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德范题范石湖墨迹次韵

亨衢进补华虫哀,暮景归调姹女炉。
此老笔端今或有,乾淳蹉了后来无。

作品评述

《牟德范题范石湖墨迹次韵》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亨衢进补华虫哀,
暮景归调姹女炉。
此老笔端今或有,
乾淳蹉了后来无。

诗意:
诗词以华丽的辞藻和意境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文人命运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华丽文采的渴望和对光阴流逝的感叹,同时也提到了自己的老去和创作的困顿之感。通过描绘华丽景物和自身的境遇,诗人表达了对光辉岁月的追求和对个人才华流逝的忧虑。

赏析:
诗词以华丽的辞藻和巧妙的意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第一句"亨衢进补华虫哀"意指欣赏华美街道上的进补华虫显得忧伤,暗示了诗人对虚荣世俗的嗟叹。第二句"暮景归调姹女炉"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归家的妇女边唱边炉火旁的情景,通过对家庭温馨场景的描绘,暗示了诗人对安宁和温暖生活的向往。第三句"此老笔端今或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仍有可能继续发扬的期许,尽管流年已逝。最后一句"乾淳蹉了后来无"表达了对天下乾坤和时代精华的忧虑,暗示了诗人对后来者缺乏真正才华的担忧。

诗词通过对华美景物和个人命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逝、才华衰退的思考。同时也透过对家庭和社会的温情描绘,表达了对安宁和温暖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既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文人的困境,又展现了诗人对才华和时代光辉的向往与忧虑,具有深刻的诗意。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山深不知暑,五月冷如冰。寂寞前朝寺,风流帝子能。田荒空野水,树老半枯藤。不尽怀人兴,钟楼日暮登。

弱羽年来正倦飞,夔门邂逅故人归。人生一笑难开口,世事多端合掩扉。况是桑榆俱暮景,何曾富贵已危机。明朝怅望仙舟远,百尺高楼上静晖。

春风吹绿满天涯,想见山园尽落花。少日意狂轻节物,只令流转谩成嗟。

已将勋业等浮鸥,鸟尽弓藏见远谋。越国江山留不住,五湖风月一扁舟。

千仞溪中石转雷,汉家万骑捣虚回。定知献马胡雏入,看即称觞都护来。

莫羡海棠色,听言著子时。骊珠千万颗,撒向嫩桑枝。

多病卧江干,过尽春花秋叶。又见横斜疏影,弄阶前明月。呼儿取酒据胡床,尚喜知时节。宜与老夫情厚,有鬓边残雪。

茉莉吟余又木犀,碧瑶叶底露金支。从今日日须搜句,莫遣砚池生网丝。

旬宣幕府得君重,直到千峰尽处回。闻道棠阴春更绿,不妨依旧入东来。

燕子何光彩,飞飞引众雏。营巢终老章,解语只含胡。贺厦恩非浅,焚宫祸亦殊。寥寥鸿鹄志,嗟汝岂能俱。

两岸树限苍苍,孤舟湘水旁。猿专用啼不住,明月照篷窗。

月琯循环届仲冬。蓂生十叶气葱葱。梅花香里开华宴,柏酒樽前拜寿翁。檀乍爇,烛微笼。儿孙罗列劝金锺。点头更问儿孙看,慈母蟠桃几度红。

执手难分处,前车问板桥。愁从风雨长,魂向别离销。客路云兼树,妆楼暮与朝。心旌谁复定,幽梦任摇摇。

辙幼従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熙宁十年二月,始复

沙雨初干巾褐轻,独披衰蔓步高城。天晴海上峰峦出,野暗人家灯火明。归鸟各寻芳树去,夕阳微照远村耕。登楼已恨荆州远,况复安仁白发生。

录录虽能早致身,中年东海与西秦。只宜桐柏山中老,不是麒麟阁上人。故病未休新病起,黑头应笑白头新。天公早赐还山诏,怀抱纷纷倦俗尘。

两霁景自好,秋深天未寒。可能乘兴否,夏圃上盘桓。

纤枝绿叶竞成丛,谁障西来落木风。霞散缠头千丈绮,春回醉面一番红。伶俜欲嫁还羞晚,梳洗随宜不爱工。况是秋高花已少,对花莫放酒杯空。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三株五株依岸柳,一只两只钓鱼船。水天鹎鸭斜飞去,细草平沙兴渺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