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青溪入水门登高斋奉呈叔康

簿领纷纷惜此时,起携佳客散沈迷。
十围但见诸营柳,九曲难寻故国溪。
牵埭欲随流水远,放船终碍画桥低。
子猷清兴何曾尽,想忆高斋更一跻。

作品评述

诗词:《泛舟青溪入水门登高斋奉呈叔康》

簿领纷纷惜此时,
起携佳客散沈迷。
十围但见诸营柳,
九曲难寻故国溪。
牵埭欲随流水远,
放船终碍画桥低。
子猷清兴何曾尽,
想忆高斋更一跻。

中文译文:
纷纷整理衣领,珍惜此时光,
起身带上美好的伙伴,散步于静谧的河滨。
周围十里皆是垂柳,
九曲难寻故国的小溪。
拉着长竿,欲随流水远去,
但船只被绘画的桥梁所阻碍。
叔康啊,你的清雅情趣何曾尽,
我想起了高斋,又再次攀登起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题目是《泛舟青溪入水门登高斋奉呈叔康》。诗中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一同泛舟游览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谊的赞颂。

诗的开头,簿领纷纷惜此时,表明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珍惜之情。起身携带佳客,一同散步于河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自然风光和人情味的场景。十里的周围都是垂柳,形容了河畔的景色美丽宜人,而九曲难寻的故国溪则暗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诗人想要随着流水远去的愿望,但船只却被画桥所阻碍,这种情景使人感到一种无奈和阻碍感。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叔康的赞美,认为他的清雅情趣永不枯竭,并回忆起了一起攀登高斋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描写方式,展示了自然景色和人情味,同时透露出作者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珍惜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渴望。整首诗意丰富,意境清新,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泻清波 一作:泛清波)

辨舌机锋锐,言簧巧意倾。一闻贤者议,众鄙啬夫名。利口宜深戒,违颜愿力争。须知玄默化,帝已久躬行。

问楼头几多烟景,长风千里吹送。洞庭岛屿留残雪,依约玉龙飞动。天故综。要老子南来,添得诗囊重。遥山翠耸。更淡淡斜阳,萧萧落木,感慨古今共。人间世,何处祥麟威凤。繁华一枕春梦。江湖无限闲风月,待我往来吟弄。君莫痛。看起舞纷纷,踏破中宵瓮。深杯自捧。便唤起湘累,

烟雨一叶小,江湖大厦宽。全家足风月,高枕恣波澜。白雪披蓑立,青山揭笠看。莫将文叔事,溷我钓鱼竿。

不惜佳人国为倾,髑髅头盖野狐精。丈夫更有何郎粉,老眼须君业镜明。

吾之好石如好色,要须肌理腻且泽,真成入眼轻连璧。吾之好石如好声,要须节奏婉且清,真成入耳轻连城。闽浙江淮随牒去,岂无一二石佳处,终之难得声色具。飞篷今始转广东,英石不与他石同。其色灿烂声玲珑,小山突兀百千重。万钱得之归自奉,稍闲更为山作颂。

欢馀惜对清谈剧,远路行嗟又怆违。寒蚁酒空催客别,晓骊歌罢怨人归。乾风摆柳衰条短,骤霰迷鸿侧阵微。残岁念君同恨恨,丽章贻我慰依依。

偶开诗卷雪窗晨,中有桃花片尚新。却忆携诗花底看,回头又是一年春。

诗名翰墨独兼全,海上从游十许年。进退两忘中有德,律禅不碍任随缘。岫云又作无心出,桃坞何劳一笑妍。好把经行写新咏,他时寄我小山篇。

担簦畏炎暑,肃肃问宵征。马首已十里,鸡声才五更。云迷青障小,月挂玉钩横。农舍欲安挽,戒奴毋大惊。

天柱华心结蕊宫,翠蛟飞玉滚溪风。岩生洞穴非人世,不到那知造化功。

空山岁计是胡麻,穷海无梁泛一槎。稚子唯能觅梨栗,逸妻相共老烟霞。高吟丽句惊巢鹤,闲闭春风看落花。借问省中何水部,今人几个属诗家。

晦庵四至似天宽。生计有心田。闲弄炉薰茗碗,困寻纸帐蒲团。商山橘隐,须弥芥纳,容与湖天。谁笑先生贫窭,东篱无数金钱。

魂梦悠扬不奈何,夜来还在故人家。香蒙蜡烛时时暗,户映屏风故故斜。檀的慢调银字管,云鬟低缀折枝花。天明又作人间别,洞口春深道路赊。绣幌银屏杳霭间,若非魂梦到应难。窗前人静偏宜夜,户内春浓不识寒。蘸甲递觞纤似玉,含词忍笑腻于檀。锦书若要知名字,满县花开不姓潘。

金谷惟堪贮俗尘,辋川今复得诗人。先生道是贫到骨,犹有山园斗大春。

天方六月暑,君有千里行。相从苦不款,惜别难为情。发轸子胥山,落帆石头城。火云午尤奇,水风晚更清。辉辉萤自烛,嘒嘒蝉争鸣。今代太史氏,昔者兰台英。人如晋宋间,诗与颜谢并。吾君志恢复,求士出至诚。玉堂紫微省,待子来经营。

谢客元无疾,深居似有忧。向空书咄咄,对竹送悠悠。出每思安卧,归还念远游。春衣典已惯,斗酒不难谋。

东南旧美凌霜操,五月凝阴入坐寒。烟惹翠梢含玉露,粉开春箨耸琅玕.莫令戏马童儿见,试引为龙道士看。知尔结根香实在,凤凰终拟下云端。

秋声满林壑,秋雨滴梧桐。门外未归客,飘泊在途中。归也,归也,通身白汁,下载清风。

斗酒百篇家有风,故应名堕胜流中。从教客论嘲元白,懒向东华恋软红。好句旧来传已熟,并游今日敢言同。看公人物非如我,毕志区区在草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