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词

此事楞严常露布。
梅华雪月交光处。
一笑寥寥空万古。
风瓯语。
迥然银汉横天宇。
蝶梦南华方栩栩。
斑斑谁跨丰干虎。
而今忘却来时路。
江山暮。
天涯目送鸿飞去。

作品评述

《渔父词》是宋代法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父词

此事常常在渔父身上显露。
梅花和雪月在同一片光辉之中。
一声轻笑寥寥无几,空留存在万古之中。
风瓯在低语,引起远离的银河横跨天宇。
蝴蝶的梦境在南华山中生动而真实。
斑斑虎纹是谁留下的,穿越了丰干之地。
而今已经忘却了来时的路径。
江山在黄昏时分,被人追望,鸿雁飞往天涯。

诗意和赏析:
《渔父词》以诗人的想象和意境来描绘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中的渔父是一个象征性的形象,他代表着普通人的境遇和生活状态。诗人通过渔父,表达了自然景物、人生哲理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中首先描绘了渔父的日常生活,将他置于大自然之中。梅花和雪月的光辉在一起交织,象征着寒冷的冬季和如诗如画的景色。这里的渔父是大自然的见证者,他轻轻地笑着,似乎对世间的喧嚣和纷扰都不以为意。这种淡泊的心态和超越时空的存在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永恒性的追求。

诗中的自然描写充满了诗意,风瓯在低语,银河横跨天宇,蝴蝶在南华山中翩翩起舞。这些景物的描绘使诗词充满了浪漫和唯美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宇宙的敬畏之情。

诗的末句,诗人描述了江山在黄昏时分的美景,用目送鸿飞的方式表达了对离别和远方的思念。这里的江山不仅仅代表着具体的地理景观,更是象征着国家和家园,鸿雁的飞行则象征着人生的迁徙和命运的变迁。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故乡和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渔父词》以其浪漫的意象、诗意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宋代诗人法常的独特艺术风格。这首诗词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生境遇的思考,也引发读者对于人与自然、生命与永恒的思索。

作者介绍

法常,俗姓郑,襄阳人。嗣马祖。贞元十二年自天台移住明州大梅山,即梅子真隐所建僧院。开成初成,徒侣可六七百人。四年卒,年八十八。诗二首。(《全唐诗续补遗》卷十四之法常为另一人。今从《祖堂集》卷十五、《宋高僧传》卷十一录传)

诗词推荐

暮龄携挈特东归,红药翻阶正得时。不是花容相妩媚,风流要索两翁诗。

开山十馀里,青壁森相倚。欲识尧时天,东溪白云是。雷声转幽壑,云气杳流水。涧影生龙蛇,岩端翳柽梓。大道终不易,君恩曷能已。鹤羡无老时,龟言摄生理。浮年笑六甲,元化潜一指。未暇扫云梯,空惭阮氏子。今朝共游者,得性闲未归。已到仙人家,莫惊鸥鸟飞。水深严子钓,松挂

昔人厅下才旋马,今代公卿甲第高。大屋修椽当日事,拾遗故宅转萧骚。

海棠花未开,枝上春禽语。东风几何时,满地飞红雨。

奏事臣寮下玉阶,舍人承旨殿东来。一声门外无公事,皇帝还宫侍卫回。

青旆摇风,朱帘漏月黄昏早。蓬山万叠忽蜚来,上有千灯照。和气祥烟缭绕。映琼楼、五云缥缈。青裙缟袂,乱吹繁弦,九衢欢笑。 元是琴堂,十分管领春光到。手移星宿下人寰,招客来仙岛。信道邦人见少。彷佛似、皇都春好。明年只恐,鳌山扈从,随班清晓。

秋风又到人间。叶珊珊。四望烟波无尽、欠青山。浮生事。长江水。几时闲。幸是古来如此、且开颜。

吴松江影漾清辉。山远翠光微。杨柳风轻日永,桃花浪暖鱼肥。东来西往,随情任性,本自无机。何事沙边鸥鹭,一声欸乃惊飞。

烟岚一簇特崔鬼,到此令人心自灰。上有神仙不知姓,洞门闲倚白云开。

春山数峰青,春水一溪绿。幽寻山水间,物物可寓目。花香若三薰,柳色若新沐。吾侪幸閒放,晴昼颇连属。胡为深闭门,终日仰看屋。嘉招傥亟拜。岂敢惮仆仆。请君携壶去,政恐日不足。小槽虽蜜甜,何必待醽醁。茗事姑置之,雷车困枵腹。

不厌茅庐小,栖栖寄此身。菊残如倦客,梅瘦似诗人。有地堪藏拙,无医可疗贫。并州故乡梦,长忆鉴湖春。

坦床仙格照琼筵,归待兰陔补逸篇。别路云霞交友阔,庆门酥酪弟兄贤。春郊送目车流水,夕馆迷魂月上弦。续食定知西笑近,马生词赋贾生年。

池塘去後春,一夕生绿草。无由梦阿连,诗句何能好。

死生事紧,悬甚儿孙。怡然跳出家门。物外逍遥,住个无事闲轩。常常澄心绝虑,便名为、捉马擒猿。尘念断,觉惺惺洒洒,自悟玄言。至妙精微去处,在风邻月伴,两脚云根。寂静方知洞里,别是乾坤。性命岂由天地,这灵明、返本还元。归蓬岛,更无生无灭常存。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熔金 一作:镕金)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

灵承上帝,厉意专精。设洗于阼,疊水以清。兴以致洁,感通神明。无远弗居,其乡兹诚。

冻云留云消较迟,乾风飕飕时一吹。原野惨淡看不宜,饥乌愁绝噤寒鸱。饱死帐下羊羔儿,灞桥寂历久无诗。谁欤凝香清梦回,玉山半侧瘦藤支。意行仿佛鹤氅披,画堂五丈閒朱旗。胡床冷月浸元规,膝上素弦呵手挥。木声正与丝声比,避君三舍高渐离。忽然曲终雪满衣,洞庭水涌鱼龙知。

青山流水迢迢去。总是东风往回路。送得春来春又暮。莺如何诉。燕如何语。只有春知处。时光渐渐春如许。何用怜春怕红雨。到处空飞无实据。花开也好,花飞也好,此意须双悟。

牡丹酴醾送春归,南风亦复吹戎葵。青女不瘦芙蓉肌,雪中山茶火争辉。此开彼落相背驰,安得坐隅皆见之。剑南老人来解衣,好手不免如徐熙。萧然四幅十二枝,规模一出众史卑。妙处天授非人为,右军字画少陵诗。后来纵好难并驰,传观左右识者谁。爱画入骨一痴,惜哉不犹坡谷题。何

日日言归去,年年事远游。世态甘若醴,我曹和不流。殷勤枉诗问,准拟系帆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