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岸依依一两株,溪风吹影暮烟疏。
青条拂水长如线,钓叟折来穿白鱼。

作品评述

《柳》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亿。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倚岸依依一两株,
溪风吹影暮烟疏。
青条拂水长如线,
钓叟折来穿白鱼。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柳树的景象。诗人以自然的景物来表达内心情感,展示了对柳树的倾慕之情。通过柳树的形象,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

赏析:
诗的开头写道:“倚岸依依一两株”,表达了柳树独立倚岸的形象。这两株柳树在岸边孤零零地伫立着,给人一种寂寥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溪风吹影暮烟疏”,通过形容柳树被溪风吹动,形成摇曳的影子和疏疏的垂柳,描绘了柳树在微风中轻柔地摇曳的美景。

接着的两句“青条拂水长如线,钓叟折来穿白鱼”,通过形象的描写,将柳枝轻轻拂过水面,形成一道道如线般的青影。同时,诗人提到“钓叟折来穿白鱼”,将柳条比喻为钓鱼时使用的鱼线,表现了柳树的灵动和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柳树的描绘,展现了柳树的婉约之美和生命力。诗人以柳树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感慨。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抓住了柳树的特点,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展示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诗词推荐

数雨清纯玉不如,入婆陶发冷萧疏。千金烂抵荆山鹊,一璞深刳渭水鱼。墨带花香临近涧,泓沉洒影了残书。从来端歙难优劣,名下真成士不虚。

宝契无为属圣人,雕舆出幸玩芳辰。平楼半入南山雾,飞阁旁临东墅春。夹路秾花千树发,垂轩弱柳万条新。处处风光今日好,年年愿奉属车尘。

画舫前头碧湛空,晴云低影更溶溶。横陈景物无央数,尽献诗翁阿堵中。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心复何似。

漠漠平沙初落雁。黄花浊酒情何限。红日渐低秋渐晚。听客劝。金荷莫诉真珠满。坐上少年差气岸。题诗落帽从来惯。戏马龙山当日燕。真奇观。尊前未觉风流远。

一岩端坐挹千峰,三两亭台胜概中。江水骤生连夜雨,松声吹下半天风。因思世故吾头白,独步林皋夕照红。欲吐草茅忧国志,谁能唤起赞皇公。

秋霁无风日自是曛,飞虫偪塞似屯云。老夫漂荡居夷久,只恐乘空是廩君。

但虑彩色污,无虞臂胛肥。(段成式记,长安菩萨寺有画维摩变,为俗讲僧文淑装之,笔迹尽矣,故兴元郑尚书题句云云)。

颓垣已芜漫,人事日萧寂。赖近青莲宫,残僧识遗迹。傍连岚领秀,面对湖光溢。惟应此如昨,万变非畴日。悠悠夏已深,故沼荷初积。振古尽如斯,徒然怅今昔。

冶铸求来不记年,贮汤宿火早朝天。如今冷落浑无用,且与鸱夷伴醉眠。

晚日东西路,秋风长短亭。悲歌浑欲绝,衰泪不胜零。

冬至阳生春又来,口虽吟咏心中哀。长笛谁能乱愁思,呼儿且覆掌杯。云白山青万馀里,壁立石城横塞起。至戎小队出郊坰,天寒日暮山谷里。

紫芝仲白飞仙去,常恐英才不复生。人叹斯文逢厄运,天留此老主齐盟。执鞭孰可为之御,序齿吾犹事以兄。未必时人能着价,后千百载话头行。

一片无尘地,高连梦泽南。僧居跨鸟道,佛影照鱼潭。朽枿云斜映,平芜日半涵。行行不得住,回首望烟岚。

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阴阳一室冷兢兢,燕坐何曾病郁蒸。只拟纶巾持羽扇,未须赤脚踏层冰。满盘碧玉初投箸,一榻清风更曲肱。扫地焚香凉到骨,疏帘何处欲挥蝇。

苇村风下鸦千点,麦陇天垂月一梳。

每过明智寺,涉寺在山前。老衲分云坐,山猿抱子眠。岩花红杂雨,野水绿平田。火后伤心处,青山响杜鹃。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第三闸外看征帆,闸鴃帆轻似箭奔。此去直挨湖北岸,吾庐正在水边村。送公便作还家想,何日真酬去国言。最是别来情味恶,州桥每到误窥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