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高拱乾的《东宁十咏》
拼音和注音
yǒu huái xū xué lìn xiāng rú , měi yù lián pō dú ràng chē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原为宦官门客。赵惠文王时,得楚国珍宝和氏璧。秦昭王得知愿以十五城代价换之。他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使原璧归赵。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随赵王到渑池(今属河南)与秦王相会,面对强秦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因功任为上卿。位在赵国名将廉颇之上。廉颇不满,扬言要污辱他。相如以国为重,忍让谦逊。廉颇十分惭愧,登门负荆请罪,两人成为至交,传为美谈。
高拱乾
不详
原诗
有怀须学蔺相如,每遇廉颇独让车。
晚圃晴霞秋习射,半窗苦竹午临书。
群公望隔三山杳,圣主明周万里馀。
素志漫言伸未得,忘机直欲混樵渔。