身内宝,玉人徒献外来珍。

我不生嗔怨玉皇,翠娥无复舞霓裳。如何天上神仙女,染污清都一散郎。

春色愁边已不浓,眼开天地久阴中。乱红杂下残花雨,暗绿兼飞弱柳风。生计荒芜有酒盏,交期零落减诗筒。多情惟有堂前燕,来往贫家与旧同。

主家台沼胜平阳,帝幸欢娱乐未央。掩映雕窗交极浦,参差绣户绕回塘。泉声百处传歌曲,树影千重对舞行。圣酒一沾何以报,唯欣颂德奉时康。

不即不离,非取非舍。自东自西,谁上谁下。委曲也顺俗亡功,蓦直也应真不惜。珠中有火君须信,休向天边问太阳。

竹窗红苋两三根,山色遥供水际门。只我近知墙下路,能将屐齿记苔痕。

槲叶风乾。柏叶霜殷。浅坡陀、路径回环。喜投公馆,暂卸征鞍。对竹萧森,松夭矫,菊斓斑。岁晏天寒。谁共清欢。过黄昏、愁恨多端。烛花渐暗,炉火将残。更雁声哀,砧声急,雨声繁。

贫闲日高起,门巷昼寂寂。时暑放朝参,天阴少人客。槐花满田地,仅绝人行迹。独在一床眠,清凉风雨夕。勿嫌坊曲远,近即多牵役。勿嫌禄俸薄,厚即多忧责。平生尚恬旷,老大宜安适。何以养吾真,官闲居处僻。

三百年来无作者,杜陵气象久焦乾。纵吟一夜鬼神哭,开卷满天星斗寒。浑脱无踪宜造化,尘泥有意污波澜。伤怀刻句无人会,寄与江南庾信看。

名与牡丹联谱,南珍独比江瑶。闽山入贡冠前朝。露叶风枝袅袅。香玉满苞仙液,绉红圆戚鲛绡。华清宫殿蜀山遥。一骑红尘失笑。

石泉窈以清,梧竹复修翠。诛茅为小楹,延得青山致。幽人兀然坐,开卷默而识。仿佛沂水风,吾与点也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